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统节日还剩下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09:48 宁夏日报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人们都要挂灯笼贴春联,亲戚朋友团圆团圆。但这些年来,不少人感觉过年越来越没味道了,这“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

  事实上,现在不仅连春节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大年”,年味越来越淡,就连其他的传统节日,也面临着不大不小的尴尬。如中秋、端午、重阳等节日,自古以来都在国人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多少诗词曲赋讴歌过,可是,它们现在遇到
的境遇却是,在与西方的“洋节”的对垒中败下阵来,被众多年轻人,继而是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冷落。就连一些成年人,似乎也开始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而把本国的传统节日抛置脑后。单就今年而言,元宵节还没到,就有人说今年的汤圆一定斗不过巧克力,商家的广告攻势是一波又一波,搅得年轻人现在就蠢蠢欲动,一些成年人也着实想趁机浪漫一把。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不难发现,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就在于,多年来我们的传统节日往往给人们越来越多难以承载的负担,而所挖掘出的文化内涵却少之又少。当然,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角还是我们自己。就拿春节、端午、中秋这几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来说,人们脑海中关于过节的概念,似乎除了吃就是吃,“文化”的氛围也好像演变成了一种“吃”文化。从吃年夜饭、吃粽子、吃月饼到商家节日期间轮番展开的商品大战,无不是围绕一个“吃”字展开。春节还要加上购年货、大扫除,走亲戚、串朋友,请客送礼给“压岁”,沉重的负担搞得人无法提起过节的兴趣。试想,它又能有什么魅力去吸引人,让人们去喜欢它?

  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氛围的缺失不同,虽然圣诞树、鲜花、巧克力等东西看似不起眼,但却让不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理由和方式轻松地参与其中。无可否认,这种个性化,灵活而又有活力的气氛,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底蕴”,这也恰恰是“洋节”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有自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而传统节日这一民族独有的文化记号,随着岁月的流逝融入了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不能任由传统节日逐渐“流失”。然而,要保护传统节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仅仅像某些专家学者所呼吁的那样,把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并不可取。而是要反思,在传统节日人们最需要什么,在现代社会,要思考如何保护和发掘传统节日文化,使之被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

  现代经济可以创造强势文化,但创造不了积淀深厚、历史悠久的传统。只有让更多的人乐于参与到节日的文化活动中,了解文化产生的源流,传统节日才不会“失宠”。人民只有在广泛参与和积极创造中,年才能越过越有味。(贺姗姗)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