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瞧瞧咱山西的年风俗(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03:06 山西新闻网
  每逢春节,老百姓张灯结彩,喜迎又一个新春的到来。年复一年,过年几乎成了劳作了一年的他们休息的驿站。

  春节,是老百姓最乐呵的时候,也是各地民俗文化争奇斗艳、大放异彩的时候。这不,本报记者走乡串户,采撷到一组各地百姓喜迎佳节的场面。从中,我们在体会不同地域浓浓年味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山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解,同时也被他们的达观、善良和坚韧一遍遍感动着……

  晋城篇:八音会:圆百姓红火梦
瞧瞧咱山西的年风俗(组图)
八音会

  “听说李雪健来晋城了。”1月30日上午10时许,一见面,张文林先说了这么一句。“为演赵树理,他来这儿学八音会来了!”这位在晋城市城区建设路社区担任党支书的汉子非常喜欢八音会,关注与八音会有关的任何事情。

  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疾苦的著名作家赵树理受父亲的影响,从小经常参加农村自娱自乐的“八音会”,并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很大影响。除精通八音会外,赵树理还对打板鼓、上党梆子也极为拿手。对塑造人物形象一向严谨的李雪健,自然不会对这些生活细节有丝毫怠慢。来到晋城后,一头就扎到下面体验生活去了,这其中当然少不了要学八音会。

  提起以前八音会演出时的盛况,55岁的张文林说起来滔滔不绝。婚丧嫁娶、祈福庙会,与老百姓有关的事情,都要请八音会助兴。乐手们身穿长袍马褂,脖子上插着写有本会名字的三角小旗,走村过寨,观众人山人海,场面很是壮观。如果百姓遇到在曲牌节奏上铿锵有力的演奏队伍,想过去,就需要整整一天时间。因为这样的乐手演奏,每到一处,人们都要拦住表演。

  八音会虽然在山西和内蒙古等地民间都普遍存在,可张文林觉得还是上党八音会地道,技高一筹。1990年5月,高平八音会参加山西民间艺术团赴京汇报演出,曾获中国文学贡献奖。今年1月初,央视春节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从全国魅力城市中专门选出长治、吉林、烟台、绍兴、大理等5座城市,录制民俗文化节目,长治之所以被选中,栏目组就是冲着当地的八音会来的。

  据老张介绍,八音会据说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脱胎于唐代乐舞和宋金对戏,形成发展于明末清初。“八音”是中国古代对民族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竹、木、匏八类。八音会乐器有文、武场之别,文场主要有唢呐、笙、箫、竹笛和胡琴等;武场则突出大鼓、大锣、大镲、梆子等,以吹打为主,弦乐为辅,文武皆备,配合默契。高亢激越的打击旋律,佐以舒缓有致的说唱,粗犷豪放,别有韵味,深受群众喜爱。

  现在八音会也走向了市场,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乐团也非常多,每个社区或村里都有一个以上的八音会乐团。

  说起何为“八音”,张文林觉得,如今的人们已经改革了传统的八音会演奏方式,已不再是以前的唢呐、二胡等民族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在民乐基础上融入了西洋乐的元素,比如他们的乐器中就有架子鼓等。“这样音色就更能吸引青年人了。”现在就有不少青年人加入到俱乐部,要求学八音会。他们演出的曲目既有传统的曲牌,也有现代的流行歌曲,真是中西合璧,古今一体。现在,张文林参加着一个名为“圆梦”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成员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大多是他的中学同学。他们说,出去演出,完全是公益性的,绝对不能挣钱。从去年12月俱乐部成立至今,他们已经参加了3次公益性演出。

  这两天,张文林等人每天在一起吹吹打打,忙活着排练。因为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二,晋城市“煤运杯”八音会大赛将进行为期5天的擂台式角逐,“圆梦”作为代表城区的队伍,将在大赛上一展风采。

