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梁保华:用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10:25 龙虎网
梁保华:用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图)
  【龙虎网讯】核心提示:在刚刚结束的省“两会”上,梁保华省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满堂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普通群众均给予高度评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源潮在闭幕式上,将这种评价概括为“三个充分肯定”。从这份平实简练的报告中,我们读出了全省2004年不平凡的发展成绩,读出了2005年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这既是本届政府向全省人民所做的一次述职报告,同时也是省长梁保华向全省人民所做的述职报告,通篇传递出对“富民强省”的强烈情感,更表明了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坚定决心。1月23日,梁保华省长就此接受了新华社与现代快报的联合专访。

  梁保华:“领导干部无论地位多高,都要注意与群众感情相通。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每一项工作,我们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首先要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

  在我们的采访中,梁省长的这句话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这正是指导各级政府决策的总体原则。围绕着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这个中心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我们都从这句话里找到了答案,都从这句话里看到了亲民、为民、爱民的影子。

  “实事、实效、实惠”贯穿2004

  省长点题:“实”字即政府致力办实事,各项工作求实效,人民群众得实惠

  记者:在刚刚结束的省人代会上,梁省长您代表省政府作了工作报告,并且获得一致通过。这份报告实际上也是您对全省人民的一个述职,向全省人民交上的一份答卷。我们注意到,在短短的80分钟报告中,全场响起的掌声就有6次之多;在我们进行的“两会”读者调查中,群众也纷纷给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高分。请问,省长您自己怎么评价这份述职报告?

  梁保华: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碰到的困难比我们预料的多,但是取得的成绩比我们预料的好。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实际上也是回顾和检查去年工作情况的过程。我在报告中,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代表们同意我在报告中的总结,李源潮书记在大会闭幕式上概括为“三个充分肯定”。大会批准了这个报告,体现了代表们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如果要说今年的报告有什么特点,我看主要是贯穿了一个“实”字,即“实事、实效、实惠”。具体来说,就是政府致力办实事,各项工作求实效,人民群众得实惠。

  政府致力办实事。我们坚持把中央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把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一件一件实事上。去年省政府将工作任务分解成35件实事,分工负责,狠抓落实。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社会事业、困难群众和苏北的支持力度,省级财政投入增幅基本都超过20%。其中省财政对“三农”各项投入达到113.2亿元,增长55.3%。对困难地区养老保险补贴10.4亿元,增长19.5%。科技三项费用7.12亿元,增长20%。各项教育经费支出66.9亿元,增长31.2%。对苏北财政转移支付及专项补助87.7亿元,增长47.9%。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农村五件实事各项工作都超额完成了序时进度。两年来,新增改水受益人口775万人,草危房改造12.3万户,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4万公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达到70%,农民负担明显下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各项工作求实效。形成好的思路、作出科学的决策很不容易,把思路和决策付诸实践、落到实处更不容易。为此,我们把务实高效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按照“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年”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实化为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督查及时,取得实效。

  人民群众得实惠。我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新一届政府提出,要更好地承担起发展、富民、创新的责任,特别是要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促进发展,以富民的实绩回报人民。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近两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当年增加额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01元。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我认为,这些成绩和进步,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归功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去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视察江苏,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走在前列。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江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再一个是归功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困难多、挑战多、矛盾多的新情况下,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以奋发有为、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应对各种挑战,创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成绩来之不易。

  【记者印象】

  梁省长用一个“实”字诠释了2004年的365天。而这,也正好是全省各界人士的共识。“两会”期间,现代快报的大型读者调查中有一道题是请群众评价一年来政府的工作成绩,得分最高的选项正是“求真务实”。细析梁省长所概括的“实事、实效、实惠”会发现,其实这三个“实”是因果相联的:政府办实事,自然工作有成效,百姓也自然就能得实惠。而其中最关键的,毫无疑问是政府办实事。对此,梁省长是这样说的:“我们把务实高效作为政府建设一项重要的目标来做,力求把工作做得‘实’一点,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是某一个层面,而是每一个层面都要落实,要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都落实到具体的办法和措施上。”例如,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发展,梁省长尤其强调要扶持“三弱”,即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如社会事业;经济薄弱地区,如苏北;弱势群体,如失地农民、失业职工、拆迁居民和困难群众。针对“三弱”的实际情况,今年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这便是“办实事”;又如今年的目标任务也还是处处围绕“实”字做文章,尤其是资金投入多少,都有实实在在的数字。代表们为什么对政府工作报告感到满意?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政府对这些问题的实实在在的解决措施,看到了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在举措。

