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杭大运河摆渡人的最后春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03:51 都市快报

  细雨连绵,滴答的水声伴随着轻轻的摇橹的吱嘎声。昨天傍晚近5时,天色已经发暗,桐乡乌镇浙月村九里亭渡口摆渡人———今年51岁的张雨顺送走了最后一批乘客,“今天共有40多个人来坐船,一共赚了20多块钱吧。”张雨顺开始盘算一天的收成。

  这些天,在京杭大运河桐乡段摆了十多年渡的张雨顺和合伙人沈炳泉,时不时地往100米远的九里亭大桥的工地上瞅一瞅,张雨顺说:“快了,还有一个多月吧,桥造好以后,我
也要放下自己的老本行了。”

  那座大桥的建成,将改变浙月村的命运,给村民过往通行提供方便,甚至还可能吸引外来的投资,但是也改变了九里亭渡口两名摆渡人的命运,明年的春运村民将不再坐船了。

  渡口春运:一趟不超过14人

  昨天,一个寒风刺骨的阴雨天。在乌镇九里亭渡口,一只破旧的铁板船静静地泊在岸边。

  早上不到7时,张雨顺就来到了渡口,有些惆怅地蹲在船头。这时来了五六个村民,说要去对岸讨回挖树苗的工钱。5米多长的铁板船载上了5辆单车,在张雨顺摆动摇橹击水时,几个村民悠闲地立在船上,看着京杭运河上繁忙的来往船只。河的对岸是江苏省吴江市桃源村,运河宽80米,来去一趟10分钟左右。“这是我最后一个春运了。”这些天,张雨顺碰到同村的熟人,总要唠叨上这一句。

  从今年2月3日开始,张雨顺的春运就开始了,“那些在吴江打工的村里人,都回家过年了。”张雨顺算了一下:春运期间要比平时每天多上几十人。

  “春节期间来去探亲的人也多。”张雨顺说,元宵节一过,就要送人出村了,而春运也结束了。春运期间为了安全,他还给自己立下规定:摆渡一趟绝对不超过14人。

  55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上世纪50年代初,浙月村有了这个九里亭渡口。“我奶奶当时就在渡口上面摆渡了。”张雨顺祖上三辈皆以摆渡为生,在当地是有名的“摆渡世家”。

  上世纪80年代末,30多岁正值壮年的张雨顺,从年过六旬的父亲那里接过摇橹,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成为第3代摆渡人。

  80年代末,每次摆渡只要5分钱,现在每次5角钱。遇到有村民没带零钱,张雨顺就记下账,等对方到他家开的小店里买烟时再把钱扣下。

  河对岸的吴江有一个叫“阿义”的骨伤科医生。“水平好得不得了,摔伤了啊,骨头有问题啊,都能看好。”经常有人从桐乡、嘉兴、上海等地赶过来,通过这个渡口去“阿义”那里求诊。每当这时,张雨顺总是把浆摇得飞快。如果是半夜出急诊,他也总是有求必应。不过,张雨顺至今没有在船上装上马达。“我喜欢摇船的感觉。”他说。

  京杭运河是四级航道,来往都是大吨位的船只,船泊一经过,小小渡船就要颠几颠。而九里亭渡口55年无重大安全事故,这是对他们祖孙三代手艺最好的褒奖。

  最后摆渡人的未来

  2004年,桐乡市为了浙月村村民出行方便和安全,在离渡口100米的地方,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大桥,并于今年3月底正式通行。

  “这是桐乡最后一个渡口了,以前几个渡口都撤渡建桥了。”桐乡港航处一人士说。

  面对即将正式通车的大桥,张雨顺感情复杂:他还记得,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最多有400多人来坐船;但是,大桥的开通,的确方便了两岸村民,他们再也不用一大早就在渡口等候过河。

  以后怎么办,张雨顺说他打算外出打工,“听说村里的人到对岸做小工,挖一天的树苗就可以拿到60元,这比我摆渡好多了。”

  虽然未来还未确定,但是他说:“今年春节,从初一开始,我和沈炳泉还是要摆渡,否则大家出门不方便了。”

  流水湍湍,3月,京杭运河上的船还将川流不息,但是河上将少两个熟悉的身影。

  (黄子秋 都市快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