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带热,几多欢喜几多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0:48 温州都市报
  本报通讯员吴树敬
海带热,几多欢喜几多愁(组图)
喜获丰收一脸喜悦的渔民们。

海带热,几多欢喜几多愁(组图)
那个年代,滩涂上边遍地是海带。

  寒冬腊月,浙江最南端的霞关,渔民们冒着凛冽寒风,驾舟摇橹,忙着把海带苗夹放在筏架上,经五、六个月精心管理,企盼又一个丰收年。如今,当市民们菜篮子盛满鱼虾蟹贝时,也许对“海带”不屑一顾,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它却是人们心目中的珍稀之物。

  那一年,由于“大跃进”的影响,使北国的海带“漂”至东海岸,掀起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水养殖浪潮,且载入渔业发展史册。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和几多教训。

  海带原是“外来妹”

  自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占据东北大连,来自日本北海道的商船频繁,不少海带幼苗附着船体,被带进渤海湾成为“流浪汉”,于港口栈桥底桩上随浪漂浮,后被日本水产专家发现,认为渤海湾适宜海带生长,就创办海带养殖实验场。一个叫大规洋四郎的日本人在那里捣鼓多年,取得成功。日军投降直到东北解放后,这名日本专家却一直留在实验场,还带着一帮中国学生从事海藻栽培研究,尤其是1954年曾呈奎教授创造海带施肥法,使大连、烟台、青岛的海带养殖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

  1956年,国家水产部提出“养捕并举,发展水产”的方针后,决定将海带养殖技术推广到全国沿海各地,并先后在大连、烟台举办海带生产观摩会,还成立了全国海带育苗委员会。翌年开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联合组织的“海带南移”科研组进驻我市南麂岛,将北方苗种在南麂海域进行人工裁培。专家们日夜奋战,呕心沥血,于1957年底获得成功,6台毛竹筏架的海带喜获丰收,彻底地打破了南方海域不能养海带的陈规。

  养海带刮起一阵“共产风”

  海带“北苗南移”的成功是我国海洋开发技术的一大突破,此时,正值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举国上下掀起国民经济建设新高潮。中共温州地委认为海带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做出了“要多快好省地发展”的决定,并要求1958年冬,放养面积达到25万台。随后又成立了“海带养殖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书记挂帅,农工部长当副将。接着,又先后组织1000余名渔区干部与社员分赴大连、青岛参观学习。1958年7月,又选派500余名水产干部与青壮渔民参加在大连举办的全国海带育苗技术培训班。这期培训班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出成果的做法,由我国著名藻类专家曾呈奎、吴元超、刘恬敬等亲自授课,并在大连黑石礁建立苗种繁育基地,学员们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成果。至11月共培育出海带苗近10亿棵(株)。

  苗种基本解决了,关键是生产资金如何落实。当时我国仍处于“一穷二白”的状况,不像今天由银行贷款,政府专项拨款扶持。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充分发动群众,以“党委发号召,全民齐动员”的方式来解决。

  于是,家家户户变卖家具、畜禽,踊跃支持的群众运动在沿海渔区蓬勃掀起,其场面十分感人,特别是那时竭力宣传“加快步子迈入共产主义”,使人民群众仿佛觉到共产主义天堂就在眼前,还有什么东西舍不得呢?不少姑娘、媳妇拿出了自己陪嫁的金银首饰(耳环、戒指)、手表等。当养海带需要棕绳,一时缺货,妇女们纷纷剪掉自己心爱的长辨子,编成绳子夹海带苗,同时成立了不少“三八海带队”,与男人们一样,驾舟摇橹、斗风战浪,顶起了“半边天”。淳朴的渔民把准备盖新房的木材、毛竹献出来,老大爷、老奶奶们把饲养的鸡鸭、毛猪,甚至大黄牛都交出来。平阳魁里公社(现属苍南马站镇)兰二大队社员黄小娥家养了一头牛,亲戚求他把牛卖掉,暂借几百元以解儿子结婚之急,他未答应,听说队里缺少资金养海带,立即把大黄牛贱买,所得500元全部交给大队。一位72岁的老人叫黄开契,打了13年草鞋,好不容易积攒了62元,连孙子结婚都舍不得花一分钱,说是“棺材本”。当动员投资养海带时,他二话没说,连夜把钱全部交给大队,队长不好意思拿,他死活不肯,最后勉强收了50元。还有12位少先队员,自发组织起来上山采松子,卖了10多元也交给队里支援养海带;社员萧万旺老婆生病,舍不得杀鸡补身子,却把两只老母鸡卖了,将款交给大队。瑞安市城关渔业队开展投资献宝活动,当晚就集资了1.25万元。后来有人说这是“共产风”。那时候,群众确实有这种觉悟,就像解放战争时期,广大民众支援淮海战役那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非常火热,正如当时报纸上所说的:群众的积极性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后来,浙江省人委还下文批准,在平阳南麂岛上建立浙江省浅海养殖试验总场,直属省水产厅,以县团级事业单位建制。由一些身经百战的军转干部和“南下干部”担任领导,选址大沙岙,职工111人,并投资112万元,动工兴建海带育苗场,占地40余亩。年计划育苗能力3-4亿棵,当年放养海带1000亩。为了支援南麂岛发展海带生产,驻温海军部队还派出舰艇承担有关设备物资的运输任务。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海带养殖在温州沿海遍地开花。其发展速度之快、群众热情之高、规模气派之大前所未有,激动人心。