  省长最高兴的事:群众收入增加了

  省长点题:“以富民的实绩回报人民”,履行两年前的就职承诺

  记者:2004年,虽然宏观调控压力很大,但江苏的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超过2003年,普通群众、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都对您和省政府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这些工作中,哪些是您最满意的?哪些是您感觉比较遗憾或不满意的?

  梁保华:总的来看,过去的一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不仅保持了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而且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不仅原有的优势更加突出,而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加强;不仅进一步增强了经济综合实力,而且在富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觉得有四个方面比较明显。

  最大的收获: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一年来,政府工作主要是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展开的。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去年我省取得的重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无一不是因为我们自觉地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无一不是因为各项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经验,提高了驾驭市场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大家把宏观调控当成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当成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发展的动力。

  最突出的亮点:“三农”工作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

  去年对农业的政策支持更加直接、更加有力,出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多年未有。成效可用“三个7”表述:以“一降三补”为重点的扶农政策深得民心,受惠农民占全省农业人口的70.3%;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年粮食增产72亿斤,超过预期目标;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新成效,新增劳务输出70万人。

  最显著的进步:统筹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科技教育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全省在校大学生106万人,职校生125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我们花了大本钱办教育,现在应该说效果非常明显。

  二是区域共同发展呈现好势头。四项转移力度加大,尤其是产业转移成效明显。随着新一轮沿江开发的实施,苏中、苏北发展明显加快,出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互动并进的好势头。苏中引进外资占全省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一倍。承接产业转移是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去年各地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1893个,总投资641亿元,分别增长12.2%和81.8%。苏北地区“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

  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去年我们做了几件基础性的工作,编制了生态省建设、绿色江苏、循环经济建设规划。

  这三个规划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尤其是循环经济的建设规划,是全国首家,循环经济的试点有100多家,效果都非常好。在节约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在推进循环经济中求发展,开始成为各地的自觉追求。去年全省经济增长14%以上,而排污持续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3.5%。

  最高兴的事情:城乡居民收入同步较快增长。

  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达到104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创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达4840元,分别增长13.2%和14%,人民群众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要说什么最令人高兴,这就是最高兴的事,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这些,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5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是这样三点: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还不尽如人意。尽管我们在结构调整方面下了很大气力,但产业结构偏重、附加值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不多,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中国大企业集团500强,江苏有59户企业入围,其中只有5户企业进入100强,而且都在50位之后。二是科教优势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我省科教发达,但科教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潜在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现实优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够紧,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还不多。去年我们拿了3个亿出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我们要拿出5个亿。三是政府行政能力建设还不适应发展的要求。依法行政水平不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既存在极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违规行使职权、廉洁自律不严的问题,也存在少数部门和单位服务效率不高、行政不作为等现象。机关作风评议中,我们有个很大的感受是,百姓对政府机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不仅是要求态度热情,还要求高效便民。目前“三难”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机关职能的转变,行政能力的提高,还需进一步努力。

  【记者印象】

  “为政之要,以民为本。新一届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全省7400万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我们一定要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促进发展,以富民的实绩回报人民。”这是在2003年2月23日的江苏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梁保华当选省长的就职辞中的一段话。这段话简而言之就是:“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既可以看作梁保华给自己定下的工作准则,也是他作为一省之长,为本届政府定下的工作方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梁保华用城乡居民分别增收13.2%和14%两个数字证明,两年来,本届政府“富民”的效果比预计的还要好。

  五支彩笔同绘“和谐江苏”美丽蓝图

  省长点题:“和谐局面”即生活安康富裕、社会安定公平、环境安全文明、百姓安居乐业

  记者: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专门的章节着重强调今年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究竟什么样的社会才称得上是“和谐社会”,您能否简单地给我们勾画一下和谐江苏的蓝图?您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实现这一蓝图?

