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守望春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03:26 山西新闻网

  春节很古老,古老的就像蒙尘的文物;春节又很年轻,年轻的每一次过节都好似新的一年刚刚开始。今天的春节早已失却了以往以“农时”为主题的春节的意义。从前,春节只是农忙之后的休整,是辛劳了一年的人们享受劳动果实的节日。而今,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春节已逐渐淡化了时令的意义。

  远看,春节是中国民俗的集大成。祭灶、扫尘、送年、守岁、贴挥春、扎彩子、挂门
钱、“抢头炮”、赶庙会等民俗细节数不胜数。在春节的传承过程中,因为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有的民俗慢慢消失了,有的民俗慢慢变异了。民俗这种来自民间,传承于民间,规范于民间,又深藏在民间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上的精神力量,归纳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又在习惯中进行着自然的传承,并因此而形成人们共有的民俗观念和民俗习惯。

  近看,春节是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负载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而且,被厚重的人文伦理色彩长期浸润。并因此成为不可以简单替换或随意改变的生活方式。人是群居社会的动物,不论对精神和物质有多少种欲望,最终寻求的还是与心灵归宿互相吻合的精神愉悦,而春节正是具有了这种功用,才得以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春节就如娘胎里带来的胎记,成为全世界华人共有的民族情感的标识,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最不容易彻底改变的传统。不管我们在现代社会里享受了多少科技文明,也不管春节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消失或丢弃了多少传统,其中许多有价值的民俗片段始终像金缕玉片一样连缀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春节以其独特的时间优势,在冬去春来的时候,让人们借着天时地利,举行各种年节仪式,密切亲情,协调关系,放松身心,享受传统民俗的悠闲、自在。而从经济社会的视角看,传统的春节同时促成了无限多的商机,让花钱的人和挣钱的人一样高兴。

  当然,春节作为变革中的传统,必然存在着许多继承和遗弃。封建迷信的意识应该逐渐淡化,铺张浪费的观念应该尽快革除,繁琐耗费的礼节应该尽量减少。但春节里祭拜祖先、团聚亲友、休闲娱乐等健康有益的传统民俗却应该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民俗文化是中国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民俗文化为主形成的节日的祥和气氛,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很多时候焦虑并孤独着,忙碌并功利着,当春节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驿站时,人们的心灵可以在此得以休整和放松,从精神上得到补偿。春节世俗、喧闹,却不乏温情。忙累的人们不论这一年过得多么惊心动魄、多么平淡无奇、多么得意或失意,想想快要到来的春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心境还是应该让人们振作起来,高高兴兴的过一个春节。毋凡(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