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振兴中的黑龙江:曾打响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枪(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08:25 东北新闻网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大多数的中国人一定会想到发生在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但“江桥抗战”、马占山的名字或许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知道。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嫩江江桥、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的江桥抗战,成为中国人民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战役,从而,在黑龙江的大地上打响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第一枪。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揭开侵占中国东北的序幕。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短短40多天,中国东北半壁大好河山拱手相让。民族奇耻大辱让国人悲愤。11月4日,黑龙江的一位小个子军人——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率部在泰来县江桥镇境内的嫩江桥打响了抗击日寇的第一枪。
振兴中的黑龙江:曾打响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枪(组图)
马占山将军

振兴中的黑龙江:曾打响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枪(组图)
江桥抗战

  马占山:守土有责 不让寸土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辽吉沦陷,日军开始夺取龙江。此时,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远避北平,省内军政两界群龙无首,主战主和莫衷一是,人心惶惶。谁来主持这个危急局面呢?在隆隆的炮声中,马占山出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军事总指挥。

  马占山将军

  马占山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人称“马小个”。年轻时候被诬告成盗马贼,他一赌气离家出走,落草为寇。两年以后,接受了清政府的收编。他从小为人放马时练就了一身马上的好功夫,落草为寇时又练成了一手娴熟的枪法。激战中,他可以在马肚侧面藏起身子,用来迷惑敌人;也可以把头探在马前,开枪弹无虚发。

  当时奉天的统领吴俊升非常赏识他。吴俊升这个人粗鲁、愚昧,说话常流口水,吐字不清,人们送绰号“吴大舌头”。1925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马占山被吴俊升提升为东北陆军骑兵旅长。后被派往黑河,担任警备司令。1931年10月10日马占山临危受命,19日夜抵达当时的省城齐齐哈尔。20日上午,就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军事总指挥。

  马占山就职后,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不理日军的恫吓,毅然肩负起抗日的重任。他说:“我是一省长官,守土有责,决不能将黑龙江寸土尺地,让于敌人。我的力量固然不够,他来欺负我,我已决定与日本拼命,保护我领土,保护我人民。”

  东北抗日第一枪:江桥抗战

  未完 请看

  ( 东北网) [编辑: 孙鹏]1

  今天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境内的嫩江桥,本是一座很普通的江桥,昂铁路线上的一座铁路大桥。然而,1931年11月4日,这里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

  当时,日军数量众多。在战区,日军先后集结多门师团等3万余人,另外有伪军3个团。还有相当数量的轰炸机和各种山炮、野炮、重炮等先进武器以及充足的作战物资。而马占山所率领的黑龙江守军兵力只有徐宝珍卫队团等1.3万余人,兵器上更是无法可比。日军的火炮射程在30里,黑龙江守军的射程最远超不过15里。同时黑龙江守军子弹匮乏,枪械不良。

  江桥抗战

  11月4日凌晨,日军出动7架飞机掩护,4000士兵在4列铁甲车和数十门山炮掩护下,向江桥发起猛烈攻击。马占山立即命令守军奋起还击,声震中外的嫩江河畔的血战全面爆发。直到中午,日军伤亡很大,纷纷溃退回南岸。

  下午3时,敌人集中兵力,密集进攻。我军严守军令,等候敌军到百米处,齐起猛攻。趁混乱之际,我军全线冲入敌军展开白刃战。敌人飞机、大炮均无技所施,敌向江桥溃败。遭到在江岸芦苇内埋伏的我军堵截,敌人有的陷入泥沼、有的跳入江中。敌人增派的援兵也在桥上被我骑兵冲断,一股回撤,一股被迫逃到我左翼阵地,被我军歼灭,遗留400多具尸体。

  5日,日军增加兵力。守军前线吃紧,在关键时刻,马占山带领10多名卫士,乘坐汽车赶赴前线督战。在途中,炸弹不断在身边爆炸,马占山所乘坐的汽车的车篷被炸弹炸穿了很多小洞。

