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洪庆山的脊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10:12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乡亲们深深爱着的老支书任宏茂。(资料照片)任宏茂向来宾介绍栗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版照片均为记者杨力摄)任宏茂的先进事迹感动了莲湖区农工委的职工,大家纷纷解囊,向任宏茂捐款。栗沟村的孩子们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上学了。现在的栗沟村,一栋栋新居掩映在满目苍翠之中。

  记者吴克敬袁超群张琦

  “慢一点,再慢一点,不要颠了咱任书记”,高位截肢的任宏茂在几位村民的小心陪护下,坐着一辆小车在洪庆山上盘旋。听说他今天回家,乡亲们翻山越岭,聚集在他的家门口。小车刚一停下,大家便一拥而上。纯朴的乡亲们眼睛湿润了:“任书记,你是咱栗沟的脊梁!你可不敢倒下了呀!”村民胡淑侠挤在乡亲们当中,她早早几天就攒着鸡蛋,这一天都拿了过来,她知道手术后的老书记需要补补身子。面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任宏茂本来就是一条铁汉子,他虚弱的身子在轮椅上坐直了,很刚强地说:“没啥,不就是截了一条腿么,剩下这一条腿我还要和大家一起走!”

  2003年5月13日,任宏茂因患脉管炎,截掉了右腿。

  离开洪庆山,离开栗沟村,住了1个月零14天的医院,任宏茂日思夜想,终于回到了日夜牵挂的家乡。天边朝霞似锦,山顶岚烟氤氲,山上的一草一木,他都是那样的熟悉。他太爱这一方生他养他、并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土地和乡亲。

  乡亲们说,任宏茂就是一座山,有着山一般的坚强和山一般的毅力。病魔夺去了他一条腿,但夺不去他的信念和勇气,他是洪庆山永不弯曲的血肉脊梁。

  他有一个坚强的信念:共产党员要使党的阳光更温暖

  任宏茂回家了。他的家里每天人来人往,村里几个老人经常来和任宏茂聊一聊,邻近的村民也不时端来他爱吃的面皮或者卷着土豆丝的煎饼。乡亲们深深的爱着任宏茂,爱着为这个贫困山村奋斗了30多年的老支书。在栗沟村人的心里,任宏茂不仅是村支部书记,更像是一位有威望的“大家长”。为了栗沟村这个“大家”,任宏茂操碎了心。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栗沟村的自然生存条件很差的时候,村里有眼光的老人就说:咱栗沟村就看宏茂的了!当年的老人没有看走眼,1971年,27岁的任宏茂担任了栗沟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此后的30多年里,他始终把乡亲们的疾苦挂在心头。他忘不了,解放前父亲领着全家逃难到洪庆山,是栗沟人收留了他们一家;他忘不了小时候父亲就教过他,要热爱共产党,忠于人民;他忘不了入党那天,他在日记里写下的话,“我始终要用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他说,他是洪庆山的儿子,是栗沟村的儿子,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搏击贫困,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党的阳光更加温暖。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30多年来,他呕心沥血,与穷山恶水进行抗争,他看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干成功;他心系群众,把栗沟村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干,把乡亲们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决不让乡亲们作难。他虽然脾气倔,但心肠热,谁家有事,他都去帮忙,谁家有困难,他都全力解决。在栗沟村,无论谁家婚丧嫁娶、盖房上梁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有他这个“执事头”在,这事情就过得顺当、过得不慌乱,即便其中出了麻烦,他都能出面解决。曾经为一个村民的婚姻问题,他拖着疼痛的病腿,拄着拐棍翻过几座山去解决纠纷。他办事公平,威信高,不是“法官”胜似法官,村里的邻里纠纷、婆媳吵架、兄弟分家都要请他来主持公道,只要他出面,这些矛盾便能马上化解。人们说,任书记是咱贴心的人。任宏茂却说,我是栗沟党支部书记,就是代表党在这里工作,我关心群众就是代表党在关心群众,我给群众解决困难,就是代表党给群众解决困难!