  梁保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我省实际出发,构建江苏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各种利益关系得到统筹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努力形成“生活安康富裕、社会安定公平、环境安全文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我觉得百姓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安居乐业,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的理想。首先要千方百计地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在工作上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第一,千方百计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富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使全社会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财富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一是更加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创业致富,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增加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二是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鼓励创业和推动就业相结合,以创业带动和促进就业。努力形成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经济和就业双增长的新路子。三是合理调整分配关系。注重社会公平,规范分配秩序,加强收入分配调控,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尤其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构建社会安全网,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

  第三,积极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在这方面重点做好六件事,即建立覆盖城乡的低保体系(农村低保补贴1.4亿元);增加困难农户小额扶贫贷款贴息(1.76亿元);加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帮扶力度(2.29亿元);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2.33亿元);全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0.55亿元);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1.33亿元)。

  第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上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

  第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省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全省刑事案件发案率在连续三年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2个百分点,在东部沿海省份最低。但在体制机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新情况下,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新的矛盾、新的挑战,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统筹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利益关系的和谐。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健全大调解机制,积极预防各类群体性事件发生,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

  【记者印象】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单独的章节专门讲述“和谐社会”,这被称为“20年来的第一次”,也是“两会”期间最热的话题,获得了代表、委员的高度评价。然而,究竟“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关于这个问题,梁省长在接受采访时很坦诚地对记者说:“我们也在接受你们的考试,和谐社会究竟包括哪些必然条件,具有什么样的内涵,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对此,他用了“四安”来加以概括,即“生活安康富裕、社会安定公平、环境安全文明、百姓安居乐业”,而这些,正是百姓心目中理想生活的蓝图。梁省长所提出的五项具体工作,正好比描绘这幅蓝图的五支色彩鲜艳的画笔。

  紧抓机遇又快又好地发展

  省长点题: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突出抓好“三个转变”、“四个提高”

  记者:您多次提到江苏的经济发展不但要快,而且要好,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这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打算和想法?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使江苏经济发展实现得又快又好?

  梁保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生产总值年递增12.4%,超过全国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自1992年起已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总体上已步入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了五个方面,有的是带有共性的,从江苏来说,有三个方面问题尤为突出一些:一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8.9:54.5:36.6。产业附加值不高,产业增加值率多年来一直徘徊在25%左右,多数高新技术产品处于组装加工的产业链低端。二是资源能源消耗偏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支撑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三是环境承载能力偏弱。工业快速发展对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尤其是水环境治理任务仍很艰巨。总的来看,江苏仍处于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阶段。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不仅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举措,也是提升江苏综合竞争力、推进又快又好全面发展的紧迫任务。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毫不动摇地坚持又快又好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必须把工作重点切实放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来,突出抓好“三个转变”,努力实现“四个提高”。

  “三个转变”:一是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解决资源短缺难题,增强综合竞争力,根本途径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集约发展。要充分发挥我省科教和人才的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真正把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向依靠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产要素紧张对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如何用好有限的要素,实现持续的增长,发挥最佳的效益,这是我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是由过于依靠投资拉动向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转变。去年以来,在投资增幅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江苏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消费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但总体上看,江苏经济投资和消费比例不平衡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必须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四个提高”:一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超过1/4。在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质态提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组装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研发、营销环节拓展,向配套产品和产业延伸,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值率、带动力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发展软件业,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版权的产品,积极发展软件外包和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传统产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机械、纺织、冶金、石化等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制造业增值率。三是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我们感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有先进的制造业,而且要有发达的服务业。必须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发展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并举,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并举,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业和社区服务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更快更好发展。四是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都必须始终贯彻集约发展的指导思想,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记者印象】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增长,也要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江苏去年一年都在刻意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寻求一条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最大的变化就是,各地在引进项目时不再来者不拒,而是将环境资源的保护作为衡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苏北一位副市长就曾对记者说过:“虽然我们苏北招商引资的任务重,但谁也甭想把重污染的项目拿过来,我们坚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子。”2004年11月30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江苏在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会议,对于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快又好地推进“两个率先”,加快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具有深远的意义。梁保华当时在会上强调说:“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是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我们似乎已经感到,一个“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蓝天白云、清新宜人”的绿色江苏正在眼前浮现。

  拿出10亿元为困难群众办好六件实事

  省长点题: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有保障,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失学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了今年要着重为困难群众办好6件实事,这也正是我们在会场内外所听到的反响最为热烈和评价最高的一个方面。请问,要做到这六件实事有何保障措施?

