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真实谎言:牵出绵延的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04:13 山西新闻网

  父亲坠沟身亡,母亲瘫痪在床,15岁的陕西少女宋彩玲为了不影响刚参军的哥哥,家中的巨变对哥哥只字未吐,将家庭的千斤重担独揽在自己身上,如此困境使她几次面临退学。阳泉电视台对外部主任张跃平辗转得知这一消息后,用他手中的笔和肩上的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了宋彩玲的故事,从此,宋彩玲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之后她与张跃平却失去了联系。

  2005年1月23日,在本报帮助下,已经大学毕业的宋彩玲终于与正在北京的张跃平再次
取得了联系——

  不幸的老区人家

  1996年春节刚过,这一天,陕西省吴起县周湾镇姚口者村的宋文山家小院内,围了不少乡亲,他们是来为新兵宋文山送行的。宋文山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普通农民,母亲一直多病,比自己小4岁的妹妹宋彩玲还在上初中,看着挥手作别的家人和乡亲们,宋文山在心中暗下决心,到了部队,一定要努力训练、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军人。

  25天后,从儿子参军的喜悦中刚刚回过神来的宋父想到女儿的学费还没有着落,便带了家中的土特产品,到吴起县城去卖。“女儿的圆珠笔芯该用完了,何不趁进城给她买点。”想到这儿,宋父又到集市上去买来了一大把笔芯。为了节约几元的车票钱,宋父没有舍得坐车,而是趁着夜色往家赶。但,不幸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患青光眼的宋父因视线不清,掉入沟中身亡。

  本来就有病在身的宋母看到走时还健健康康的丈夫,回来时却变成了一具僵尸,还没说话,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宋彩玲闻听噩耗,赶回家中,母亲已瘫在了床上,慈爱的父亲则躺在地上,手中还紧紧握着那一把圆珠笔芯。

  15岁的宋彩玲爬在父亲的身边,哭得死去活来。擦干眼泪,回头却又是瘫在床上母亲那无望的眼神。听着乡亲们“赶紧给你哥拍电报”的劝说,年少的宋彩玲才从突如其来的塌天大祸中回到了现实,“不,还是先埋人!”宋彩玲果断地说。

  在乡亲们帮助下,宋彩玲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安顿好瘫痪在床的母亲,才开始想怎么向远在千里服役的哥哥说家中的突变。这位15岁的少女仿佛在一夜之间成熟了。她不想影响哥哥服役:出事时都没告诉他,现在更没必要了。宋彩玲含泪谢绝了乡亲们的好意劝说,决定把这件事一直瞒下去。

  坚强的军人妹妹

  父亲的后事,是乡亲们一家一家凑钱帮她处理的,以后,重病的母亲还得伺候,家中的鸡、猪还得喂,田里的农活马上也该开始了。该怎么办?安顿好母亲,她独自一人来到学校。她要退学,支撑那个残破的家。然而,老师不同意。此前,宋彩玲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努力下,学校减免了她的应交费用,同学们主动捐钱帮她购买了书本、学具。乡亲们听说了她的打算后,也纷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苦度生活。

  “爸爸,家中一切都好吗?是不是母亲的病情又加重了?”“妹妹,爸爸、妈妈他们身体怎样,你的课程紧张吗?为什么几封信了,不见你们的回音?家中究竟出了什么事,我好着急……”一个多月过去了,在部队上的宋文山寄出的几封信均不见回音,他着急了。

  第一封信来的时候,宋彩玲正顶着现实和内心的重重矛盾,处理着一件件家中的不幸。以后一段时间,她无数次拿起笔,把家中的不幸一一写下来,可一封封信写好后,宋彩玲又含泪一一压在了席子下,将那份思念和苦痛深深藏在了心底。