  有一年春天,一组村民周振邦家里着了火,看着烧焦的房子,周振邦禁不住放声大哭。任宏茂知道后撂下饭碗就向周振邦家里跑,帮着救了火后,对周振邦说:“男人家哭啥呢,房子烧了咱就重盖么。”当天,任宏茂就给周振邦送来两床被子,下午又到区民政局申请救济款。周振邦对村里人说:“咱任书记把啥心都给咱操到了!”

  又有一年夏天,阴雨不断,崇阳沟局部山体滑坡,一组两户村民的房子被埋在了泥石堆里。任宏茂冒雨来到崇阳沟,一面指挥着几名党员干部抢险,一面安慰受灾群众。他连夜开会研究给那两家重新划分庄基地,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区上为受灾户申请救灾款,回来后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帮那两家整修家园。他说:“这可是义务帮忙噢!大家都从家里自带干粮,不要再给这两家添麻烦了……”他自己也是自带干粮,连续忙活了三天。

  村里有个叫苏来保的老汉,多年来独身一人,住在队上的草棚里。任宏茂想:啥年月了,不能让老汉再住草棚了……任宏茂给了老汉300元,又领着几位乡党帮老汉盖了间瓦房,有了瓦房的苏老汉居然引来了一个媳妇。去年任宏茂还让人把苏来保的屋顶重新进行了翻修。

  任宏茂常对村里其他党员说:“我们是党员干部,我们在村里就代表着党的形象,群众有困难,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任宏茂给村民李银娃家帮忙解决困难的事,更是让每位村民记在心里:那是2002年夏天,李银娃晒粮从房顶上摔下来,颅脑破裂,一家人顿时乱了套

  他家有两个儿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李银娃如果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非塌了不可。开会回来的任宏茂听说后,晚上冒着大雨赶到医院,当时李银娃已经被推进了急救室,他的妻子胡淑侠六神无主的在外面哭。任宏茂掏出身上仅有的100元递给胡淑侠,安慰她说:“你别急,先救人要紧,你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村上会管的,你一定要撑住,千万不要自己先倒下。”李银娃做头部手术时,任宏茂一直守在门外,直到手术结束,他才动身向村里走,当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

  当时,李银娃的大儿子李峰峰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上学,家里遇到这种情况,眼看就要辍学了。8月6日,任宏茂带着李峰峰来到100多公里外的杨凌,想到学校找领导减免学费,不料正逢暑假,他们没有找到人。开学了,学校多次催要学费,李峰峰心乱如麻,不知所措。一天早上,李峰峰上完第一节课走出教室,发现任宏茂正坐在台阶上,旁边放着拐棍,李峰峰叫了一声“叔”,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李峰峰回忆说:那天,整整一个上午,我领着他从系里到院部,从院部到系里,他瘸着腿,拄着拐棍,一遍遍向学校领导述说我家的困难,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峰峰是俺村几十年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无论如何也要让娃把学上完啊。”学校领导问他“你是学生家长?”任宏茂说:“我不是家长,可我是村党支部书记,村里人的难场就是我的难处啊”。学校领导感动了,学校给我发了800元困难补助,并同意将学费缓交一个学期,我渡过了最初的难关。可我后来听说,任叔叔回来后,腿上病就加重了。每每想起这些,李峰峰的母亲胡淑侠就激动万分,她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任书记救了他们一家,给了她生活的勇气。

  去年8月李峰峰顺利毕业,并在省水电工程局找到了一份工作,目前正在陕南平利县参加建设水电站。前年,弟弟李增峰也考入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任宏茂又和市公交总公司联系,给李增峰资助了2000元学费。

  任宏茂为村民的事跑断腿,磨破嘴,而对自己家的事却从来都是轻描淡写。那年,他老伴贾桂婷在给村里修路时眼睛受了伤,村里人将她送到医院,当时任宏茂正在指挥施工,工地上很忙,谁劝也劝不下来,直到三天后他才赶到医院。直到现在,任宏茂提起老伴都会很内疚地说:“我一年四季顾不上家,顾不上她,可她对我那可真是没啥说的!无论我走得再早,回来得再晚,热汤热水从未断过……”

  内疚归内疚,任宏茂还是一如既往地为乡亲们的事忙碌着。

  这几年,村里人几乎家家都盖了砖木结构的新房,可任宏茂却一直住在上世纪60年代盖的土屋里。那一年,任宏茂的脉管炎又犯了,双腿疼得走不成路,在老伴的劝说下,他才去医院看病,住院期间,老伴和儿子们借钱盖起了三间房。任宏茂一辈子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走进任宏茂的家,两个破烂的沙发已露出了弹簧,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只有四把藤椅还像个样子,还是去年别人捐给他的。儿子埋怨说:“你要是把一半的精力抽出来用到咱家,咱家的日子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任宏茂说:“那人家还要我这个支书干啥?”

