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败类墓是如何建起来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1:09 红网 | ||||||||
千古奇事!明代大汉奸,安徽歙县的王直,一位已经盖棺论定的人物,其家乡柘林镇人居然允许12名日本“友人”为其捐资修建起了一座豪华的墓,竣工日期是2000年11月18日,墓右侧刻有日本捐资者名字的“芳名塔”。史料记载,1552年,王直吞并广东海盗首领陈思盼,以至远近“亡命之徒日益附之,倭船遍海为患。”王直以浙江舟山、象山为据点,与福建漳州、泉州之倭酋相勾结,流劫台、温、宁、绍间,攻陷城塞,杀掠居民无数,成为与倭寇沆瀣一气为害东南沿海的海盗集团的头目。恶贯滔天,神人共怒。(2005年1月22日《新民
看着网上转贴的那座石砌的大墓,笔者的第一反应与大多数网友一样:拆了它!日本人太欺负人了!对于日本人来说,王直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有利于日本国的利益,他们当然有纪念他的理由,但他们何至于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不懂:民族败类不会见容于任何一国的政府和人民,像王直这类早已经盖棺论定的民族败类,按理说,其本民族的人民是决不会允许任由其投靠的敌国为其树碑立传的。可世事之怪,唯此为大,这类不该发生的事偏偏就在我们立足的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此乃炎黄子孙的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且慢!王直墓拆不得,让它留着,并且要将它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样保护起来。不为别的,就为它所具有的特殊纪念意义,毕竟它是普天之下难得一见的由当年交战国的后代捐资修建的民族败类墓,其讽刺意义与警示意义一样深刻。让它留着,让来此观光的人看一看,想一想,在这块饱受倭寇和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的土地上曾经上演过这么耻辱的一幕。站在这座墓前,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深自反思:这样的汉奸墓是如何修起的?是因为某些国人的无知还是健忘?是因为当地政府一利障目,被招商引资热冲昏了头脑,竟至于无视民族大义?或者是想沾点小便宜,既然由日本人捐资修建,何乐而不为呢,说不定又多了一处旅游景点呢?还有太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反正都直指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 联想起前此媒体曝光的诸如为建广场拆除纪念碑、为开辟新街要拆慰安妇遗址等等新闻事件,我觉得,出现在安徽歙县为民族败类修墓建碑的怪事丑闻,绝非偶然。诸如此类的事件一再上演,集中表明我国公民的国民意识正在发生病变,照此发展下去,岂止人格失去,连国格也将不存。为此,我建议,将这座民族败类墓留着,让它作为国民教育的活教材来教育和警示国人:毋忘发生在500年前的国难,更要牢记发生在当下的国耻。(稿源:红网)(作者:王学进) 相关专题:日本人为明代民族败类立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