  本报记者李吉毅

  大同篇:唢呐吹响“八大套”气势恢宏过大年
瞧瞧咱山西的年风俗(组图)
吹响大唢呐

  在阳高罗文皂镇杨家堡村,滑银山也算是个人物了。他唢呐吹得好,曾经吹到了华盛顿,因此还收了3个洋徒弟,在当地造了个很轰动的新闻。他的家里除了各种各样的吹打乐器,还有许多式样不同的奖牌和奖杯。又要过大年了,这方圆几十里闹红火,可少不了滑银山。平日里,农忙的乡邻们难得听一回“八大套”,可这大年上,他绝对是受追捧的“星”。

  “咋过年?旺火摊子吹打鼓子,这是咱晋北农村的民俗文化嘛。”1月31日,面对记者的造访,滑银山来了个很“文化”的开场白。“年三十晚上垒好旺火,交夜的时候点了。绕着旺火,一家人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接着大家就操起家伙,哇啦哇啦地开了场。”提起过年,滑银山似乎很快就进了状态。他的大女儿和儿媳也在,听着老爷子在“海”侃,脸上都泛起笑容。“她们都会,都能上场。”老滑说。“这唢呐声把鞭炮声‘淹’了后,村里人就聚过来了,大家当然是冲着‘八大套’来的。”说到“八大套”,老滑更加兴奋。“我这八大套曲,什么‘将军令’‘水龙吟’‘大雁落’,专家们都说是中华民间音乐瑰宝,这可是祖上传下的,别家没有。”气势恢宏的大唢呐,雄壮激昂的八大套,旺火的焰苗里闪动着一张张笑开了花的脸……好一幅古朴祥和的乡村年夜图。听着听着,记者便向往起来。
瞧瞧咱山西的年风俗(组图)
平定迓鼓敲起来

  “不光是这,我大(阳高方言:爸)一正月也不闲着。”大女儿在一旁帮着腔。“先是村里自己闹红火,场面上支起鼓,第一个出场的就是我大。这时辰,媳妇姑娘们也顾不上穿得花哨,争着往里挤,大小伙子起着哄,孩子们就更别说了,那简直就是他们的天下。”

  老滑悠然地吸着一支“过滤嘴”,年的味道就挂在那浅弯着的笑纹里。“我们这一带,红火不光在自己村里闹。各村各镇组织的文艺队要互相串着拜年。如果不巧两班人马在路上碰了头,那就有看头了,大家不吹打个高低出来就不罢手,最后,都累了,就圪蹴下来互相看着大笑。”辛苦了一年,乡亲们难得好好轻松一下。老滑说,想到这儿,他就吹得更卖力。

  村里闹完红火,滑银山还有一个大任务。市里每年都有八音会,作为压轴人物,老滑得去。“那时,各县区的民间吹打乐高手们都来,都带着绝活给大家表演,就在大同的红旗广场。市里人平时看不到这玩意儿,那几天看的人,海了。”这时,老滑的儿媳妇插了一腔:“有很多人都是冲着我大去的,有人说我大的八大套曲,这首像江河一泻千里,那首像骏马奔腾草原,能耐得很。”“过年嘛,大家都是个高兴劲,我老头子不过给大家助助兴罢了。”老滑很谦虚。

  本报记者郭斌

  大同篇:迓鼓、塔火:平定百姓过年大菜

  说起正月里的阳泉哪里最热闹,当首推平定。而在平定百姓的心目中,打迓鼓、垒塔火,如同春晚,是过年必需的“大菜”。

  1月30日一大早,西郊村51岁的郝崇俭就起了个大早,叫上儿子跟他去打迓鼓。与此同时,65岁的赵克明也到了村委会楼前的空地上。不多时,村里20多名老老少少手拿鼓、钹、云锣等,开始演练。策划兼导演赵克明对记者说:“每到腊月,俺们就组织村里的男女老少打迓鼓,然后从正月十三开始,到县上和市里表演!”