  三个儿子都大了,任宏茂主持给儿子分家。老伴噙着泪水拿出了家里的账本。结果,儿子们没有分到财产,却各人分到了6000元债务……任宏茂说:“父债子还,不管是欠公家的,欠私人的,我死了,你们也要替我还上。”

  当时的洪庆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进说,把共产党的官当到任宏茂这个份上,也称得上是问心无愧了。

  当年作为村里最早的两名初中生之一,任宏茂曾有过当兵、推荐上技校和到公社、信用社工作的机会,可是当上级领导希望他留到村里工作时,他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机会,在村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年来,他也遭受过别人的误解,甚至谩骂、嘲讽、恶语中伤,他都没有泄气倒下。在修路中,有人泄私愤,半夜里把任宏茂家一片竹林砍了个精光,老伴气得直流泪,他却一笑置之———因为,在任宏茂的心里,永远有着为了群众、为了党的形象而奋斗不息的执着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八十年代末,村子的情况好了一些,任宏茂雇了一辆大轿子车,把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拉到西安,还给他们发了些盘缠,把西安的火车站、革命公园、兴庆宫公园等地方转了一个遍。许多老人都是第一次离开山沟来到西安,老汉们高兴的很,说要请他吃一顿饭,任宏茂说不要你们请,把你们拉来,就是要你们看一下咱西安的新变化和党领导的新成绩。

  洪庆山有千年的深谷万年的险峰,但也有千山万峰重不过的情,任宏茂以他的高尚情怀,赢得了乡亲们的深情厚爱;他一心为民,赢得了全村人的爱戴,这正是一个共产党员最大的幸福。

  他有一个坚定的决心:共产党员必须带领群众挖掉穷根

  从洪庆向东南方向的山上走去,地势越来越高,一直走到野鸡胡村,柏油路、水泥路至此中断,通往栗沟村的是一条5米宽的沙石路,它蜿蜒曲折盘旋在半山腰。路的一侧是悬崖,另一侧是深谷,人们介绍说,这路就是任宏茂带领大家修的,修了整整30年,修通了一条山里人通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生于山村、长于山村的任宏茂对栗沟人贫穷的日子有着切肤之痛,望着茫茫的大山,封闭落后的栗沟让他心急如焚。倔犟的任宏茂不信山里人会穷到底,他选择了抗争!他对其他党员干部说:“咱是栗沟的党员,咱不想办法让群众过好日子,要咱干啥?”1971年,他一挑起栗沟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便向大家宣布了两件事:一是修路,二是拉电。他想只要路通了、电来了,山村将是另外一重天。他诚恳而坚定地对村民和干部说道:“村里的路修通不了,电拉不上来,我自动下台!”

  只要党员干部冲在前,群众就没有翻不过的山。那年冬天,山里地冻天寒,任宏茂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喊叫大家起来上工地。山里人住的分散,山沟里伸手不见五指,他先叫醒本组村民,再低一脚高一脚地走上半个小时,翻过一道梁,叫醒四组群众,又走半个小时叫醒一组人,等到走到工地,正好五点半,这一个来回就得跑两个多小时,他天天如此。

  再苦再累,任宏茂始终冲在最前头。从早到晚,大家用铁镐挖,用铁棍撬,用钅矍头刨,用钢钎打。遇到大石头,只能打眼放炮。三年后,北线宽1.5米、长12.3公里的环村路修成了,栗沟通往山外的大门打开了。1986年,南线修路开始了,任宏茂提议采用承包制,家家户户分段包干。他是总指挥,可自家的路段一寸也不少,70多岁双目失明的老岳父听说后心疼女儿女婿,拄着拐棍摸索着来到工地要帮忙,让他回去老人还发火……就这样,又是一个整三年,南线2.5公里的道路也修成了。路修好了,可任宏茂却躺到了炕上,他整天靠着被子,稍微一动弹就感到头晕。村干部们来看他,村长田甲申一看说:“这不行,得到医院去看”,田甲申让儿子用蹦蹦车把任宏茂拉到洪庆医院,大夫检查后直埋怨:你们让他成天干啥活呢,把人都劳累成这样子了。