  梁保华:对困难群众,各级政府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重点帮助失业职工、失地农民、拆迁居民和贫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逐步解决好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确保每个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有保障,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失学。今年重点做好六件事:一是建立覆盖城乡的低保体系。在巩固城市低保的同时,在全省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增加困难农户小额扶贫贷款贴息。三是加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帮扶力度,增加补助资金。四是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对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实行免交杂费和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增加职业教育助学金、高校奖学金和高校助学贷款贴息。五是全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六是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提高集中供养率。以上六项,今年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省财政为此专门安排补助资金近10亿元,让所有的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去年对大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财政支持达到了4900多万元,今年增加到8000万元;去年资助10000名贫困家庭子女上职业学校,今年要资助20000名。

  【记者印象】

  “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有保障,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失学。”具体到“每一个”,可见政府的决心之大,难道这两项工作不存在压力吗?非也。梁省长承认:“说实在的,这两条难度很大,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到。说出就要兑现。”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语调明显提高,语气更加坚定。让每一个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这固然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本届政府“以人为本”宗旨的直接体现。

  围绕“四优”办出十运会的“江苏特色”

  省长点题:“环境优美、设施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是总体目标,压力不小

  记者:今年十运会将在江苏举行,这也是江苏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这些工作的进展情况,您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还有哪些事情让您感到不是太放心?十运会您最希望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办好十运会,您对普通市民有什么期望和要求?

  梁保华:将于今年10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是我国首次采用申办方式确定承办单位的全运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承办的规模最大的重要活动,也是我国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演练。办好十运会,是全省人民的大事,也是江苏为全国作贡献的重大责任。目前,我们正在围绕“环境优美、设施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的总体目标,重点从场馆建设、竞赛组织和参赛准备三个方面做好十运会筹备工作。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筹备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总的看进展是顺利的。

  一是高质量完成场馆建设任务。这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承办十运会需要训练和比赛场馆132个,其中新建22个。其中最重要的南京奥体中心基本建成,其他比赛训练场馆建设与改造也在按计划推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预计在今年上半年都能按期或提前建成。结合场馆建设,我们正在大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打造城市新形象。

  二是高水平做好竞赛组织工作。十运会竞赛项目多,赛区分布广,共有13个省辖市、9个县(市、区)和5所高校承担了单项比赛任务,这对竞赛组织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江苏第一次承办像十运会这样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在竞赛组织方面经验不足。但是,有国家体育总局的关心指导,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把竞赛组织工作做好。

  三是高标准做好参赛准备工作。作为东道主,我省在十运会上的参赛成绩应该有新的突破。我们要求运动员坚持从难从严,刻苦训练,系统训练,科学训练,努力提高竞技水平。江苏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正在积极备战,力争赛出好成绩,赛出好作风。

  同时,我们还要以承办十运会为契机,推动江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用经济发展的新成就、城乡建设的新面貌、精神文明的新形象迎接十运会。我们提出,要把迎接十运会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十运作贡献”的浓厚氛围,全省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要以积极的姿态,关心十运会、支持十运会、参与十运会。在窗口行业开展“争一流、创品牌”创建活动,为来宾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广大市民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展示江苏人民的文明素质和良好形象。

  对我们来说,办好十运会,压力比较大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参赛要出好成绩。在家门口比赛,全省人民十分关注、寄予厚望。但目前江苏运动员队伍正处于大规模新老交替阶段,一批尖子运动员陆续退役,对整体实力有一定影响。九运会江苏金牌第四、总分第六,要争取在这个基础上有新的进步、新的提高,客观上困难很大、压力很大。二是办赛要有高水平。既要贯彻节俭办赛的原则,又要把运动会办成一流水平,对初次承办这样大规模赛事的江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三是用市场机制办法筹措资金。为确保十运会场馆建设顺利进行,省政府拨出专款,加大投入。同时,也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变单纯依靠政府筹资的模式,全面推进资源开发工作。要树立经营赛事的理念,以市场化的方法运作十运会资源,精心筹划系列配套活动,充分发挥十运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我们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确保把十运会办出一流水平,办出综合效益,办出江苏特色,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印象】

