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于无锡市二○○四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和二○○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09:23 无锡日报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0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5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一)综合实力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
总值2350亿元,增长17.4%,高于预期目标4.4个百分点。户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00美元,达到6382美元,增长16.3%。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28亿元,同口径增长40.9%,高于预期目标26.9个百分点。

  (二)产业发展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1%、19.4%和15.5%,三次产业结构为2.2∶57.6∶40.2,其中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粮食总产量81.27万吨,增长13.4%,实现1996年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8%,高于预期目标7.8个百分点,达到1088.8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78.29%,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21亿元,增长18.9%,高于预期目标5.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超过预期调控目标2个百分点。

  (三)开放型经济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18.46亿美元,增长51.9%,高于预期目标35.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10.22亿美元,增长50.5%,高于预期目标35.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和0.7个百分点。协议注册外资65.14亿美元,增长30.1%,高于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到位注册外资32.58亿美元,增长20.6%,高于预期目标0.6个百分点,其中有验资报告到位注册外资20.96亿美元,全年新增超亿美元大项目20个。

  (四)后劲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4.13亿元,增长24.7%,高于预期目标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入678.34亿元,增长30.4%,高于预期目标5.4个百分点。80个重大项目基本完成当年投资任务,解放环路整治、松下电池二期、无锡招商城一期等29个项目如期竣工。

  (五)人民生活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7.67元,增长16.7%,高于预期目标3.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7230元,增长14.2%,高于预期目标6.2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约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近1.9万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8%,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9%,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7.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5.7%。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市民满意率达到96.9%。

  (六)社会事业全市社会发展指数跃居全省第一。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比重达到46%,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4%,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计划生育率达到9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在2‰的预期目标以内。文化、新闻、广电、体育、卫生、民政、妇女、儿童、老龄、宗教等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二、200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安排2005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20%,其中出口总额增长20%;协议注册外资增长20%;到位注册外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计划内。

  三、完成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任务,2005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全面推动无锡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利用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年内确保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在农业方面投入10亿元,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着力提高制造业层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年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步伐,年内确保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强力推进工业企业“退城(镇)入园”。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年内力争服务业比重比上年有较大提升。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经济规模大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重大外资项目。切实做好入世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加大服务业领域引资力度,年内力争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提高至18%。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加大信贷、保险、财税等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着力加强投资引导,优化提高投资结构和效益。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引导资金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出台并实施《无锡市投资发展导向目录》、《无锡市工业能效指南》、《无锡市工业用地指南》,从投入、产出、能耗、规划、环保、绿化等方面实施严格的投资准入制度,引导全社会投资方向。强化投资规划与计划的衔接,加强投资计划与土地利用计划的协调,确保技术含量高、能耗低、产出大、污染少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保持投资健康稳定增长。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2005年全市预安排8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9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38亿元,主要包括农业水利、城市道路和市区环境、基础设施、工业、社会事业、服务业和经济适用房七个方面。大力推进古运河环境整治、无锡机场改扩建、惠山大道、博世威孚柴油喷射系统、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建设管理力度,促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切实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充分发挥目标考核导向作用。坚持月度分析和季度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研究苗头性、趋势性问题,适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加强生产要素监控,提高综合协调服务水平,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工作,科学设定考核内容,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新三年”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文明城市创建等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目标,以及要素资源配置、投入产出标准等控制性目标,全面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系统,分解到各有关地区、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之中。继续坚持分类指导的办法,突出各地区功能目标、特色目标的考核,引导全市各级、各地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进一步提高体制创新水平,着力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资本向优势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年内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授权企业集团和资产经营公司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和重组。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思路,加快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制转制,年内全面完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改革,启动差额拨款、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减事、减编、减人、减支相结合的要求,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加快行业协会的改革发展。稳步推进行业协会“政会脱钩”和布局调整改革,年内基本完成现有行业协会与政府机关的人员、职能、经费“三脱钩”。加快组建一批新型行业协会,积极引导和支持业内大型或骨干企业牵头发起组建或者改组行业协会。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充实行业协会的职能建设,推进现有8家资产经营公司的行业管理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桥梁作用。

  全面落实投资体制改革决定。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制定实施《无锡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无锡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施细则》和《无锡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出台并实施《无锡市政府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使用的决策程序、审批程序、组织实施程序以及后评价制度,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逐步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完善投资项目信息发布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根据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理顺各地区投资管理权限。