  6日,日军新增兵力,倾巢来犯。从11月16日到11月18日,黑龙江守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守三天后,马占山部终因众寡悬殊,力尽援绝,不得不撤出最后阵地三间房。19日,在杨家屯全歼追敌多门联队400余人,马占山率部有计划地退守克山、拜泉、海伦。

  中国军队在江桥抗战中虽然最终失败了,但英勇的黑龙江守军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自己伤亡2000多人。这就是打响中国东北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战役。

  江桥抗战纪念碑

  民族的骄傲 江桥抗战

  江桥抗击日军的消息在全国传开以后,国内外爱国人士和全国各地学生纷纷通电、汇款支持马占山。教育家陶行知在《敬赠马占山主席》一诗中,盛赞马占山“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一时间,江桥战役和马占山的名字在全国叫响。社会各界通过不同方式向黑龙江抗日前线将士发出慰问电。一时间,马占山成了名人。当时,上海有一家福昌烟草公司还专门生产出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愿人人都学马将军”。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上市之后,上海人争先先购买,一时间,出现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不吸烟的人也买回几包留作纪念。未完请看(东北网) [编辑: 孙鹏]

  2

  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广告

  1931年11月17日的《滨江时报》曾经发表评论说,黑龙江中国的军人在日军的横暴下孤军奋战。嫩江河畔赤血,是中国血性男儿的瑰宝,黑龙江的中国军队,是真正的卫国勇士。文章说我们对于中国军人不能不怀疑,究竟有多少可杀敌,我们在极度失望下,我们在失守东三省后的50天,才发现黑龙江的马占山是足以当中国军人四个字而无愧。

  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东北抗日第一枪,它也是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典范。东北爱国军警纷纷建立抗日武装,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义勇军总数达30余万人。江桥抗战点燃了抗日的烽火。

  而今,时间走过了74年,见证岁月的嫩江江水依旧平静流淌,印证历史的嫩江江桥依然静静伫立,但马占山和他领导的江桥抗战、黑龙江人打响的东北抗日第一枪,会永远地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骄傲地驻留在中国抗日斗争的史册上。

  之二:镌刻在长街上的不朽英名

  每周一清晨,哈尔滨兆麟小学的同学都要列队操场,举行升旗仪式。他们从小就知道,他们的学校,是以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的名字命名的,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上,写着骄傲与自豪。

  兆麟小学所在的这条街,就是有着“冰灯一条街”美称的兆麟街,在1946年同样是为了纪念李兆麟将军命名的。也是在这一年,哈尔滨这座文化历史名城还有三条主要街道,以抗日民族英雄的名字来命名,它们是靖宇街,尚志大街和一曼街。

  兆麟街、靖宇街、尚志大街、一曼街装点着北方名城哈尔滨,她们带给哈尔滨人的不仅仅是骄傲和自豪,还有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净化。七十多年前的哈尔滨,以李兆麟、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为代表的抗联勇士们,在这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气质。

  谁害死了李兆麟

  李兆麟将军

  1946年,原松江省副省长、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将军在哈尔滨市的公开活动,惹怒了抢夺胜利果实的军统特务们,他们列出了暗杀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的名单,李兆麟的名字被列在第一位。他们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暗杀李将军,

  2月28日,军统女特务、中俄混血儿孙格玲利用在市政府开会的机会认识了李兆麟将军。此后多次找机会与将军接触,称自己是烈士子弟,对国民党的作法很不满,并表示对将军很敬仰,愿意为将军做些工作,获得了李将军的好感。之后她约请李兆麟将军,如有机会去其家坐坐。李将军考虑到此时正是联合各方面力量的时候,于是答应前往。3月8日上午,孙格玲又发出邀请,李将军见她态度诚恳,便同意9日去孙家。未完请看(东北网) [编辑: 孙鹏]