  就见他们的迓鼓阵形千变万化,时而长蛇阵,时而四连环,通过阵形的变化和锣点的伴奏,错落有致。尤其是演员背插镶白边的三角旗、胸挽八宝绳花和女角两颧绘制的梅花造型,给人奇特和肃穆的感觉。排练间隙,祖孙四代都打得一手好迓鼓的郝崇俭告诉记者,每逢年节、赶庙会,迓鼓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节目。经过不断加工,现在平定武迓鼓的表演时间为8分钟,着力表现北宋末年朱仝上梁山的故事,成为当地元宵节闹红火的重头戏。1988年,整理后的《武迓鼓》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1990年5月,还获得了中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金奖。

  在平定,还流传着一句民谚:“耍十七、闹十八,十九起来灰塌塌”,说的就是元宵塔火。这几天,在平定县张庄镇开饭店的于秋铭,正忙着准备烧塔火用的炭块:“俗话说,火烧十年旺。这烧塔火就是图个吉利、热闹!”请教了平定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李文元后,记者得知塔火是平定特有的习俗,亦称“棒槌火”。一般是在每年元宵节的前三天开始准备和进行。每当这时,平定县城内城外的街道上,所有朝街的门口,都要盘起一座塔火。塔火的点燃,一般在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烧红的塔火红焰鲜亮,气氛热烈,象征新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为什么平定有烧塔火的习俗,而且延续多年,至今不衰?李中义老汉对记者说:“传说当年女娲娘娘在县城北面50里的东浮山上,发现了煤,然后用煤来炼石补天。俺们把烧塔火看成是对‘女娲补天’的一种纪念。”

  本报记者霍雪飞

  迓鼓是阳泉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分为“文迓鼓”和“武迓鼓”。文迓鼓集说、唱、舞、打为一体,说白为方言,合辙押韵,诙谐幽默;武迓鼓源于古代祭祀仪式,编列人分别持鼓、钹、云锣、小镲,边奏边舞,有固定的队形名称、曲牌以及敲击法。

  塔火是用黄土和泥与砖垒砌成高约一米五,用木棒槌钻成圆孔形状,通常一炉火每天要装近二百斤炭块。点燃后,火苗从无数个圆孔里喷出来。塔火的顶部用黄泥做成猴、虎等生肖造型,或用生铁铸成宝塔、元宝等造型。

  长治篇:年俗辉映魅力城
瞧瞧咱山西的年风俗(组图)
  正月里来是新春,纯朴的上党人民丰富多彩的闹新春年俗活动开始了。大街小巷,盏盏花灯花团锦簇,幅幅剪纸栩栩如生。大红灯笼挂起来,门前的旺火垒起来,对联窗花贴起来,形态各异的面羊蒸出来,绚丽的铁礼花打起来,锣鼓唢呐响起来……前不久,借助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摄制组拍摄魅力长治年俗文化的机会,记者在长治县南宋村亲眼目睹了这里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的年俗文化。

  铁礼花:火树银花不夜天

  夜幕降临,记者在一处宽阔的场地上看到,一个两米高的生铁炉上,上百公斤废铁正在高温加热下渐渐熔化成了沸腾的铁水。十几名壮实的汉子,将火红的铁水倒入一土制容器内抬到树下,只见打铁礼花的汉子们头戴草帽,光着肩膀,双手紧握木板,各自舀起铁水朝树顶部猛力击打出去,流星般的铁水在树枝的“阻击”下迸散开来。只见朵朵“金菊”凌空绽放,犹如一道道金色的瀑布从半空中飞泻下来,把夜空点缀得更加璀璨夺目。伴随着嘭嘭啪啪的打击声和人们的喝彩声,一簇簇“金花”凌空绽开。此起彼落,构成一幅幅奇异的焰火图景。

  四景车:精妙绝伦独一家

  这可不是一般的车。独木成辕、麻绳代钉是它最大的特点。高13米,要四头牛和160个人同时拉,试想那是怎样的一种场面!瞧,四头大犍牛,百余名壮汉拉着13米高的四景车过来了。比碗口还粗的辕、一人高的车轮、肥壮的牛、牛一样壮的汉子……只见远处尘土飞扬,吆喝声中,四头大犍牛牛眼一瞪,牛蹄一蹬,牛头一低,牛背一弓,庞大如山的四景车在阵阵锣鼓声和唢呐声中,气势威猛地向人群突奔而来!在头扎红绸布,身穿黄色服装的百余名壮汉的簇拥下,巨大的车轮辗过封冻的大地,如滚滚春雷唤醒人间,煞是壮观。