  就这样,出山的路年年拓宽,从1.5米到2米,到3米、3.5米,直到2000年冬,区上投资5万元,村里两条道路同时拓宽到5米,汽车终于可以开进来了,山里的板栗、核桃、柿子、药材等山货也能运到山外。这不,33岁的村民杨红旗刚买了4万块砖,准备盖三间平板房。这几年他养了牛,养了羊,日子过得蛮不错,说起现在的生活,他由衷地说:“为修这路,任书记真是把力出扎了,把苦受扎了!”

  “干什么工作都要一心一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埋头工作,有成绩不骄傲,遇到困难不灰心丧气”,这是任宏茂30多年前在入党日记里写的一句话,30年来,这句话他时时牢记在心。就在修路的同时,眼看着邻近几个村都通上了电,任宏茂和村干部一商量,决定暂缓修路,全力以赴解决村里通电问题。任宏茂和村干部缠了供电局两个多月,供电局终于派人上山测量线路。

  测量完了,电杆运到了野鸡胡,可就是上不了山。刚修的山路还很窄,连架子车都过不去。任宏茂动员大家想办法,他们将车轴锯短一节再焊上,先把电线杆子拉到架子车能到的地方,到不了的地方就用绳拉肩抬。腊月天,地上结着冰,崖上冰溜子一尺多长。一次,一个栽杆的地点就在悬崖的半腰上,人们站在崖顶上,用绳子绑着电杆的两头,小心翼翼向下放,结了冰的山坡上,脚底像抹了油似的,不知谁松了一点劲,电杆哧溜一声向崖下滑去,任宏茂被向下拽了四五米远,幸好被一棵树挡住,再一看,手心已被绳子划了一道深深的血印。就是这么险,这么难,100多根、几吨重的电杆运到了山上沟下的各个点上,直直地竖了起来。1976年6月26日,千年的深山迎来了光明,群众喜不自禁,将自家的煤油灯一下抛进了山沟里,山村里彻夜灯火通明。

  路通了,电来了,乡亲们致富的门路又在哪里?任宏茂想:“我们村为啥穷,从根本上说,穷就穷在村民没文化、脑瓜不开窍上。我们这一辈吃点苦不要紧,不能让下一辈人也当睁眼瞎,跟着再受穷。”任宏茂和村干部一商量,决定先修新校舍。说起学校,村里人都知道,还是30多年前,任宏茂带领村民盖了几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建起了村里第一所小学。10多年前,村里经济情况有了一点好转,他首先想到的是重新翻修学校,在集资建校动员会上,他说:“我们苦一点不要紧,孩子们是栗沟的希望,不能亏了他们。”他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的500元捐了出来,全村共捐款1万多元,盖起了砖木结构的教室。2002年,任宏茂参加“五一”劳模大会,认识了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杨天明,杨天明提出资助栗沟村,任宏茂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很快,市公交总公司向村小学捐赠了价值1万多元的物资,给教室更换了50多套课桌,增添了收录机、图书等,孩子们欢天喜地过了个儿童节。8月,市公交总公司又送来了职工的捐款,任宏茂带领村民又重新翻修粉刷了校舍。春节前夕,市公交总公司又给学校送来了几套取暖炉。杨天明说:“老任对乡党们心重,对下一代心更重!”栗沟小学教师窦忠武说,任宏茂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学校教师有啥困难,有啥要求。现在,栗沟村已破天荒地出了7个大学生。每当听到娃娃们朗朗的读书声,家离学校不远的任宏茂心里就像吃了蜜,他说,这就是栗沟未来的希望。