  3

  9日一大早阎钟璋等特务和其所雇的杀手便急急忙忙地赶到现场进行暗杀前的布置。下午4时,李兆麟将军从中苏友协只身来到水道街9号院内,刚向邻居打听孙是否住在这里,女特务就急不可耐地迎上去,将李将军引进二楼室内。这个人面兽心的女特务,竭力装出副笑容可掬、毕恭毕敬的样子,未等李将军坐稳,便去厨房倒茶。走进厨房,孙格玲便急忙将早已准备好的毒药放入茶内,又嗅了嗅,看看是否有异味,见没有什么味道,便端了进去。心怀鬼胎的孙格玲极力保持镇静,把毒茶端到李将军的面前说道:“将军辛苦了,请先喝一杯茶,休息一会儿,晚辈再聆听前辈的教诲。”李将军毫无防备之心,接过孙的茶,慢慢地喝了下去。喝完茶后,还没谈几句,便呕吐不止,旋即便晕倒在地。孙格玲见李将军昏倒,不由内心恐惧,大叫道:“昏倒了,昏倒了,还不快点出来动手!”听到叫喊声后,阎钟璋等3人如饿狼般地蹿出,孟庆云一把将桌子推倒,抢过李将军口袋里的手枪;丧心病狂的高庆三心狠手辣地用匕首朝早已不省人事的李将军连刺7刀,其中一刀割断了将军的气管。

  年仅37岁的抗日猛将、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就这样被国民党特务残酷地暗杀在水道街9号院内。1946年,3月15日,水道街被命名为兆麟街,以致永久的纪念。

  中华男子汉 杨靖宇

  杨靖宇

  1931年11月,刚刚出狱的杨靖宇找到中共满洲省委,并请求分配工作,他表示要立即投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去。省委考虑杨靖宇刚刚出狱遭到严重摧残的身体还需要复员,便让他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交给他工作任务。但杨靖宇不肯,他说:“在监狱里,并没有累着我,只要我活着,就要斗争,现在国难当头,我怎么能呆得住?”当时省委根据他一再请求,决定安排他担任满洲反日总会团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三年以后,杨靖宇又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的身份,率部转战东北。

  杨靖宇领导抗联岔沟突围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他的部队遭到了日伪军的围攻,队伍被打散,身边的两位警卫员也牺牲了。上午,他一个人来到城西南6公里处的三道崴子,碰上了4名打柴的农民,杨靖宇拿钱要他们帮助买粮食、衣服和棉鞋。其中一人劝他说:“你还是别打了吧。”杨靖宇回答:“我的良心不让啊。”那几个人走后不久,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这时敌人进一步向杨靖宇迫近,他被敌弹击中。敌人割下其头颅,又剖开他的腹部,见到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是没有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哈尔滨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中华民族的好男儿,在他曾任区委书记的道外区选择最繁华的正阳大街改名为靖宇街。

  “赵尚志回来了”

  赵尚志未完 请看( 东北网) [编辑: 孙鹏]

  4

  2004年,一条惊人的消息从吉林省长春市传出:抗日名将赵尚志失踪了62年的头颅,终于有了下落。至此,一个萦绕在人们心头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谜团被解开。赵尚志烈士的头骨终于回归故里——哈尔滨。

  赵尚志指挥冰趟子战斗

  1942年2月初,急于打开局面的赵尚志,轻信了“张玉清”提供的梧桐河警力空虚的假情报。2月12日深夜,当赵尚志率部潜入梧桐河时,中了埋伏。经过激烈战斗,次日天明,赵尚志含恨而死,享年34岁。据悉,赵尚志的首级被割下,送往长春,遗体被沉入松花江。

  由于日本飞机在飞往长春的途中落地加了一次油,当飞机在长春大房身机场降落时,原兴山警务特务主任东城政雄发现赵尚志冰冻着的头颅已经开始解冻。赵牺牲后,怒目圆睁,被割下头颅后,两只眼睛依然怒目而视。可是,飞临长春以后,眼睛已经闭上了。送到伪满军政部后,由于室内气温更高,所以赵尚志那颗没有被进行防腐处理的头颅,已经有血水渗出。

