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农耕文明的“年味”必将淡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8日08:02 新桂网

  这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找不到“过年”的气氛和感觉。这种怀旧式的疼痛折磨着一些热爱旧年的人。于是,各种“年味捍卫战”打响。2月7日的新华网就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杭州在2月8日至15日间举办传统民俗意蕴浓郁的新春庙会,以捍卫传统“年味”。杭州不过是一个缩影。在神州大地上,不知有多少地方在进行着类似的举动,以挽留逐渐消逝的“旧年”。但这种“捍卫”真的能挽回我们渐次失去的记忆吗?能满足我们对旧年的怀恋吗?也许吧。但“年味”终究会在社会的前行中慢慢消逝,即便这种消逝带给了我们痛楚,令我们无
限留恋,可谁能抵挡得住它的步伐呢?春节,本来就是一种民俗。它是我国长期农耕历史的产物。“年”是什么?从语义学上解释,“年”的本义是收成、年景、丰收的意思。在古代,中国人把五谷丰收叫“有年”,大丰收叫“大有年”。后来,庄稼收割完了,要过一个庆丰收的节,这个节就被称为“年”。另外一种解释是,“年”是一种怪兽,它在春节时期来到,人们贴春联、燃爆竹、敲锣鼓、闹红火等喜庆活动,是为了驱逐这种叫“年”的怪兽,后来过“年”作为一种节日保存下来。这两种解释,既有对自然界赐福的感恩,又有对自然界不可知的敬畏,但不管是哪种解释,里面都烙上了农耕文明深深的印记,带着浓浓的乡村气息。问题就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农村逐渐集镇化,“农耕文明”亦日趋式微。我们可以想像,一种失去了依托的民俗能长久存在下去吗?如果能,它还能够原汁原味吗?成人们对于“年”的怀念,很大意义上是对于旧时岁月的一种留恋,它包含了人们对童年生活一种不可及的向往。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作用,现时的“年”与旧时的“年”在成人眼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再者,过去由于物质的贫乏,过年时往往能吃到好东西,但是现在物质空前丰富,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享受到过去“过年”时才能享受到的东西。这种情形下,保留过去的“年味”自然就成为了人们的“痴想”。“年味捍卫战”表达了人们对旧年一折三回的留连,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工业文明渐渐占住主流地位,民俗正被不断“修正”,此种情境下,“年味”能“捍卫”得了吗?我不表示乐观,但我对“捍卫”旧年的人们表示敬意。至少在情感上,我也对旧年有着难以遏止的怀念。广西周吾梧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文化频道联合实施的一项民俗调查显示,在有关春节的一些老习俗中,49.9%的人表示自己过节期间会“放鞭炮”,48.5%的人表示会“给晚辈压岁钱”,只有17.7%的人会“烧纸摆供祭奠祖宗”,16%的人愿意“写对联、福字”。相反,一些新民俗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同。76.7%的人会在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52.9%的人表示自己会给家人送上一份礼物,还有18.2%的人把自家的年夜饭摆在了饭馆里(据《中国青年报》2月7日报道)。

  作者:周吾梧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