  “哥哥,初到他乡的生活还习惯吗?最近的学习太紧张了,而父亲又由于眼神不好,不便写信,原谅妹妹回信太迟。妈妈的病好多了,爸爸则靠卖粮的钱,买回几只山羊,到你回来时,咱家的羊就育肥了,爸爸说,到时候,用羊肉迎接你……”违心的谎言伴随着泪水滑落,为了不让哥哥发现,宋彩玲写信时,用先前被泪水打湿的信纸挡在了眼镜下,又重新再给哥哥写信报平安。一周后,重庆某部军营内,宋文山读到了妹妹的来信,心中涌起一股温暖。可他哪里知道,远在家乡年少的妹妹,此时正替躺在炕上的母亲换着屎尿布。

  宋彩玲家离她所在的学校有五六里的路程。为了能够又照顾家又不耽误学习,每天凌晨四点宋彩玲就起床,给母亲穿衣服、服药,然后到灶前生火做饭,其间还要再去院中喂猪、喂鸡。等饭好了,她先喂母亲吃,再给母亲把中午的饭放在身边,然后带几个凉馒头作为自己的午饭赶往学校。下午下学,宋彩玲又急忙一路小跑回到家中,给母亲换屎尿布,给饿了一天的猪、鸡喂食。晚上,安顿母亲睡了后,宋彩玲才挑灯开始做功课,此时往往已是深夜。

  谎言背后的辛酸

  “哥哥,你可知道家乡的妹妹有多苦!爸爸不幸去世了,妈妈又瘫在了床上,学校新学年的费用又该交了,我不知道该到哪儿去借。妹妹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孩子,可是,我只希望有一个平安的家,健康的母亲,这个要求不奢侈吧。可就这,上天为什么也不能帮妹妹实现呢……”母亲熟睡了,爬回炕上,宋彩玲又一次开始给哥哥写信了。

  真有些受不了啦,她该是把一切告诉哥哥,让他来帮自己分担些苦痛的时候了。可写着写着,宋彩玲又停住了,像多少次的写信一样,她又将这封没有写完的家书小心地压回了炕前的席子下。很快,她又拿出了几张崭新的信纸,忍着泪水在上面重新写道:“哥哥,这个学期,我考得不错,又得了班上的第一。爸爸知道后,非常高兴,还特地卖了一只羊,拿出其中的几元钱奖了我。妈妈的身体比前一段更好了,医生说,再服几服中药,就彻底好了……你在部队的生活怎样,可别苦自己。部队是所好学校,你有空别忘了学习,争取努力考个军校,咱家就有希望了……”

  第二天凌晨,宋彩玲起得更早了。安排完一切,她带着写好的信到了学校。一进教室,班主任老师便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县里举办数学比赛,她又被选上了,让她赶紧准备,下个月的1号去比赛。课后,宋彩玲黯然找到老师,说自己不去了。她连正常上学的钱都没,到县城连吃带住下来最少也得几十元钱,她出不起。听到这儿,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孩子,近一段,你的课程已落了不少,你可不能灰心。有什么困难老师帮你解决,你就只管好好学习吧。”

  一个月后,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一天,老师又叫住了宋彩玲,把一封厚厚的信给了她,她一看就知道又是哥哥的。好不容易等到放学,宋彩玲赶回家中,等处理完家务,她才有时间打开了那封贴身装着的问候。但刚刚读了几行,她傻眼了:她的去信,正说到了哥哥的心上,哥哥马上给她回信,说他也正好有报考军校的想法,只是报名、资料费等就需要300多元,可他攒下来的津贴才不过100元。“家中不是卖羊了吗?能不能给我寄点钱来……”

  天哪!200元?自从父亲去世后,为了生活,她向邻居、亲戚们能借钱的地方都借过了。卖了羊?自从母亲病倒后,家中连一根羊毛都舍不得卖呀。可冷静下来,她又不得不再次给哥哥回了信,让他先向战友们借点,“家中的汇款马上就寄出”。她得让哥哥安心服役,至于钱,她再想办法。第四天,宋彩玲走出了县里的数学竞赛考场后,没有与同学们一起去逛街。一个人走在繁华的县城街头,宋彩玲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快!快!谁献血呀,病人急需要血!”正走到县医院门口,宋彩玲忽然听到一位中年人的呼叫。“血,对!卖血!”宋彩玲灵机一动,想到了挣钱的办法,可是,人家急需血,但不知给不给钱。“顾不了那么多了,救人要紧。”宋彩玲没有再多想,赶紧走上前去。