  当记者提出十运会这个问题时,梁省长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微笑着说:“关于十运会的话题我要多说两句。办好十运会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现在离十运会开幕还有8个月左右的时间,全省都要进入临战状态。”在介绍完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后,他坦陈,别的都有把握,最难把握的就是比赛成绩,因为客观因素很多。关键是要赛出好成绩,赛出好风格。“在家门口比赛,比赛风格这块金牌不能丢。”梁省长还说,元旦那天,他专门到体育学院做动员,运动员们现在都非常努力,有信心取得好成绩。对普通百姓,梁省长希望人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既要为来宾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还要做文明观众,展示江苏人民的文明素质和良好形象。

  明年政府工作报告要实现“三个一”

  省长点题: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制订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回答一个庄严的承诺

  记者:在明年的两会上,梁省长您希望交出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报告,如何去实现今年提出的预期目标?

  梁保华: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头一年,也是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我想,现在要具体谈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为时还早,但联系到今年的工作任务,我想明年的报告大概要回答三个问题,也就是“三个一”:第一个是“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第二个是“制订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我们提出,2010年江苏全省要实现小康目标,所以今后五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要有一个具体的规划;第三个是“回答一个庄严的承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这是我们对全省人民做出的承诺,明年要回答人民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这三个一也就是今年的工作要着重努力去做的。

  从前四年的情况来看,我省“十五”计划得到了较好实施,进展是顺利的,成效是明显的。纵观全局,展望今年,我认为,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如期和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预期目标任务是有把握的。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中,我们要力争在三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新进步。主要是加快富民进程,统筹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利益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和谐。第二,在统筹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支持经济薄弱地区,推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应当说,在过去的发展中,除了人的主观努力外,区位优势和政策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才、资源、生态环境将成为至关重要的支撑条件。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走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发展路子,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期望通过今年的工作,使我省在进入“十一五”的时候,能够有一个雄厚扎实的基础,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加快发展、率先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省委、省政府把“两个率先”确定为本世纪头二十年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个基础上,到2020年,全省总体上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这一总体部署,“十一五”期间我省发展的总定位是实现第一个“率先”,也就是率先在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是今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第一,要更新规划理念,牢牢把握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个主线,使“十一五”规划成为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五个统筹、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划,使“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为推动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第二,要创新发展思路,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到推进体制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第三,要科学谋划未来,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和2020年的远景目标统筹起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很好地衔接起来,提高规划的预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我们要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通过今年的努力,进一步树立起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记者印象】

  听到明年政府工作报告怎么做的问题后,梁省长笑了。他说:“做完今年这个工作报告后我也在想,明年我们要对百姓说些什么,交一份什么样的报告,但是还来不及做深入思考,没有形成十分确定的答案。报告和工作是联系在一起的,你们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对我们在努力做好今年工作的同时深入思考未来的一些问题很有帮助”。2005年是承前启后的,明年的工作报告不但是对这一年的工作回顾,还是对“十五”规划的五年回顾;不但要展望部署2006年的工作,还要推动贯彻“十一五”规划。明年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和这份报告中的“三个一”,更值得全省人民期待。

  为省长“画像”:埋头苦干不张扬

  采访本来是到前一个问题就结束的。按照梁省长的要求,“只谈工作,不谈个人”。不过,记者实在不愿意放弃对省长多一分了解的好机会,所以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又一个话题。

  记者:不知道省长您是什么样的一种工作风格?有媒体说您是思维缜密、工作细致,并且谨言慎行,事情没有考虑周全,决不贸然出手,您怎么看待这种评价?本届政府领导班子在任两年了,您怎样评价这个班子?