  3天后,当伪满军政大臣于芷山和一群日本军官亲自查验赵尚志头颅的时候,头颅已经散发出变质的气味,保存已不可能。经请示关东军总司令部,决定将赵的头颅焚烧灭迹。

  就在准备焚烧时,有一位僧人及时赶到了。他的名字叫炎虚,是长春市般若寺的主持,当年在伪满新京德高望重。由于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信奉佛教,多次去般若寺拜见过这位僧人,所以,此次当炎虚法师听说为抗日捐躯的赵尚志的头颅将要被焚毁时,便亲自出面请求将赵尚志的这颗头颅掩埋在般若寺内。关东军最高司令官居然对炎虚法师的要求破例允许了。

  赵尚志烈士的头颅运到般若寺后是否被马上掩埋,还是被这位同情抗日志士的高僧供奉深藏,被埋或被藏在哪?后情便无人知晓,62年来一直是个谜。

  直到2004年5月31日,正在组织拍摄大型文献片《东北抗联》的姜宝才不经意间听到一个消息:长春市般若寺在内部施工时,发现了一颗无名头骨,并被僧人转埋在了长春市远郊。

  “这会不会是失踪了62年的赵尚志的头颅?”姜宝才心中一动。6月1日,姜宝才与长春的朋友一起赶到般若寺,对第一现场进行了考察。次日,姜带着赵尚志的妹妹赵尚文与外甥李龙、李明等数人又一次来到了般若寺。

  姜宝才(中)与赵尚志两位外甥护送党旗下的忠骨归来

  6月18日,姜宝才等请来多位专家,对头颅进行科学鉴定。脊椎动物研究专家、文物鉴定专家魏正一先生经过仔细研究,写下了这样的鉴定:未完请看(东北网) [编辑: 孙鹏]

  5

  此头颅为男性,死亡年龄在28-40岁之间。死亡和埋藏时间,有几十年历史。在左眼眶下部和左颧骨内侧有硬伤,为死者生前受伤并几年自我修复所致。在左眼下部,鼻骨左侧,也有一处数毫米直径的近圆形痕迹,可能亦为生前受伤所致。黑龙江省公安厅主任法医刘英坤等3名技术人员,也对头颅进行了鉴定:为男性头颅,年龄在35-40岁左右;身高162厘米(误差正负5厘米);埋藏时间比较长,在数十年间。

  所有的鉴定人,均是在毫不知内情的情况下展开鉴定的。鉴定结果,都与史料记载基本吻合。同时根据颅骨造型分析形成的电脑复原像,其相貌也得到了赵尚志的胞妹赵尚文和赵尚志老部下陈雷(原黑龙江省省长)及其夫人李敏(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等的认可。失踪62年的抗日英雄的头颅终于找到了。

  为纪念革命烈士赵尚志,哈尔滨市的一条主要街道,新城大街在1946年7月改称尚志大街。

  赵一曼 红枪白马女政委

  中共党员、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北部一个小地主家庭。她8岁入私塾,10岁时母亲按当地旧俗要给她裹脚、穿耳眼,但无论呵斥还是责打,她都坚决不肯。她当着众人的面洗脚,这在当时被认为有伤风化。

  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大姐夫郑佑芝的影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夏天,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第二年她和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第二年冬天,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在哈尔滨以东的游击区里,赵一曼同群众关系非常密切。她患有肺炎,身体虚弱,化名李一超的她,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瘦李”、“李姐”。1935年11月,她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未完请看(东北网) [编辑: 孙鹏]

  6

  赵一曼烈士生前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时与儿子的合影

  1936年8月1日,敌人把她押到现在的黑龙江省尚志市,在公开处决前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唱着《红旗歌》,沿途许多群众偷偷地流下了眼泪。赵一曼就义时年仅31岁,而她寄养在远方亲属家的孩子,才刚刚八岁。

  如今,走在哈尔滨市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兆麟街、靖宇街、尚志大街、一曼街上,每一位哈尔滨人,都会常常想起他们,怀念他们,把心底里最虔诚的感动和祝福送给他们。

  之三:重走黑龙江抗联密营故地

  今年是全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黑龙江境内的抗联,是我国最早投身抗日救国运动的武装组织,抗联密营作为后方基地有力支援其抗日斗争。随着近年黑龙江抗联密营遗址的逐渐发掘,黑土地上的一条“红色旅游”新线路亦呼之欲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掀起了广泛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全体爱国的民众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的爱国人士组建起武装抗击侵略者的东北抗日联军,给气焰嚣张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密林中的抗联战士

