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春季高考将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12:01 光明网

  记者 冯华

  曾经一度吸引考生的春季高考,近两年来发生了变化:内蒙古和安徽省已停止招生考试,北京市进展状况不够理想,只有上海市运行良好。春季高考何去何从?将引起人们的关注。

  北京市、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试行春季招生考试制度以来,缓解了高考竞争压力,为学生提供了多次入学机会,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对于考生而言,每年的春季高考无疑为夏季高考的落榜考生增加了一次报考高校的机会。但是,从近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春季高考渐趋冷清,在目前全国4个春季高考试点省(市、区)中,内蒙古2004年已停止招生,安徽省前不久也宣布该省2005年春季高考正式取消,目前只有北京市和上海市还在进行当中。

  北京: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

  与夏季高考的热闹场面相比,今年北京1月15日开场的春季高考显得冷清。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介绍,今年春季高考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原本计划招生1542人,可今年春季高考只有1466名考生报考,与去年2261名考生报考的情况相比,报考人数显然减少了许多。

  据有关人士分析,招生学校层次和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不断下降,是今年春季高考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今年春季招生本科招生计划数只有300人,而参加招生的高校中缺少重点大学和名牌院校,自然对考生缺乏吸引力。

  其实,细细观察近几年北京春季高考报考人数,不难看出北京市春季高考的变化情况:从2000年开始试点以来,报名人数从2000年开始到2003年,一直呈上升势头,2004年报名人数出现突跌现象,今年春季高考招生报名人数较往年相比,继续下滑,所以有媒体称2005年春季高考在北京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去年14所学校招收春季考生时,民办高校占了一多半,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8所高校退出招生。而今年招生院校不仅降至10所,而且本科招生计划数继续减少,其中民办学校占了6所。同时另一方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视:2005年夏季高考教材内容可能有所变化,一些原本想通过参加春季高考为夏季高考“模拟演练”的考生改变主意“收兵退场”。

  上海:民办院校和低分学生双赢

  北京市春季高考招生冷冷清清,而位于长江以南的上海市却颇为红火。去年年底不被众多本科类院校看好的春季招生,让上海市民办院校兴奋不已。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院、思博学院、托普学院3所民办高校首次春招,成为历年春招中民办院校招生数量最多的一年。

  据有关人士介绍,由于一直存在招生上的弱势,致使民办高校对每次招生都不敢怠慢。首次参与春招的3所院校,拿出了自己的热门专业。思博学院推出的是计算机软件和国际货运与报关这两个专业,工商外国语学院则是商务德语、商务韩语等4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目前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尽管考生和家长对民办学校存有疑虑和偏见,但是专业设置的新和热,吸引了不少考生前往报考。

  另一方面,录取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考生。今年上海市教委除划定本科报考资格线外,高职(专科)院校的报考资格线是放开的。从已公布的分数线来看,民办院校的最低录取资格线下降了许多。有关人士认为,春季高考招生是民办院校确保完成招生计划的时机,也是低分考生进入大学的一次机会。

  从报名情况来看,上海市各招生院校生源较好。比如,工商外国语学院计划招生160人,报名人数为240人;思博学院招生计划数为70人,报名人数为180人。不仅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实际报考人数都相应地增加了不少,而且参加春招的院校也由去年的10所增至13所,其中7所本科院校,6所高职专科院校。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统计,报考总人数达到8926人,比去年增加了35%。实际录取报到人数2253人,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因此有人称,200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招生学校与考生双方满意指数都较高。

  争鸣:春季高考将何去何从

  试行3年,主要面向历届考生的安徽省春季高考,曾经一度吸引过考生。今年为何要取消?据安徽省招办有关负责人分析,春季高考实行3年来,适当地缓解了安徽省的高考压力,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但由于安徽省春季高考招生主要面向历届考生,参加招生录取的院校主要集中在省内或边远地区的一般院校,尤其是招生的专业多为冷门专业,希望报考的考生又往往对这些专业缺乏兴趣,致使报名人数逐年减少。所以,安徽省决定2005年正式取消春季高考。

  与此同时,今年北京市春季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度减少,致使春招录取率高达68%。针对这一现象,有关人士认为春季高考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即招生学校和专业比较少,本科招生计划数又太低。如果把春季高考比作一个产品,那么供货渠道(学校与专业)和销售渠道(生源)都受到了限制,而这两个因素还互为因果:越是没有好的学校或专业,就越没有人报考;生源越枯竭,就越没有学校愿意招生。

  有些教师的分析较为客观。他们认为,设置春季高考的初衷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为高考落榜生和社会青年提供了一次报考高校的机会,缓解了升学和社会就业压力。但相对于夏季高考和成人高考来说,劣势一目了然。在生源上,它无法与众多应届毕业生参加的夏季高考比肩,在教育手段和收费上,又远不如成人高考灵活。因此出现考生报名却不参加考试、考中却放弃上学等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春季高考遭到“冷遇”,似在情理当中。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等教育在发展,教育的覆盖面在扩大,学校和考生都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已试行多年的春季高考招生制度何去何从?是取消还是保留?抑或是加以改革?将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2日第6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