  “迓鼓”“傩戏”:台上台下齐应合

  “迓鼓”“傩戏”浓墨重彩,古风淳朴。看吧,壶关的“迓鼓”队伍过来了,这宋代传下来的表演形式本是古时迎迓所用,它有着独特的大鼓、拍板、锣、镲等打击乐器,有着独特的节奏,也有着独特的服饰和表演模式。这显现着浓郁宋代遗风的表演活动如今已成了人们寄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美好心愿的载体了。队伍里有神仙、妖怪,还有戏曲表演中的各种花脸,他们神态各异,手持不同法宝,踏着鼓点,有节奏地跳动,就像天上的神仙大聚会一样,别有一番情趣。

  几近绝迹被人们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看上去更像是一出大反串。你看,这边台上一幕“关公斩华雄”荡气回肠,那边充满现代气息的歌舞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忽然间,这边“关公与华雄”手拿兵器从戏台上打到了戏台下,瞬间在一片厮杀声中又打上了那边的舞台。刹那间,古代与现代合力交融。台上台下,齐声吆喝,锣鼓声、欢笑声响成一片,整个戏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当又一个农历鸡年到来时,在上党这块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长治,正以特有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她的魅力!

  本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武朝晖

  所谓四景车,缘于它有四景。一是一根独木棒辕套两头大犍牛;二是用一根牛角杆和三个木犋环环相套承驾辕头;三是第二节的主木架构,不用卯不开榫,用麻绳上下捆扎紧固;四是第二节主木架构上端和第三节主木架构下端相接点,不用卯不开榫,而是用四条麻绳上下捆扎固定。不同的是不用人扛,而是车扛,用一辆古代战车似的独辕车,车上装有亭台楼阁,低的四五米,高的可达十几米,桩上全是真人表演,以4头牛或6头牛拉着表演。

  朔州篇:踢鼓秧歌耍起来
瞧瞧咱山西的年风俗(组图)
踢鼓秧歌

  “咚咚———咣———嚓———”,随着老师傅口中的鼓点,几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扭动腰肢,舞动着手中的彩扇,舞姿妖娆。这是朔城区西街踢鼓秧歌队1月31日正在排练的一幕。

  “虽说离过春节还有些日子,但是得早点培训!”西街踢鼓秧歌队队长田茂盛对记者说。

  朔州踢鼓秧歌是我国民间舞蹈的一枝奇葩,它融舞蹈、武术、戏曲为一体,内容主要是表现北宋末年水泊梁山英雄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英雄事迹。因为它体现了边塞文化的内涵,生、旦、净、末、丑样样齐全,花而不乱,外松内劲,别具一格,在山西的众多秧歌艺术中脱颖而出。去年10月,在榆次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民间艺术节,朔州踢鼓秧歌以一个7分钟节目“李逵救宋江”一举获得银奖,被列入山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省级试点项目之一。

  据田队长介绍,踢鼓秧歌在朔州十分普及,是老百姓热情参与的民俗文化项目。朔城区大一点的村子村村都有秧歌队。

  朔城区缘何成为踢鼓秧歌的发源地呢?田队长说,相传梁山好汉董平被辽兵虏于大黑河,因反宋志向一致而被释放,途经朔宁府(今朔城区)时和当地群众一起编演文艺节目,所编的节目均取材于梁山好汉的故事。因这种艺术形式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所以深受百姓喜爱,久传不衰,流传至今。

  “瞧,那个小伙子的动作已经很到位了。”田队长指着一个正在排练的小伙子介绍。小伙子正想让队长给指点指点,重新做了一个“备马出征”的动作,只见他先做了一个拉马的姿势,“搬鞍上马”,“啪”地一甩马鞭,那个利索劲儿好似梁山好汉再世,田队长高兴得连连竖着大拇指称好。西街踢鼓秧歌队是朔城区公认的表演水平较高的一支秧歌队,现有250多名群众演员,五六个老师傅负责带队排练。每年正月十一、十二、十三到老百姓家中拜年,十四、十五、十六上街表演。“晚上围着几丈高的大旺火扭,往往要扭到深夜12点。那场面热闹啊,全区的30多支秧歌队在赛呢!”“在以唢呐为主的乐器伴奏下,男女演员身穿着艳丽的戏装,好像又回到了宋朝,豹子头林冲、赤发鬼刘唐就在你面前行侠仗义……”田队长说到这里,似乎已沉醉在秧歌艺术中。