  百万巨资缴“学费”

  在海带养殖的热潮中,不仅存在“共产风”,而且也出现严重的瞎指挥、大呼隆、强迫命令的现象,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南麂建育苗厂为赶速度、抢时间,育苗池浸泡不彻底,造成大批幼苗死亡,育苗池漏水,后来全部返工,损失16万元。不少地方海区选择不当,打桩不坚实,发生大量逃架、逃台、逃苗;而且管理不善,发生烂苗、烂菜等,甚至放养时间太短,生长期不足,以至产量不理想,发生严重的亏损现象。据统计,全地区损失达150多万元,这对当时渔区人均年收入仅100多元的渔民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买1.5万吨大米,供6万人吃一年。

  砸锅卖铁发展海带养殖,收效甚微,渔区群众怨声载道,牢骚满腹说“养海带、种紫菜,伤了老命破大财”,有人还编了“顺口溜”:“锡瓶铜盂卖干净,投资海带拼老命,风里浪里一场空,养到头来剩根绳,再养海带难活命……150多万元买个教训,拿当今的话,只不过缴了“学费“而已。可说风凉话的人,一不留神可要倒大霉了,由于那时正在“鼓干劲、争上游、反右倾、拔白旗”,若有人告发,准没好果子吃,轻则扣上帽子,监督劳动,重则就成专政对象,送进大牢,叫你一辈子难得翻身。

  梦醒之后是阳光

  失败的经验尤为可贵,严重的挫折更教人变得聪明。回头看看发展海带养殖所走过风雨历程,广大渔区干部群众开始认真反省,寻求失败的原由与对策。

  首先从领导方式层次上讲,采取大兵团作战,以战争时代“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式来搞经济建设,也许一时奏效,但往往难以持久。干任何工作不能光凭政治热情,猛打猛冲,必须采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要从“狂热”走向清醒,从浮躁转向稳妥,将高调改为平和。

  其次,从生产技术上讲,主要是养殖方法不对头,忽视当地的实际,照搬北方养海带的垂养方式,而我市沿海水质大部分比较浑浊,透明度低,养在水面下层的海带光合作用受抑制,群众称为“一片生长好,二片做孤老,三片命难保”。而且放养时间太迟,头年从大连运来的秋海带苗到了正月结束分苗下海,5月份就开始收割,生长期不足。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科学地提出了“选”(选种、选海区)、“苗”(分苗规格、时间)、“密”(密度)、“肥”(施肥)、“管”(加强管理)、“防”(防逃、防病、防烂)、“革”(技术革新)、“收”(收割加工)八字增产措施后,很快使海带养殖重振旗鼓,东山再起,逐步走向稳定发展的道路。

  此后,南麂浅海养殖试验总场易名南麂海带养殖场,下放给地区水产局管辖,后来又划给平阳县。由于积极推广应用自然光源育苗新技术,成功地培育出海带苗,结束了“北苗南运”的历史,巩固了海带南移的进程与成果。至1972年,海带养殖达到鼎盛期,全市海带养殖面积达1.01万亩,产量突破6000吨,放苗量达2.1亿棵。社员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产量、产值分别比1965年翻了一倍多。

  平平淡淡才是真

  自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渔民生产积极性,渔业产量不断提高,水产品日趋丰富。长期以来“吃鱼难”状况得到有效改变。海带产品需求量大减,加上一些地方海带加工粗制滥造,霉烂严重,含沙量高,以致市场疲软,滞销严重。水产供销公司收购的海带大量积压,严重亏本,几次降低价格,海带养殖又走下坡路。对此,省水产厅决定对海带养殖实行“计划生产,计划收购,计划调拨”,并对亏损企业予以一定的补贴,至使海带养殖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渔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曾经一度辉煌的海带,再也不可能像三四十年前那样吃香了,作为传统的养殖品种,目前我市养殖面积为3000余亩,年产量达4500吨,仍居全省之首,其价格也较平稳,收购价每公斤1-1.5元左右,养民年劳力收入一般可达1万多元。

  历史是一面镜子。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大规模的群众性生产运动已逐渐消失。如今,党中央号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此对当前提高各级领导部门的执政能力也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