  “再苦再累,也要把穷根在我们手里挖掉”。近年来,眼看着山外日益富裕,任宏茂寝食难安。他是个好学习的人,他对村里全体党员说:“现在是信息时代,你不学习,你就跟不上趟,咋带领群众致富呀。”他又是个有心人,一旦听到有什么致富信息便紧抓不放。有一次,当时的洪庆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进去看望病中的任宏茂,在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任宏茂始终都不提自己的病,而是不断问及有什么致富项目可以给栗沟村引进。后来他听说区上有人要开发浐河河道,就赶紧请杨进帮着打听要不要石料,他可以组织村民开采。

  深山里的栗沟村漫山遍野都是毛栗子,个小不值钱,听说能将毛栗嫁接成价值更高的板栗,任宏茂和村干部来了兴趣,他带领群众到陕南的镇安县学习,还特意请来农林专家向群众传授嫁接技术。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终于取得了成功。如今,村里每个妇女都得心应手地掌握了嫁接技术,板栗也成为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如今的栗沟村,不再像老辈人那样,只能种植小麦、玉米,现在山上山下,有核桃150多亩,板栗500多亩,药材40多亩,无公害蔬菜60多亩,还在60亩的耕地上栽植了紫花苜蓿。山绿了,人们的日子也好过了,全村户均养牛1.8头。过去,全村仅有的一辆自行车吊在房梁上生了锈,现在,40多辆农用车在山路上奔跑,摩托、电视也不再是稀罕物,乡亲们的收入比过去翻了十多倍。过去,村里房屋都是土坯房,如今,80%的房屋都成了砖混、砖木结构,还出现了两层小洋楼。

  72岁的杨清杰老汉是栗沟村变迁的见证人。老汉高兴地说:“过去,俺屋就差没有掂棍棍要饭了。宏茂领着我们干了这二三十年,这才活得像个人样来!那年,我给娃定亲,娶媳妇、盖房、买蹦蹦车,你估一年花了多少钱?”老汉伸出一个巴掌晃了两下,说:“毛10万元哩!”

  他有一股坚毅的力量:共产党员应在前进路上不歇脚

  栗沟村富了,任宏茂却走不了路了,他被病魔夺去了一条腿。然而,他虽然坐在家里,心却依然想着工作。操了一辈子的心,怎能说停就停下来呢。去年一组拓宽2公里的路,挖掘机是租来的。他不放心,拄着双拐慢慢走到工地,给年轻人交代测量线路,怎样安排能加快进度,给村里省点钱。回来后,虽然嗓子都喊哑了,但那股精神头呀,和年轻时没有什么两样。

  去年初秋的一天,我们来到了任宏茂的农家小院,他正坐在自家小院的轮椅上,老人的头发已经花白,右腿安上了假肢,左脚脚掌和大拇指上却还贴着胶布,他不时把左脚抬起放到右腿上,笑着说:“现在左脚也有些毛病,血液流通不畅,感觉有些发麻,抬高一点能好一些。”

  那还是从1993年开始,任宏茂总是觉得脚底有一块比较硬,也有些疼,走一段路,得坐下揉一揉才能走,老伴劝他看一看,他就是不听,最后,脚底下一大块和大拇指烂了,疼得没法走路了,家里人把他送到唐都医院,住了20多天院,稍微好一点,他就坚决要出院,一是家里经济能力不行,二是当时村里正在引自来水,任宏茂不放心,他要盯着干。从那以后,他的腿脚时好时坏。到1998年,他的病情日益加重,溃烂的地方越来越大,从此再也没好利索过。

  然而就是那样,不管是继续修路,还是建引水工程,他都要一瘸一拐,测量呀,拉管道呀,购买设备呀,没有他不操心不跑的。老伴贾桂婷抹着泪说:“到了前年过年那阵子,他的右腿萎缩得就像烧焦的木棍,四个脚趾头都发黑了,天天晚上,他疼得睡不着,有时疼得厉害了,他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有一天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猛然听到一声响,拉灯一看,他已经滚到了炕底下。我赶紧叫来儿子,把他扶了起来。”

