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09:46 光明网

  刘桂荣

  随着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如何搞好新时期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新时期,从高校教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1、教师工作、精神、生活压力重,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当前,一些高校存在教师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氛围不浓的现象。而生源的大量扩招,学校的大量升格,也改变了教师的原有现状。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他们必须改变原有学历结构,承担起跨跃式提高自身素质的压力。2、教师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不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工作的独立性强、自主意识比较浓。一些教师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不强,不太关心学校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1、以人为本,重视教师的个性发展。高校是教师赖以生存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出成果的地方,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需要特殊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相对优雅安静,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安全稳定、方便,学校出台制定的学术标准与政策待遇相对稳定,学术氛围比较宽松,人际关系比较和谐舒畅,才能促进教师改革创新,积极进取,从而形成学术风格、学术流派,促进学术水平提高。因此,高校应尊重他们的学术自主权,同时要出台政策,完善学术标准,保证教师拥有学术权力、资源调配权力以及知识贡献所得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高校还应鼓励创新队伍建设,形成人才群体合力。高校要提倡按任务和项目组成各类攻关团队,制定创新机制,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承包攻关团队,同时重视团队文化建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调动人才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人才群体合力的形成。2、甘当“后勤部长”,提高为教师服务的质量。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提高当好“后勤部长”的自觉性。简化服务手续,提高服务质量,真诚关爱教师,关心每位教师的衣、食、住、行等关系其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从平凡的小事做起,从他们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体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真诚留人,形成用一流的服务留住教师、留住人心的校园风气。其次,要重视教师工作环境的建设。教师面临国际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压力,需要不断学习充电。高校要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步伐和对边缘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为此要为教师提供独立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同时,图书馆、实验室、计算中心、后勤保障系统要提供全方位服务,保证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第三,重视教师文化建设。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要把教师培养成德智体美的通用人才。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组建教师艺术团,开展一些艺术讲座和沙龙,丰富教师的文艺活动,弘扬历史文化,增加教师的人文修养,促进文理渗透,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第四,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由于教师的职业、爱好、性格不同,他们的需求与要求也不同,面对高知识分子群体,高校不论出台什么政策或做什么工作,首先要以大多数教师的满意程度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隐私、脾气、个性。教师的思想问题多数具有个性化特点,因此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采用谈心和心理咨询等办法,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健全组织机构,抓好“建家”工作。高校要多开展小型的学术活动、谈心活动、沙龙、座谈会、研讨会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认同感。要健全适合教师发展的若干组织机构。按照教师的不同信仰和职别,将其吸收到各种组织中,支持教师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同时,新时期高校要重视“建家”工作,为教师开辟一个属于他们的天地。把各类“家”办成教师之家、温馨之家、学习之家,丰富教师的生活,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教师参政议政的能力。高校要尊重教师在高校的主人翁地位。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拓宽教师的参政议政渠道,保持同教师的沟通与联系,认真倾听广大教师的呼声。另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规范各级领导的决策行为,凡涉及学校、系(院)的重大问题,必须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充分体现大多数教师的意愿,真正实现教师当家作主。同时,要注意公开办事程序,加强校务公开,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接受教师监督。(作者为闽江学院党委副书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