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草原文化形成的三个主要标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08:56 光明网

  王绵厚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写照及其活动的结晶。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某个人类群体经过生存选择而形成的独特生存式样的体现。草原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决定了在其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在其与中华各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在其与其他文化不断地碰撞、整合而实现的自身建构中,显示出它独有的特质和丰富的内涵。其主要标志有三。

  生存模式:群牧经济形态的确立。

  草原文化产生于草原氏族、部落特有的群牧经济形态之上,这是草原文化有别于“大河文化”孕育的农业文明和渔猎文明的文化基础,也是它所形成的文明特质。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必须根植于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草原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牧业文明”,特别是以群牧形态为主的生存方式。这种群牧形态,最早与草原民族的氏族部落同步协调发展,因而,这种生存方式有着不同于中原农耕文化以及其他文化模式的鲜明特点。

  一是群体性。在几乎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无论是狩猎还是放牧,要战胜各种天灾以获得更大效益,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采取群牧的自然方式,以实现畜群的繁衍和生产方式的持续。而中原文化的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经济的农耕生存方式则很难形成实质性的群体性。二是流动性。群牧的生存方式不仅仅缘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还由于征战的需要。三是尚武精神。猎牧的生存方式塑造了草原人独特的品格,艰苦的草原生活境况铸造了他们强韧的体魄和尚武的精神。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对于草原人来说,行猎“不单是为了猎取野兽,也是为了习惯于狩猎锻炼,熟悉了马刀和吃苦耐劳”。

  应当强调的是,草原文化的“牧业”更突出的是具有依托自然的以游牧为主的群牧形式。这种群牧意识的产生,是狩猎文明的进步,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能力,也为草原人从狩猎文明走向畜牧文明提供了智慧与经验。从狩猎发展到游牧,体现了生产方式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的生存能力的不断强化,显现出草原文化的确立与进展。

  生产方式:细石器文化的产生。

  从考古学角度看,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北方草原的“细石器文化”。草原文化的标志性文化载体“细石器文化”,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已经提出,并首先在呼伦贝尔草原得名。一段时间,学术界有人对“细石器文化”曾提出异议,认为构不成一种独立的文化。我认为这种认识是因为对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意义及其独特价值的忽视或偏颇造成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草原文化的历史地位,客观全面地考察中国文明初期的新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非但不应否定,而且应当认真深入地研究,就像人们需要重新认识草原文化一样。

  细石器文化伴随草原文化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早期铁器时代以前。著名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中国细石器文化略说》中对草原细石器文化就有过明确界说。细石器文化是草原文化中最原生的早期文化。这种以压制、剥制、琢制和磨制相结合制作的细石器,反映了北方草原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具有草原民族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草原文化中的细石器文化和其他新石器文化类型一样,也不是单一的。其共存的文化因素至少还有两种,这就是“复合式工具”和骨角器。所谓复合式工具,主要指用石片、骨角器和木质工具等非单一材料,组合或配套制作的复合式工具,有复合式刮削器、镶嵌石片和骨片、骨角、蚌器相结合的复合工具等。这种复合式工具首先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呼伦贝尔草原的“昂昂溪文化”,近年在同一区域发现的“哈克文化”中最为突出。继这种复合式工具发展而来的最先进的复合式武器,是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前期的弓箭。弓箭是草原文化中最早发明的最先进的复合式工具,是草原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的出现甚至不亚于金属工具的发明。与草原细石器文化共存的又一考古学现象是骨角器的发达。据考古发现,与细石器共存的遗址往往有用兽骨与兽牙以及鱼骨、蚌类和兽角制作的工具和大量装饰品。这些细石器的发现,标志着草原原始人类开始告别野蛮走向文明,也标志着草原文化开始形成。

  观念形态:以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

  草原文明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它依托的主要文化载体,在观念形态上具有以“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是由其生存模式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托自然资源,而草原文化在这一方面更有其独特性、原生性和协调性。

  所谓独特性,是指草原民族和草原文化较农业文化、渔猎文化更直接依托和依赖于自然资源,并直接将群牧形式的草场、水源和牲畜转化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形态———肉、乳及相关皮革制品,其生产过程更具有依托自然的直接性。所谓原生性,是指草原文化的载体,即无论是自然草场还是水、空气和阳光,特别是草原和水这两个基本生存条件,与农业文明甚至渔猎文明相比,更少有人工改造和加工而形成变异的原生性,用现代经济学的说法,可称为原生性的生态经济。越是久远的草原文化,这种原生性越是突出。这既是草原文明朴素性、原始性的一面,也是它优越性的一面。所谓协调性,是指草原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草原文化的一大传统优势,它对现代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从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衣、食、住、行来看,草原民族的衣着以皮革、兽毛编织品为主。从遥远的古代至现代,皮革制品和毛制品一直是草原民族与肉乳并存的重要的副产品。众所周知,草原民族的食,以肉、乳或兽产品互易的农产品为主,具有原始生态的意义;草原民族的住,是逐水草而居,“穹庐为室毡为墙”,这是草原文化的建筑特色,这种草原式的居住方式具有建筑耗材少、无污染、节省能源的特征;草原民族的行,以牛、马、驼、羊为主,连依附它的车仗也都具有原生性,在现代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它是人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总之,群牧经济形态的确立、细石器文化的产生和以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不但是草原文化形成的主要标志,也是草原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重要特征,并且也说明草原文化是较早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