  说起吃水,同样是栗沟村群众的一大难题。过去,栗沟村全村人共用一窖水,上面长年漂浮着一层黑黑绿绿的东西,遇到天旱,只好到几公里远的沟里去挑水,来回一趟往往得两三个小时。常年吃水质不好的窖水,村里十多个人得了大骨节病,膝盖关节处鼓成一个包,走路一瘸一拐;有人脖子上还鼓起一个大瘤子,当地人叫“瘿瓜瓜”。当时的区卫生局局长李清枝对任宏茂说:“你们村再多几个大骨节病,你这里就该定成地方病多发区了。”这话像针一样扎在任宏茂的心里,在修路、拉电的间隙,他时常带领村干部,翻山越岭寻找水源。1993年,村里向上级争取到一点资金,他和村干部带领群众出义务工,在高出全村的山梁上,建起了两个蓄水池,从150米深的谷底,用水泵将已经勘测好的优质饮用水抽进蓄水池,清澈的甜水沿着输水管道,流进了三组、四组群众的家里。

  三四组群众吃上了甜水,一二组的吃水问题就成了任宏茂的一块心病.他想,趁着自己还能动,一定要把自来水引到一、二组群众家里。2003年的春天,他走路已经很艰难了,但还是让儿子用架子车把自己拉到一组,同组里干部群众制定了引水方案,然后再到二组召集干部开会确定水源。他在这里呆了一个晚上,讨论引水方案,第二天一大早,9户村民争着拉任宏茂到自己家里吃早饭。过后几天,听说其他干部选了几处水源都不甚满意,任宏茂便挣扎着下了床,老伴给他的脚套上塑料袋,他自己拄着拐棍下到沟底去探水源,测量水的流量,品味水的质量,就是这一次,彻底加重了他的病情。

  2003年3月28日,当时的洪庆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进、办事处主任颜利军和三阳院管区主任王力,带着时任区委副书记鲜选玉的指示来到任宏茂家,一定要让他尽快住院治病。任宏茂说:“二组引水工程刚开工,我怎么走呢,工程一完我马上去看病。”三位领导一看不行,在门外一碰头,决定对任宏茂立即“停职”。第二天,任宏茂知道街道领导要来宣布“停职”决定,一大早,他让儿子开上蹦蹦车,把他拉上到各组转一转,说是要把村里的事情安顿好,才能放心去看病。一会儿街道领导来了,直埋怨老伴咋不挡住他,贾桂婷擦着眼泪哽咽道:“那人是个犟脾气,他要干的事,谁能挡得住。”

  3月31日清晨,王力开车来接任宏茂,山里晨雾袅袅,花草露珠晶莹,周围10多位乡亲闻讯赶来为他送行,车要开动了,任宏茂探出头来,他对暂时代理村里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刘桂说:“桂呀,记住,千万要把引水工程干好!”

  任宏茂住进了唐都医院,区上领导给他请了最好的大夫。但最好的大夫也无回天之力,大夫摇头叹息:“唉!太晚了!只有截肢了!”截肢,这是多么残酷的打击。一同前去的年轻包村干部姚琳一听就哭了,任宏茂心里也咯噔了一下,可他却转过脸说:“女子,不怕,截了一条腿还有一条腿哩,只要留下一口气,我还能为村里谋事情,最其码还能出出点子。”任宏茂被推进手术室的那天,姚琳扶着推车,她强忍着不哭,可怎么也管不住自己的眼泪。那一刻,任宏茂伸出干瘦的手,拉着管区王力主任的手,似乎有很多话说,但最后只说了一句话:栗沟的事,你多操心……

  任宏茂没有倒下,他是大山的儿子,他有着大山一般的坚韧。住院期间,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看望他,看到他空荡荡的右腿,大家一阵心酸,人们禁不住哭了,大伙说:你这腿完全是为村里的事辛苦奔波、积劳成疾造成的。任宏茂却说没啥,还一个劲的劝乡亲们不要哭,他天天都要向看他的乡亲们询问村里的事,从引水工程直到村民家的大小事情。听到高兴处,他露出灿烂的笑容。听到谁家出了难事,他就让姚琳给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桂打电话,说要把乡亲们照顾好。