  看着这么一位年轻的姑娘,中年人真有些不忍心,可是,主动来献血的几个人检查完,却只有她的血型相符。医生们进一步检查后,给宋彩玲作了登记,开始抽血了。抽完血,中年人拿着几张百元钞走过来。宋彩玲一数,整整700元。含着泪向中年人道谢后,宋彩玲赶紧趁天明,给哥哥寄去了400元。

  “哥哥,又过年了,父母惦记着你,又让我给你写信了。因为你参军,今年春节,村里人来拜年的人更多了。这个年,我一下子收了几十元的压岁钱……”春节刚过,宋彩玲趁着开学前,又开始给远方的哥哥寄去了问候……

  就这样,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宋彩玲给哥哥寄出了60多封专报平安的家书。看似轻松的平安信,让在部队的宋文山获得了极大地动力,很快,他便凭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当上了班长,并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7年初夏,一位同乡的老兵回家探亲,宋文山托他替自己回去看看父母及妹妹。宋彩玲不在,她的母亲躺在炕上,将家中的变故哽咽着告诉了儿子的战友。听着阿姨声泪俱下的哭诉,这位老兵泣不成声。回到了部队,他立即把这一切告诉了刚刚从训练场上下来的宋文山,又背着宋文山向部队领导作了汇报。部队的领导震惊了,他们立即特批宋文山回家探亲半个月。

  多方寻找张跃平

  这是一个周末,宋彩玲安排好母亲,赶往田间干活去了。中午时候,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时,她怔住了,这是哥哥吗?我不是做梦吧?回家时顺手采来的猪草撒了一地,见哥哥正扶着母亲在炕上喂饭,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已扑在了哥哥的怀里泪雨纷飞……在部队的关心下,宋彩玲一家的生活有了些好转。一年后,宋文山退伍,回到吴起县城,在街头开了家餐馆。家里的生活算是有了新的希望,但此时宋彩玲的母亲却不幸病逝。2000年9月,宋彩玲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财经学院。

  2001年春天,阳泉市电视台对外部主任张跃平辗转听说了宋彩玲的故事,他特地赶到西安,用3个月的时间,详细记录了宋彩玲的故事,并分上下两集摄制成“十六大”献礼片《真实的谎言》,第一次将这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一时间,爱心如潮,宋彩玲,一个苦难的陕西妹子的经历引起了山西、陕西乃至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宋彩玲因此被授予“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大学生”、“新时代的好军妹”等称号。

  宋家兄妹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变化。奖金、捐款逐渐帮助这个外债累累的家走出了困境,帮助宋彩玲走过了四年大学生涯。为表示对张跃平的感激,宋彩玲每年都写信给张跃平,而工作繁忙的张跃平一直没有回信。从2003年起,宋彩玲与张跃平失去了联系。随着大学毕业的时间一天天临近,宋彩玲有一个心愿———她想与当年帮助过自己的山西导演张跃平见一面,当面向他说一声谢谢。

  2004年7月,宋彩玲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安财经学院毕业,后来,通过公务员考试,她顺利进入了陕西省延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做会计。工作有了着落,宋彩玲寻找张跃平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她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我们能帮她找找张跃平。

  为帮助宋彩玲完成这个心愿,本报记者专程赶到阳泉,不巧的是张跃平去北京出差了。还好,记者得到了张的联系办法。2005年1月23日,在本报记者的帮助下,宋彩玲终于与正在北京的张跃平通了电话。这一刻,宋彩玲再一次泪如雨下:是你和社会上无数的好心人帮我走过了人生最不幸的时光,以后,我要努力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帮助那些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本报记者任俊兵(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网络编辑:徐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