  大力推进资本经营。加快企业上市改制步伐,积极引导更多企业进入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境外上市。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做大做强优势大企业集团,年内确保新增上市公司6家以上。加大服务和培育力度,充分挖掘后备企业资源,全市上市后备企业保持在100家以上。努力营造民营企业融资的良好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向股份制企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合股上市。

  (三)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水平,大力建设和谐社会深入实施富民工程。继续将富民工程放到首要位置,加快建立城乡居民收入长效稳定的增长机制。适当调整工效挂钩基数和比例,力争年内2/3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当调整公布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欠薪情况的执法监察,坚决查处克扣和恶意拖欠等违反工资法规的行为。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推进“百村奔小康”工程,切实做好农村五件实事,年内基本完成年收入200万元村的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积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继续完善市场促进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创业,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年内确保新增就业8万人,帮助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万人。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实施“农民知识化、现代化”就业培训,年内确保培训本地农村劳动力3万名,转移就业4万名。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保扩面,并着力向非公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延伸,年内新办企业一律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确保年内全市养老保险扩面12万人,医疗保险扩面8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各扩面5万人。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力争年内做到应保尽保。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高标准实施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年内全市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和省级以上重点职校就读新生数达到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80%。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4%左右。加快市区职业教育布局调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着力办好无锡国际学校,为外商子女就学提供便利。大力建设文化无锡。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弘扬“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力争进入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积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体娱乐、动漫制作等文化产业。高水平发展卫生、体育事业。继续实施“三名”战略,加快医学技术引进和创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牞继续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创新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继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创新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整合社区资源。加快社区服务网络规划编制,制定社区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综治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探索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发展途径,加快社区建设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年内确保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全民健身工程3个,全民健身点80个以上。

  继续做好为民办实事。年内确保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50万平方米,新增竣工面积40万平方米。在主城区开工建设3个较大规模的社会停车场,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0条以上,新增、更新公交车150辆,新增公交站棚100个。完成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10家,保障全市食品卫生安全。完成垃圾中转站改造20座,工业固废安全填埋工程建成投用。年内确保50%经济薄弱村达到脱贫标准,全市各镇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5%以上,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9万座,普及率达85%以上,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50公里以上。

  (四)进一步提高谋划长远水平,切实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立足于统筹全市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城乡空间规划布局对接,加快形成“七区一体、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统筹协调城乡道路、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东干线、西干线、跨太湖快速通道的规划建设及前期工作,着力构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卫星城梯度发展的城镇体系。进一步加强江阴、宜兴两个副中心城市的功能分工,推动江阴与靖江的跨江开发以及与锡山、惠山区的产业对接,延伸拓展沿江开发腹地。重点加强安镇、洛社等城镇组团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在苏锡常都市圈中的功能地位。

  努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适度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切实做好免费优生检测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母婴健康水平。科学评估生产、生活和生态各项居住指标,引导人口在市区、城镇组团等空间范围内合理布局。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健全以基本农田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合理设置居民集中居住区,鼓励标准厂房建设,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单位产值能源消耗率。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力做好水污染内外源控制,加快污水集中处理进程,全面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完善调水功能,增强内河环境容量。加快实施大气环境和噪声污染综合整治,提高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覆盖范围。切实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植树造林,加快“绿色无锡”建设步伐,全面打造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无锡。

  切实提高“十一五”规划编制水平。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题,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加快“四个转变”。在理念上,由重物轻人转向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更加注重富民指标、人文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在内容上,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把规划重点更多地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发展目标、重点和相关政策。在性质上,从规范全社会行为转向更多地规范政府行为,更多地体现政府职能和政府在未来五年内要做的重要工作,细化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明确政府工作的方向、重点和任务,淡化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在功能上,由指导性转向指导性与约束性并重,突出空间布局的落实。

  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2005年重点做好规划编制、衔接协调和科学论证等工作。根据“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组织有关部门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做深做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等若干个专项规划,体现本领域的特点,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年底前全面完成我市“十一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工作牞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地区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形成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的整体性。衔接的重点是发展目标、政策目标与手段、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要资源开发、区域发展方向等。三是加强规划的科学论证。严格执行国家、省规定的编制程序和要求,切实做到依法编制规划。坚持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方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