  本报记者梁保忠

  朔州踢鼓秧歌:朔州踢鼓秧歌以民间舞蹈为主,男角曰“踢鼓”,女角称“拉花”,男女角同时登场。男角舞蹈由武术演变而来,以大小洪拳为基础,大洪拳立势刚强,打一拳七步难防,以稳健为主;小洪拳“连串飞脚定四平,斜行鹞步逞英雄”,以灵活取胜。拉花的表演,集中了戏曲、武术、民间舞的健康、抒情部分,灵巧、奔放、活泼、优美。

  踢鼓秧歌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推陈出新,基础表演程式积累了一百多种,节目由小场子的单人表演“备马出征”,一男一女两人表演的“单凤朝阳”,一男二女表演的“双凤朝阳”,两男两女的“双挂印”,一男四女的“落帽”,直到十余人至三十余人以至百余人的大场子,有“偷营”、“战汴梁”、“智取铁锅门”、“满天星”、“杀四门”等八十多个节目。
瞧瞧咱山西的年风俗(组图)
崔大妈捏花馍

  运城篇:花馍捏出幸福生活

  晋南地处黄河中游,土地肥沃,温度适宜,是我省粮食生产基地,据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生产小麦的晋南人便有着捏制花馍的精湛技巧。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捏制花馍技艺不断变化,已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景观。

  夏县的花馍在运城一带很有名气。1月31日(腊月廿二)下午,我和夏县文化馆的一位朋友来到南大里乡古垛岑村走访。村干部樊玉成把我们带到一家农舍:“这位崔大妈今年86岁了,从小就喜欢捏花馍、剪纸花,她手巧,心好,在这一带左右邻村很有名气。马上就要到春节了,肯定更忙了!说不定不在家。”

  没出村干部所料,崔大妈一大早就被叫去到别人家捏花馍去了,我们只好再去找她。当找到崔大妈时,看到这家土炕上有四五个年龄不同的妇女都围在案板四周捏花馍,大家有说有笑,气氛热烈,好不热闹。一团团白面在他们的手中翻来覆去,左捏右挑,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造型。仔细端详那花馍,个个造型生动,五彩缤纷。线与面、点与块、塑与画、拙与巧的结合与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对我们的到来,崔大妈似乎视而不见,她只顾埋头捏花馍。但那满头银发,告诉我们她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旁边的人告诉我们,老人家耳朵已经聋了。“崔大妈,我们是山西晚报的,想采访你。”当我们说明来意时,崔大妈却说:“什么,你们找我玩的。”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弄清我们的来意后,崔大妈说起了她捏花馍的历史:她13岁就学会了捏花馍,15岁就给别人做童养媳,虽然那时生活苦些,但这门手艺一直没有丢,这一捏就是70多年。现在年龄大了,但每逢过年过节,大家都找个不停,好在现在手脚都还灵快,还能为大家再捏。

  崔大妈的一番讲述使我们看到她老人家身上那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美德。其他几位妇女说,她们都在崔大妈的亲手指导下学会了捏花馍。崔大妈脸上爬满皱纹,微笑始终挂在脸上,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着花馍:枣花馍、枣山馍、枣蓝馍、金罐馍、银罐馍……她说,大年初一是最隆重的节日,吃什么馍都有不同的讲究,吃枣蓝馍、金罐馍、银罐馍象征着新的一年收成好,吃了枣山馍说明新的一年幸福如山,财定粮丰,福寿安康,合家欢乐……看着样式不同、花样繁多的花馍,听着崔大妈安详而平静的叙述,我们感受到春节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一个个花团锦簇的花馍,不就代表着农民的美好生活、幸福生活吗?

  本报特约撰稿人吕乃成(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网络编辑:白云飞 赵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