  梁保华:你们转述的这段对我个性的评价,有些方面还是比较接近的,做事情要经过深思熟虑,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做。我和我们这届政府班子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和特点,就是尽可能把各项工作做得实一点,坚持求实、务实、落实。任何事情要经过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放到重要位置,在决策阶段,先调查后决策;在实施阶段,把抓落实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不断发现新问题,完善决策,努力使落实的效果更好些;检验决策,也要经过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确定你的决策是不是见到成效,是不是让百姓得到了实惠。总之,要把调查研究贯穿到决策、实施和检验工作成果的全过程。你们那篇报道写得很好啊,“政府工作报告是怎样出炉的”,正如所说,我们深入进行了13个重大课题的调研,每一位副省长都亲自牵头,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听取你们新闻界的意见,兼听则明,择善而从,从而保证我们决策的科学性。

  说到底,检验工作的成败和效果,最有发言权的还是老百姓。所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你工作的最根本的标准。我很赞赏一句话,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每一件事情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努力做到开拓进取不自满,求真务实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

  【记者印象】

  这段话是省长应我们的采访要求而说的,从这段推心置腹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对工作务实、低调的领导者,或者用他身边的人所评价的:一个完美主义者。对此,省长本人认为,过于追求完美未必很好,有时老是觉得有遗憾,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而这,也正好引出了我们的下一个采访话题。

  时间不够用,其他爱好要放弃

  省长自勉: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年

  记者:既然省长对工作要求如此精益求精,那您所有的时间一定都奉献给工作了。所以我们接下来想问省长一个轻松一点的问题,平时我们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您总是在开会、视察、调研、交换意见,工作非常辛苦,不知您平时还有什么样的业余爱好?现在还有没有时间顾得上这些爱好?您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梁保华:现在最强烈的感受是时间不够用。白天要开会、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处理各种问题。很多事情只能晚上思考和处理,所以晚上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主要是批办各方面请示报告,阅读处理各类文件,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尽管如此,仍然感觉时间不够用。工作的时间不够用,学习的时间也不够用,其他的爱好就要放弃。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做的事情很多,基层要去的地方很多,无法一一跑到,因为时间分配不过来。我就职的时候讲过这句话:“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年”。任何一个领导干部在位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人民群众给了你份责任,就应对得起人民群众对你的信任。

  【记者印象】

  对这个问题,省长谈得不多,但我们的印象句句深刻。有句话说,“政府不休息”,所以,作为一个省长,自然也就无法兼顾自己的个人爱好,对此,省长开玩笑说:“等到退休以后再弥补吧。”

  平民省长的亲民情怀

  采访是下午3点半开始的。在省长精彩的话语中,谁也没有注意,时针已经悄然滑过了2小时40分钟。这个时间,正好是省长在人代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间的一倍。

  如果说,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出的是一组组平实与简练的数字,是一年工作的成绩与实效,那么这次采访则让我们了解到了每一组数字背后所凝聚的心血,看到了推行每一项决策的艰辛和不易。

  对我们的这次采访,梁省长非常谦逊地称作是一次检查自己工作的机会。他甚至坦率地告诉我们:“昨天,我拿出了两年前当选省长时的就职报告,目的就是对照一下当时对自己所提的要求和目标有没有做到。”在他的这份就职报告中,有两段话让人记忆犹新:一是“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年”;二是引用的郑板桥的名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他一直以这两段话激励自己。体现在工作中,本届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在为民、利民、富民上,即“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促进发展,以富民的实绩回报人民”。正因为如此,去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全面提高,被省长称为是让他“最高兴的事”。

  对这份亲民情怀,梁省长自己是这样说的:“我是平民出身,到了领导岗位上以后更加体会到,做任何工作,没有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是做不好的。”类似的话,我们多次在大大小小各种会议中听到过,他不止一次地要求领导干部,要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来处理问题。“我很多晚上都用来处理人民来信,我们在政府网站专门设了省长信箱,每一封信都来自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也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群众的心声和疾苦。”梁省长说,做领导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地位多高,都要保持与人民群众感情上的相通,工作上的每一件事都要考虑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必须始终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与群众息息相通。他还专门提起了日前全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中,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的事迹报告,“这个报告让我非常感动,如果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能像他这样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省长还多次肯定新闻单位对政府工作的支持与作用,并称赞快报的“两会特别报道”做得很好,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是怎样出炉的”等报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由此强调说,政府之所以能取得各项成绩,与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密不可分。

  作者:牟维旭 郑春平

  (来源:现代快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