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体制瘦身”赢得巨大活力—平昌县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调查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4:2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1月21日,平昌县委书记刘谦祥、县长段兴普在《致全县乡镇干部的公开信》中,就进一步扩大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成果,适应深刻变革的农村社会形势,加快乡镇职能领导方式方法的转变与全县乡镇干部们恳切谈心。

  从2003年10月开始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使平昌县由里到外发生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质变。

  数据惊人 成效显著

  从2003年10月到2004年12月,全县辖区从10个片区、61个乡镇减少到0个区、27个乡镇,乡镇平均人口从1.8万人增加到3.5万人,幅员面积从36.5平方公里增加到82.6平方公里;全县区、乡镇级党政机构从71个减少到27个,乡镇级财政供给人员从1951名减少到987名,年财政支出公、业务费从2100万元减少到750万元;自收自支人员从1542名减少为0,供养1个乡镇工作人员(不含教师)从平均255个农民上升到416个;全县乡镇负债从5.8亿元减少到4.7亿元。

  平昌县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巴中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对平昌县乡镇区划调整的效果和好处,巴中市委书记杨安民总结说:“合理调整了区划,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行政成本,削减了乡镇债务,精简了干部队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快了乡镇职能和领导方式方法的转变。”

  壮士断臂 别无选择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大动作的乡镇区划调整呢?

  当时,平昌县沿袭于1952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划结构,二元经济突出,资源配置差,市场互动低,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和城乡统筹的良性发展;沉重的财政负担使县、乡镇两级工作举步维艰,仅5000余万元的县本级财政收入,连确保高出其2倍多的干部职工工资都远远不够,更遑论众多单位的公业务费、工农业发展、社会事业基础建设等种种开销;乡镇平均负债700万元,个别乡镇负债竟高达2000多万元,全县债主竟多达15万个。

  延续下去,只能是坐以待毙。刘谦祥说:“我们别无选择。唯有破釜沉舟,壮士断臂,才能成就改革。”

  2003年起,区划调整工作经过精心研究,周密部署,小心而又坚决地进行———10个工作组,大半年时间,深入全县乡镇村社专题调研,发放调查问卷3000余份,征集干部群众意见600余条,结果表明,96.2%的干部群众拥护支持。因此,按程序报批获准后,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平昌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调整区划,压缩机构。全县所辖61个乡镇削减为27个,减幅达55.7%;

  全面撤除10个片区工委、13个办事处,削减乡镇党政机构、事业单位362个。调整遵循原则是“经济主导、促进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协调、效益优先、积极稳妥、确保稳定”,并兼顾地形走势、风土人情、地域习俗、边远乡镇百姓利益等。由于村社的合并和村社干部的精简,行政村从504个减少到416个,村干部从2425个减少到1575个。

  ———精简人员,减轻财政负担。全县乡镇精简人员2506人,减幅为49.4%;76

  个乡镇党政一把手不再任职,232个副科级以上乡镇干部不再任实职,共减少财政供给人员1117名,分流2000多名自收自支、靠在农民头上收费度日的人员。仅生活招待费一项,全县就减少开支860多万元。精简、分流的原则是“五个一批”:临时人员清退一批,到龄退休一批,学习深造一批,领办实体辞职一批,竞争上岗淘汰一批。人员的精简,带来干部素质的提高,乡镇干部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由43%提高到61%,平均年龄由42.7岁下降到37.5岁。

  ——削减债务,轻装发展。据统计,调整前,全县乡镇闲置资源(产)总额达8.5亿元,调整后,仅乡镇场镇可以盘活的房屋、土地等资产约1亿元。通过资产拍卖、债务置换等措施,偿债能力和空间明显增大,仅2004年,全县化解债务就突破1亿元。

  用人“三公”平稳过渡

  调整之路最大的问题是人员分流和安置。刘谦祥说:“改革必然有阵痛,就像母亲分娩必然有阵痛一样,但是没有哪位母亲因阵痛而拒绝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

  县里主要领导亲自做工作,深入而又细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问题变成最简单的问题,因为在用人上县委做到了8个字:公正使用、让人服气。乡镇主要领导选配,书记、县长亲自出题主考,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笔试、面试、综合考评,县委常委无记名投票,公平公正公开。在全县1/3的乡镇实行党员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报名参加竞选的113名干部中,2名党委副书记、5名党委委员、1名纪委委员落选。为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各部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兑现安置补偿金;同时,县财政在非常拮据的情况下,2004年仍挤出200万元用于人员分流。

  改革一步主动,发展步步主动。破釜沉舟,壮士断臂带来的“体制瘦身”,为平昌县的良性发展平添了诸多活力、诸多动力、诸多后劲,令人欣喜。

  李剑烈本报记者 周戎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