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船”启航展现码头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04:5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今日,中国首届码头文化节将在磁器口码头开幕,70艘仿古船舶模型将一齐亮相。本报记者走访了专家以及老船工、老纤夫,揭开了重庆码头文化的神秘面纱。

  码头文化·“古船”启航

  昨日下午记者在瓷器口码头看到,高贵豪华的“宋朝楼层官船”、威武庞大的“郑和
下西洋战船”已打造完成,此外,竹筏、渔筏、三板战船、顺风帆船等也将在今日“启航”,其中最大的船只模型是郑和下西洋宝船,总长约30米,最小的顺风帆船也长达6米。

  今日上午10点,中国首届码头文化节将拉开序幕,3月8日以前,游客都可欣赏到这些“古船”。据工匠李先生称,这70艘船只模型均为钢铁和木头制造,每艘船底都铺上了绿色绸缎,江风吹过,绿绸飞扬,仿古船如同在碧波中扬帆远航一般。据磁器口管委会负责人称,此次码头文化节在全国是首次举办,有关方面将把其打造成具有一流文化品位的盛事,充分展示码头文化的内涵。

  码头文化·船渡历史

  据重庆社科院研究员邓平介绍,重庆曾是西南舟航枢纽,川江上最大的码头,在此停泊过的船种类繁多,来自长江流域各地。据1892年重庆海关统计,共有来自湖南、云南、贵州等24个地区的、数十种不同的民船停泊在此,当时的重庆码头富商云集、热闹非凡。

  邓平称,1927年以前的重庆,摆渡一直靠小木船,最繁盛时,全城共有码头40个,大小渡船1018只。1927年,海棠溪义渡与嘉陵码头木船帮开航了首批用蒸汽推动的“汽划子”。1938年10月,官商合办的重庆轮渡股份公司成立,购进了4艘蒸汽船,人工摆渡的千年历史结束。民国时期,出现了义渡和收费渡两种方式。1953年,重庆组建渡船合作社,1972年,最后一条木渡停航。

  码头文化·酒肆茶馆

  有了远方来船,有了南来北往的人,重庆码头热闹了起来,码头附近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茶馆、酒肆、货栈、旅店。家住千厮门的老船工邓老汉今年85岁了,他告诉记者,解放前,在朝天门、千厮门、磁器口等老码头有许多“冷酒馆”,这里是摆渡、拉船、抬滑竿的苦力和小贩时常光顾的地方。有一段文字记录了西沱码头当年的热闹场面:“盐贩私船、官船自泸州而下……至西沱入夜,便撑气灯挂船头,留少数水手守船,余皆大声说笑,登上云梯街,在两旁酒肆一坐,划拳痛饮……”

  邓老汉讲,当年朝天门码头聚集了许多茶馆,或为木板门面、或由竹篾加油毡搭成棚,有一家茶馆的对联这样写道:长嘴铜壶竹篾椅,矮脚方登盖碗茶。储奇门一带也是茶馆云集,这里既是主城区通往南岸的重要渡口,又是中药材行、草药堂、仓储汇聚的地方。据了解,当年仅重庆老城区半岛就有茶馆2659家,其中不少就建在码头上。

  码头文化·帮会“堂口”

  解放前的重庆码头帮会林立,帮会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节制无序、团结同行,另一方面却是权威人物或黑社会明争暗斗的工具。居住在龚滩古镇的老纤夫龚自德说,解放前,乌江沿线有大小袍哥“堂口”28个,他们各自占码头称强称霸。为讨生计,像他这样的码头工人只能加入帮会组织。据了解,2000年5月,合川市文管所在云门镇发现了一块清光绪9年的石碑,上面刻有“船帮章程”,该章程约374字,针对因船夫贪利超员揽载,致使舟覆人亡等现象作了严格规定。民国时期,川江的码头工人归“工会”管理,工会头领们常为了自身利益操纵工人,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码头文化·纤夫之路

  龚自德老人说,川江之险,尤以三峡一段为最。古时候大型船队若要过三峡,非得以纤队助航不可。当年,每逢洪水季节,上行船很难上滩,船老大们必须花钱请滩头帮忙。当年龚滩的滩头姓刘,手下有纤夫50多人,要当纤夫,必须加入刘滩头的组织,入帮时每人要交银币2元。拉纤者的收入每天为2元左右。

  在滩帮中,滩头、说滩的(接洽者)和收款人不拉纤,但他们除照例分得收入的一股外,还要从每个纤夫的收入中抽取10%作为其“外收”。龚自德说,在过去,官方开凿的川江纤道很多,最长的一段是白帝城经巫山至湖北省交界处的鳊鱼溪,全长99千米。记者杨道彬摄影黄洋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