  至1937年七七事变,即日本法西斯针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全面爆发。日本法西斯大量增兵中国战场,驻扎黑龙江的敌人实施了针对武装斗争空前活跃的抗联的“大讨伐”以及“匪民分离”、“归屯并户”等毒辣的政策。敌人将距抗联活动地较近的,长期对抗联给予物质资助的农户、村落集中在一地,在集中地周围修建围墙、炮楼,由伪满警察及日本军队看守,妄图切断抗联的物质来源的途径,并希冀借此打击日益高涨的抗联活动。

  抗联为解决日常的军需供给,以及重新建立业已被破坏的抗联基地,于是选址在敌人很难发现的山深林密、悬崖绝壁,等无人出入的地方建立了后方基地——抗联秘密营地,这些营地中包括营房、水井、哨所、仓库、战壕、石炕、被服厂、兵工厂、医院、菜地等。

  现已发现的抗联密营遗址百余处,其中包括黑龙江伊春林区的“大丰林业局”、“翠峦林场”的抗联秘密营地;黑龙江集贤、桦南交界处的“七星峰”的抗联独立师的秘密小型“兵工厂”所在地;在今五大连池市的,由李兆麟将军指挥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总指挥部,及后方基地;现存于宝清县西部山区的抗联第二路军的指挥部及后方基地等等。以上这些密营是抗联战士当年艰苦战斗以及生活的场所,是现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基地。

  抗联战士单、皮帽未完 请看( 东北网) [编辑: 孙鹏]

  7

  去年12月汤原县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林场工人提供的线索,在亮字河原始森林深处发现一个东北抗日联军密营。据有关资料记载,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一处密营,成立于1936年。四座营房分别是军械修理所、被服厂、医院和干校。被发掘的大量抗联曾使用过的器物,业已被完好收藏于黑龙江省烈士纪念馆中,并长期展出。

  据东北烈士纪念馆资深馆员、原副馆长、正研究馆员,“东北抗联秘密营地”方面的研究专家——温野老师介绍,这个位于亮字河林场东部,亮字河与格节河分水岭的深山密林中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密营,如今仍可见营房的房基,这种营房的独特建筑风格被当地农民称做“木刻楞”。同时还发现了一批抗日联军用过的武器,有长枪、短枪和军刀,已被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妥善保管起来。

  近年组织的对黑龙江集贤、桦南交界处的“七星峰”的抗联独立师的秘密小型“兵工厂”所在地的保护性发掘中,当年被工人埋起的用于制造手枪、机枪的机床同时被发现,如今陈列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中。

  五大连池市的朝阳山区的,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及后方基地所在地的大规模的建筑地基依旧清晰可见。

  抗联战士筒式绑腿

  “白山林场”、“翠峦林场”的抗联秘密营地遗址上已经修建了纪念碑。现在,以上各地市的文管所、文管站都在这些遗址所在地建立了县级、省级文物保护标志。

  1997年至2004年通河县文体局退休干部赵文信跑遍通河县的崇山峻岭,寻找到多达67处的抗联遗址,并组织建立了一座无名女烈士墓,画出各类抗联遗址地图近百张。赵文信正忙着要写一本有关通河县抗联遗址分布地图、历史图片和抗联遗址背景的书籍。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黑龙江已有6个景区被列为“红色旅游”国家重点支持景区,其中尚志烈士陵园、赵一曼被俘地被初步列入全国发展“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当中。

  随着近年抗联秘密营地的逐一被发掘,可以想见“重走黑龙江抗联密营故地”这条黑土“红色旅游”新线路一旦建立,不仅可以使游客在参观革命历史文化遗迹、遗址过程中,充分领略到黑土地白山黑水的壮阔画卷,更可以在欣赏黑龙江自然大景观的同时接受一场场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东北网)[编辑: 孙鹏]

  8(来源:东北新闻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