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法治文化形成有赖人的力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4:22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端木 审计风暴、环保风暴相继刮起,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法制的框架基本建立之后,“人”就成为推动法治真正实现的最重要的力量。法治的终极目标固然是最大限度地排除“人”的因素,但对于“法制化”的完善进程来说,“人”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推动性因素和建设力量。法治真正成为一种“习惯”和“文化”,不仅要靠法律体系的自我完善
长期以来,我们总有一种误区,认为法律包治百病,出了什么问题总首先想到要建立新的法制进行规范和调整。这固然不错,但是,一个新的问题接踵而来:法律制定了一堆,却相继沦为“摆设”,成了“花瓶”。这证明,没有法制是不行的,但只有法制也是不行的。 有一种戏谑的说法,在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法律。虽然与法制健全国家相比,我们仍不完善,但是这种不完善,绝不至于导致如此的“法律软弱”后果。遍览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哪个领域没有法律进行规范?哪个政府部门在管理时完全无法可依?然而,依然有大批的法律在各种执法机关手中沦为摆设,这才有了“审计风暴”、“环保风暴”,有了两场“风暴”成为新闻。 审计和环保,已经开始成为最能给予公众法律信心的政府部门,其实究其深意,公众真正在意的,并非一时一事的具体案例能否彻底查处,而是这两个典型让人们看到了法治真正得以实践的希望。而同样不可否认,真正推动这种希望在公众心中酝酿的,就是两个当前最耀眼的法治人物,审计署的李金华和环保总局的潘岳。 然而对这两个人物的推崇,又难免让人有另一种担心:企图依靠具体人物的力量推动法制化,是不是国人另一种“青天”情结?我以为,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这种“青天”情结的确是需要警惕的,把法治的希望过多依赖于具体个人的确是危险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法治说到底是“人”的法治,而不是一堆空洞无用的法律文本自己的法治。没有了人,法治就失去了意义。而人的力量、甚至是具体的人物的力量,也是法治成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利用的推动因素。最明显的是某些国家的判例制度,可以说,他们的法制体系,就是踩着许许多多由具体法官宣告的判例筑成的砾石之路走来,这其中,难道没有人对法治的宝贵的推动作用吗? 我们所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承认并重视具体人物的积极作用,但又不完全依赖这些“青天”,甚至对他们本身也充满“理性的怀疑”,并始终将其置于法律监督之下。在鼓励、支持、监督、怀疑和鞭策的重重作用下,对他们寄予推动法治实践的希望。 如果进一步扩展开去,这个“他们”,也就不止是李金华、潘岳等个人,而是他们背后所有有志于推动审计监督、环境保护事业,有志于推动法治实践的公民。一切可以发挥积极力量的公民,都是推动法治实践最重要的“人”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