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墓再次神秘被砸 省市政府已关注此事(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02:10 现代金报 | ||||||||
名人灯箱 村民在墓前围观 村民称拓林小学是日本人资助的 芳名塔再次被砸后多了道裂痕 前天本报现场目击了被砸毁的王直墓,同时也采访了当地的很多群众。昨日下午5时左右,记者再次前往王直墓,发现当地群众一改前日有问必答的态度,对记者退避三舍。记者还在现场发现王直墓旁边的芳名塔似乎再次被人砸过。 电视台采访 村民态度迥异
记者赶到墓地的时候,发现南京一家电视台的3位工作人员正在现场采访,该家电视台的3位工作人员是记者在两天采访中遇到的第一家现场采访此事的电视媒体。 3位电视台工作人员在与记者聊天中称,他们在南京采访了郭泉之后,就赶到歙县采访现场了。 与前一天本报记者采访时当地村民无人关注的情形不同,看到有电视台在王直墓前采访时,村民陆陆续续围了上来,不管记者如何询问,他们都不愿意向记者透露任何信息。一位稍微大胆的王姓村民告诉记者,“不敢说,这几天看到天天说王直的事情,觉得很严重”。经过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再三请求,王姓村民还是接受了电视台的访问。 以下是这位村民和南京电视台记者的大致对话。 电视台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以前知道王直这个人吗?” 村民:“在日本人来修墓之前,我们谁都不知道王直(该村民的这句回答与本报记者前天采访的其他数位村民的回答不一样)。” 记者:“现在知道王直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村民:“坏人。” 记者:“知道日本人为什么要给王直修墓吗?” 村民:“听说日本人把他当神。” 记者:“这个墓是怎么修起来的,你知道吗?” 村民:“听说是政府允许的吧,政府不允许,他们日本人不敢来修呀。” 记者:“有日本人来祭拜这个墓吗?” 村民:“没看见有日本人来祭拜,不过有日本人来看这个墓,我们当地也没有人祭拜王直。” 记者:“你觉得这个墓应该修吗?” 村民:“不应该,因为他是坏人。” 这位村民在墓地旁边接受采访的时候,另一些村民一直提醒他不要多说了。 二探墓地 芳名塔再次被砸? 昨日本报记者再次返回墓地时,让记者意外的是,“王直墓”好像又被人砸了。 前天在现场采访时,本报记者仔细数了地上稍微大一点的碎青石有4块。昨天在墓前记者却发现地上的碎青石多出了两块。经仔细观察记者发现,芳名塔上边和左边的镶边青石条,都被再次砸掉一些,而且上边的青石条不但被砸了一些,还多出了一条裂痕(据记者目测裂痕长约10厘米)。记者调出前天拍摄的现场图片,与现场对比,发现芳名塔看上去似乎被人重新砸过。 是谁再砸“王直墓”?在采访中,很多村民都表示不知道,“谁在意那个墓呀,我们不知道。”还有一位村民笑着说:“还真有不少人恨这个人呀!” 村民透露 王直曾上名人灯箱 在接受电视台采访中,一位村民无意中告诉记者“政府曾把王直与黄宾虹相提并论”。记者随后赶到歙县练江大桥,发现在桥两端的引路两边,均立着歙县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画像,名人画像被做成灯箱状,有清代考据学家戴震、清代经学大师凌延堪、主张用纸币来代替传统货币的清代大臣王茂萌、鲁迅笔下的勇士“刘和珍君”、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等,约有40人。在桥上走了几个来回,记者并没有发现王直和黄宾虹二人的“名人灯箱”。 “王直灯箱”哪去了?记者从该桥附近的歙县电信局门卫室的一位老同志那里获得了答案。老同志告诉记者:“以前的名人灯箱中确实有这么两个人,后来被拆掉了。主要是这座练江大桥要整修,桥上的名人灯箱有些就被拆掉了。” 与这位老同志回答一样,该桥附近一家小面店的老板也是这么告诉记者的,他说得更详细:“‘名人’里有王直这个人,从北往南过桥,王直的头像在右边!拆掉名人灯箱可能是修桥的原因吧。” 黄山外事办 省里已关注此事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黄山市政府大楼。在市政府外事办办公室里,记者发现,该办公室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很关心“王直墓”的事情。 外事办:黄山市高度关注此事 虽然关心,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均表示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我们主任到合肥出差去了,关于这件事情我们普通工作人员不能接受采访”。 而记者从一位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处获悉,安徽省外事办也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省外事办已经打过电话到市里了”。这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黄山市相关领导也高度关注这件事情了,该领导已经给歙县作了一个批示,至于批示的具体内容,该工作人员不愿意透露。 记者下午出现在黄山市委宣传部一个办公室里的时候,发现该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和歙县宣传部门的相关领导通电话,“把你们整理的王直相关材料传到市里来”。 相关专题:日本人为明代民族败类立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