  5月13日,高位截肢的任宏茂出院了,街道领导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安心养病,不要过问村上的事。可是当晚他就找来村干部商量事情,他动情地说:“栗沟村是比从前富了,可与山外的村子比,咱还是差得远哩!党的政策再好,咱躺着睡大觉照样受穷,我们栗沟还不富,还得狠劲干!”他的心劲,比以前更足。回家以后,继续治疗还需很多钱,但他听说二组正在修通往后山大梁上的生产路,他二话没说让老伴拿出2000元给二组送去,这可是社会捐赠给他治病的钱呀!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去年初,省人代会期间,作为省人大代表,任宏茂向大会提了一项建议:给栗沟村通上电话,栗沟信息太闭塞了。建议得到电信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讯工程当年春天开始施工,目前栗沟三四组已经通上了电话,一二组正在加紧施工,栗沟和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在任宏茂的心里,栗沟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村干部告诉我们,任书记近来常说,村里这些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大,群众收入增加得还不够,从现在起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加板栗、柿子、核桃、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把山里的资源都换成钱,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栗沟的崖石间藏有石墨,他要让沉睡的石墨变成财富。这些年,他到处请专家,搞测量,鉴定,各种资料搜集了一大摞……栗沟的山道旁有的是石材,他想着要筹办采石场,让山里的石材走进建材市场……这一切,虽然因资金和技术困扰,目前尚未好梦成真,但任宏茂说:“这事干不成我放不下……”

  任宏茂经常给村干部说,“人活着要活两口气,第一口气是生命之气,第二口气就是要争气。要改变我们的贫穷面貌,就要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有经济效益的好事”。在任宏茂的心里,还有一个更加宏伟诱人的前景,那就是利用洪庆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他常对人说,我们栗沟是西安东部的制高点,空气清新纯净,村里上世纪70年代栽的刺槐已是郁郁葱葱,成为西安最大的刺槐林,山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山上有鬼门关、鸡鸣三县石、仁宗庙,山顶有竹林、小潭、泉水,田地里有板栗、柿子、核桃、药材等,还有绿色天然的无公害蔬菜,真是野山野趣,绚丽迷人,我们打算从现在起整治村容村貌,提倡开办“农家乐”旅游项目,请专家为村里做好旅游发展规划,把城里人吸引到这里游玩,到那时,栗沟村人的日子就好过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战胜贫穷,走向富裕!坚强不屈!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信念,共产党人的胸怀!30年的拼搏抗争,任宏茂虽然落下了令人扼腕洒泪的残疾,但他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是永远不会残疾的!心灵的火焰不灭,手中的火把就会照亮青山,照亮后人……

  后记

  2003年11月,任宏茂的身体恢复得不好,党组织再次为他在铜川找了家医院。入院前,他要求先拐到惠家沟村,他要到模范共产党员郭秀明的墓前看看。老任柱着拐棍,站在高处,看遍了惠家沟的山山水水。最后,任宏茂来到郭秀明的墓碑前,老人深深鞠躬,含着泪水说:“秀明,我不如你,我把栗沟没有带好!”

  不,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和郭秀明一样,都是贫困山区不屈的脊梁。任宏茂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他住院期间和回家以后,市委副书记杨范清、市委组织部部长王京书、副市长黄省身等前去看望。灞桥区委、区政府做出决定,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向任宏茂学习。去年8月4日,莲湖区农村工作局组织全区35个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来到栗沟村参观学习,70多名来自城里的“村官”们表示,要学习发扬任宏茂的精神,把都市里的村庄建设得更加美好。

  最难忘的是,去年6月28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袁纯清来到栗沟村,参加他所在的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党支部举行的党日活动,并看望慰问任宏茂同志,他用16个字概括了任宏茂的精神实质,那就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淡泊如水,纯洁至金”。袁纯清动情地指出:这是一种最可宝贵的精神,我们西安和全国副省级城市相比,各方面还存在着差距,我们仍然要弘扬这种精神。全市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这样才能够一尘不染,才能够在荣誉面前谦虚谨慎,才能在自己干了很多工作以后不居功自傲。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党的事业面前,在组织面前,仍然只是一分子,只是沧海一粟,你才能永远保持着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离开栗沟村的时候,我们回首望去,整个洪庆山满目翠绿,满山遍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任宏茂坐在轮椅上频频向大家招手,远远望去,老人的身体是那样的瘦弱。但是,这广袤的大山,这千年的农庄,只要有了一条不屈的脊梁,只要那种抗争进取的精神得到传承发扬,一切都会充满希望,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而富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