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山村里的农民业余秦腔剧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13:36 新华网 | ||||||||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1月24日电 隆冬的官山脚下,雪花飞舞,寒气袭人,而湟中县田家寨镇什张家村却热闹非凡。村子中的戏楼前挤了老老少少一千多人,台上锣鼓声阵阵,什张家村业余秦腔剧团的演员们正在进行演出前的排练。虽是排练,但演员们丝毫不敢懈怠,花脸、戏袍戎装上阵,演员排得认真,观众看得入神,完全忘记了冬日的寒冷。 秦腔是我国最具地域特色的古老剧种之一,在青海省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青海
据村史记载,这座戏楼从光绪十年开始修建,光绪十一年四月十三日竣工,当时邀请西宁太平班演戏三天。此后,由于没有正规剧目,多数时间演些眉户等戏曲。之后又有许多甘肃、陕西两省的人员落户青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村里成立了业余秦腔剧团。原来戏楼的舞台面积太小,不能适应需要,1953年在原舞台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由于戏楼整个舞台年久失修,并且有些倾斜,经过干部群众的研究,决定再次扩建舞台。1990年5月25 日正式开工,7月17日完工。为庆贺舞台完工,又邀西宁市秦剧团演了三天的戏。业余秦腔剧团井文清团长对记者说。 由于种种原因,青海省的农村剧团所剩无几。为了不让农村剧团消失,什张家村的业余秦腔剧团硬是在演出市场极不景气的情况下支撑了下来,成为湟中县最后的一个农民剧团。 65岁的剧团演员赵国宝,每天要翻一座山,步行一小时准时来排练,几十年如一日;剧团年龄最大的演员山生春,唱了50多年的戏,谈起剧团,仿佛回到了过去。他说:我年轻时唱戏穿过的戏服如今全架在屋顶了,一登上舞台,我就来精神。 什张家村的业余剧团唱过的地方,村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他们的戏唱得好,但新戏少;戏服太陈旧,道具有点太土气。村民们悄悄地说,那杨六郎的胡子是用牛尾巴做的。什张家村的业余剧团不能倒掉,几乎成为当地村民的一大心愿。 在周边的剧团相继解散的情况下,什张家村业余剧团的足迹遍布大卡阳、永丰、群塔等村,为邻近的村庄演出,从每年腊月初六一直唱到二月二。这时,人们感受到邻里关系融洽了,小生意也做到了村里,剧团到哪里,哪里就有生机。什张家村的业余剧团已不仅仅属于什张家,而是整个湟中地区农民自己的剧团。 上下同心支撑起了什张家村业余剧团的这片天地。剧团年年得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为演员免去义务工,演出用的地毯全都是村民无偿提供的。2003年夏天,由井文清团长牵头,群众集资1万多元,从西安买了几十件新戏服,并邀请退休秦腔老艺人宋纯练作指导。 又到了唱戏的时候,许多外出打工的什张家村的业余剧团演员们陆续归来了,打鼓声、铙钵声又在官山脚下响起了。业余剧团的演员们又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为他们自己献上一道丰富的娱乐大餐。井文清团长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如今,我们边远山区农民兄弟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文化生活却没有跟上。农闲时节,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咱们的业余秦腔剧团为活跃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有积极的作用,村里的父老乡亲还真有些“秦腔情节”呢! 但愿农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一些,愿我们的农民业余秦腔剧团把戏真正唱到咱父老乡亲的心坎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