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焦点网谈:“讨薪风暴”为何迟迟吹不到法院(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8:44 东北新闻网
  自2003年起,每逢岁末,各地就掀起一股帮农民工追讨工资的“讨薪风暴”,席卷媒体和各级劳动部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工会等诸多机构。然而,恪守“有损害就有救济”原则的法院却动作不大。“讨薪风暴”为何迟迟吹不到法院呢?

  法院,不甘寂寞却被边缘化

  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劳动监察大队看到,门厅、走廊和办公室内挤满了农民工。劳动监察大队五中队队长李文龙介绍说,前来求助的农民工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为控制人流,只得在走廊入口摆了一台桌子。近期队员们时常忙到夜里十点多才下班。
焦点网谈:“讨薪风暴”为何迟迟吹不到法院(组图)
讨薪的农民工挤满了呼和浩特市劳动监察大队的办公楼。

焦点网谈:“讨薪风暴”为何迟迟吹不到法院(组图)
从早到晚,来呼和浩特市劳动监察大队求助的农民工络绎不绝。

  据李文龙介绍,去年劳动监察大队受理讨薪案约1300件,涉及农民工1.8万多人,欠薪总额近4800万元。现有800多件得到处理,为9000多位农民工追回欠薪约3900万元。

  为追讨欠薪,农民工还频频到各地党委、政府上访。被拖欠近20万元工钱的王和、赵洪海等人说,如果劳动监察部门解决不了,就去呼和浩特市政府上访,仍不被重视就只能采取一些过激行为。

  与此同时,法院却充当着“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边缘化角色。据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赵也夫介绍,农民工频频上访、闹事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有关领导头疼不已,要求法院主动“引火上身”。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内蒙古高级法院也分别下发了通知,要求各级法院积极介入“讨薪风暴”,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去年的11月底进行了周密部署,可前来起诉的农民工非常少。

  未完 请看

  ( 新华网) [编辑: 孙鹏]1

  他说,去年院里接触了几例农民工讨薪案,效果很不理想。如武川县新华建筑工程公司与蒙银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劳资纠纷案,上百位农民工不断越级上访。然而,任凭办案人员做工作,新华建筑工程公司的负责人和农民工们却坚持上访。

  不用法不仅缘于不懂法

  赵也夫说,调查显示很多农民工动过诉讼讨薪的念头,但不懂法律孳生出的惧怕诉讼的心理,却让他们最终远离了法院。另有一些农民工心存侥幸心理,因担心起诉等行为会惹恼包工头而选择等待。拖欠工资属民事纠纷,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则,法院无权主动启动诉讼程序,否则就属越权行为。

  初次打工就被拖欠2万多元工钱的刘通顺、刘利新等人也告诉记者,他们曾有过起诉的念头,后来因无人懂法律而打消了。

  但内蒙古大学法学院讲师青格勒图认为,农民工不懂法就不用法,暴露出现行的法律援助制度存在不足:首先,它折射出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不主动;其次,眼下提供法律援助一般每次对律师仅补贴150元,杯水车薪,调动不起律师的积极性。青格勒图于2001年提供过一次法律援助,办案期间仅路费就花去400多元,而且耗费了大量精力。

  呼和浩特市信则律师事务所的刘党军律师说,当事人可免费获得法律援助,但质量难以保证。事务所里有的律师曾为讨薪的农民工提供过法律援助,但主要做些咨询和起草法律文书的工作,诉讼期间的援助非常少。

  他说,提供法律援助的成本很高,律师不是慈善家,如果不增加救助补贴,农民工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法律援助。

  司法救济成本令农民工望而生畏

  未完 请看( 新华网) [编辑: 孙鹏]

  2

焦点网谈:“讨薪风暴”为何迟迟吹不到法院(组图)
  首先,面对成千上万元的诉讼费,“囊中羞涩”的农民工们无奈地选择望“法”兴叹。2004年6月,被拖欠19万多元工钱的郑友、李万财等80余位农民工欲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法院起诉,因拿不出9000元的诉讼费,迟迟未能立案。

  其次,农民工讨薪最怕拖,而法院审判周期长,判决执行难。青格勒图介绍说,现行法律设定了“仲裁前置”程序,不服劳动部门的仲裁才可起诉。按规定,仲裁申请期和仲裁期均为两个月,仲裁后的半个月内可提起诉讼;诉讼一般采取两级审理方式,一审六个月,上诉期半个月,二审三个月。如此计算,从申请仲裁到法院二审结束至少需要1年时间。

  然而,胜诉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因为判决往往难以执行。1997年,张连喜等144名农民工组成的内蒙古卓资县新型建筑队为内蒙古鑫光稀土有限公司兴建厂房,被拖欠施工款69万元。2002年10月28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张连喜等人胜诉,但法院的判决至今未能执行。
焦点网谈:“讨薪风暴”为何迟迟吹不到法院(组图)
  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西路,一些农民工顶着严寒站在路边求职。讨薪期间,农民工主要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未完 请看

  ( 新华网) [编辑: 孙鹏]

  3

  刘党军律师说,效率是农民工热衷于借行政权讨薪的原因所在,因为一旦久拖不决,农民工极易陷入留守挨饿、回家无钱的困境。为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各级党委、政府在清欠高峰期对清欠工作都不敢怠慢,劳动监察部门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机构则直接发挥行政管理职能,采取行政命令似的方式压制发包方和承包方给付欠薪,周期短,效果好。

  司法讨薪,好开方难抓药

  针对农民工法律知识匮乏、司法救济成本过高等问题,近年来社会上要求加强普法教育、减免诉讼费、简化审案程序、提高执行效率的呼声空前高涨,但除普法工作容易操作外,其他方面都较难落实。

  赵也夫说,按规定,当事人确有理有据但支付诉讼费存在困难,可以依法缓、减、免。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还特别规定,对不符合减、免条件但支付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缓至执行回第一批欠款时交付。但是,如果一概免除诉讼费,无异于放纵败诉方,因为诉讼费最终应由败诉方承担。

  至于审案时间跨度长、判决执行难的问题,赵也夫认为是由法律程序和案件的难度决定的。法院判案以事实为依据,如果案情清晰,证据确凿,处理起来肯定快。实际情况却是,很多讨薪的农民工提供不了劳务合同、考勤表,甚至连欠条都没有,有些还找不到被告,在如此的情况下快审、快判,公正如何保证呢?尤其是审判程序是法律规定的,如果随意简化,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何在?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宗那生也认为,随意简化办案程序有背离立法精神之嫌。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概括性,不能因一时需要随意改动。社会不宜泛司法化,政府应挖掘行政权解决问题的潜力,把各种纠纷推到法院解决是不现实的,毕竟法院只是依照法律和程序办事的审判机关,不是慈善机构或收容站。

  他说,我国正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一些问题通过司法解决的效率较低,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也很普遍。就目前来看,在清欠高峰期借助行政权力讨薪确实较为有效。

  刘党军律师告诉记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确实让政府很头疼,但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是负有责任的。由于一些政府部门未尽到责任,在工程立项、验资、承包、用工等工作上管理不严,才导致资金拖欠链条不断延伸,最终损害到农民工的利益,而且政府本身即是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主力。他说,政府应承担起这笔历史欠账,不能因问题难处理就推在一旁。

  青格勒图建议,要提高讨薪的效率,国家必须完善劳动争议体制,赋予仲裁司法性,规定经劳动监察部门仲裁过的讨薪案件,法院可不对案情做重复认定,以节省时间。(新华网)[编辑: 孙鹏]

  4(来源:东北新闻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