生态崇明实践科学发展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9:56 东方早报 | ||||||||
早报记者俞佳 在旁观了上海跨越苏州河和黄浦江的百年变革之后,面对上海正在进行的“长江跨越”,崇明这颗长江入海口的龙珠终于获得了腾飞的良机。在昨天本报主办的影响力论坛上,专家学者们以“崇明开发与长三角新格局”为主题,就承载着几代崇明人梦想的“如何开发宝岛并将其融入长三角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2004年12月28日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启动,从此引发了长三角各地人民超越城市间腾飞的遐想,而20多年中几经反复的崇明大开发计划也终于跃然纸上。 崇明应是海上花园 崇明城乡规划所所长陈洪标首先在会上介绍了崇明总体规划的基本构想。据此,崇明将成为集森林、旅游、生态住区和科技研发于一体的面向西太平洋沿岸的国际性“海上花园”。 但陈洪标同时坦言,由于崇明两度错失与上海共同腾飞的良机,加之没有贴近的模式可供参照,因此这块沉寂多年的宝岛在开发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依据既定目标选择企业落户岛上,如何设置开放的“门槛”,如何协调岛内的先进地区和起步较晚地区共同发展等。 异地城市寄望崇明开发 与会的启东和海门两市代表对崇明开发都寄予了厚望,指出与上海隔江相望的两地,希望凭借宝岛开发的契机进一步融入上海经济,以期在长三角新一轮的区域规划中更快发展。 因种种历史原因,在上海先后跨越苏州河和黄浦江的历史推进中,崇明都错失了相伴腾飞的机遇;而崇明的缺席也成为整个长三角的缺憾。当上海正在进行第三次跨越———跨越长江时,“崇明开发将带动长三角区域新一轮扩张”这个命题牵动着与会专家的神经。此次跨越不仅是崇明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承载着苏浙沪更新长三角的地理和产业格局的新任务,对于带动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产业才是致富之本 针对崇明岛建设“生态岛区”的战略设想,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诸大建提出了以崇明特色“生态”来致富的观点,“生态能带来旅游、投资者和居住者,这就是财富”。而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则反驳说,“光生态不致富,产业才致富”。在殷教授看来,崇明自身的劳动力结构决定了它不可能发展高知识高技术型的产业,也不会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地。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负责人沈玉芳教授指出,崇明作为上海可持续发展战略储地的优势明显,但宝岛的开发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他和长三角问题专家、《中国改革月刊》主编新望共同建议,“就崇明实际情况,使当地居民成为宝岛开发真正的受益者”将是宝岛开发实践中的首要考虑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