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信息化 成都人健康的又一道屏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6日06:1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报告!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今日发现两例发热门诊病例。”昨日,坐在市疾控中心11楼“疫情数据监控室”里的工作人员王成扫了一眼面前的电脑屏幕,决定立即把这个新都区报告来的新情况告诉4楼流行病科室的杨大夫。最近关于“流脑”的报道很多,中心的人员对发热这种门诊病例加倍留心。庆幸的是,根据数据分析,没有任何异常波动。

  从乡镇社区一级基层医疗机构到省、市疾控中心,普通传染病疫情24小时内完成报送
,每周进行一次分析报告;重大疫情实时报送,随时分析。这么高速的效率在“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送处理分析系统”没有建成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一个旧系统下疫情报送的案例:1月26日,某乡卫生院诊断一例传染病病例,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该院防保人员1月27日寄出;2月1日,该县疾控中心收到邮件,进行审核;2月10日,审核工作完成,微机录入报告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当日上报省疾控中心。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完成疾病报告,并在邮件寄送没有任何差错的情况下,该疫情从确诊到上报省、市疾控中心大概需15天的时间。

  2003年的SARS疫情的暴发暴露了我国应急机制中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滞后。2003年8月,四川省委指示成都市要在四川省率先建成覆盖到农村乡镇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体系。

  目前,成都市“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送处理分析系统”已经建成。我市已投资1600多万元完成相关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培训信息管理及报送人员3300多人次,完成了770余个包括各类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疾病信息报送点的建设。这个系统具备了法定传染病、性病和艾滋病、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腹泻病例、发热病例以及突发疫情现场处理信息的网上直报、数据分类、汇总统计和分析处理等多项功能。不仅大大提高了报送疫情的速度,而且基本杜绝了错报、漏报、重报等现象,准确率大大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的腹泻、发热监测模块,慢性病监测模块,突发疫情现场信息收集模块在全国独一无二。

  成都市的疾控信息化建设因此一举进入了全国最先进行列,从上海、深圳、沈阳等全国各大城市前来取经的同行也络绎不绝。但真正受益的还是一千多万成都市民,在重大疫情面前,拥有了这套高端的现代化武器,政府应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大提高,决策指挥的及时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迅速增强,在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成都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本报记者张元龙实习记者 李微敖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