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好想在自己老家过大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8日08:34 南方日报

  人物 郑利玉

  档案 单亲母亲打工供两个儿子读大学

  郑利玉,今年43岁,梅州人。去年5月24日,本报以《孪生大学生走出土砖房》为题报道了温培锐、温培钦这对双胞胎兄弟的故事,父亲为了他们积劳成疾而逝世,母亲郑利玉在
广州打工,凭微薄的工资撑着让他们读书。报道见报后,多位热心人用各种方式向这个不幸的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最难的学费问题解决了。这个熬过一个关的三母子,这个春节怎么过?新年他们有什么打算?一见到兄弟俩充满青春气息的脸,我们倍受鼓舞地期待着答案。

  母亲:花钱买药也觉愧疚

  几个星期没回去看母亲了,温培锐和弟弟却没有想回“家”的意思。当我们随兄弟俩来到番禺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家”就是他们母亲郑利玉所在的饰物作坊的员工宿舍,属于她的地方只是双层床里的一个床铺。“家里没有睡的地方,我们回去拿了生活费就赶回学校。”温培锐说。说是“回去”,其实对于这个飘荡在广州的三口之家,母亲所在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

  郑利玉身材矮小,皮肤枯黄而干燥,见到我们,她还是一脸高兴,张罗着找凳子让我们坐,又连声感谢我们的报道帮了他们一家,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喉咙不行。

  “喉咙老是发干,有时候话都说不了。”她说,声音有点沙,去年六七月份,她就感觉喉咙不对劲,挨到不行了去找医生,说是声带小结,要长期吃药。但这药喝得她心痛:“15块钱一瓶,2天就喝完了。”郑利玉伸出两个手指,摇着头说,现在她也就赖着,一见好就停药,等又难受了再吃药,因为花钱吃药是件很愧疚的事。

  每个月500元左右的收入,郑利玉自己最多只留50元,剩下的全给了儿子。这点零用钱除了买生活用品外,只够每天早上花5毛钱买个馒头充饥。但郑利玉觉得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去年工厂在芳村,住的地方阴暗潮湿,白天都要开着灯。现在她随工厂一起搬到了番禺,房子亮堂多了,这让她很高兴。虽然是七八个人挤在20多平米的狭小空间内,但这种集体生活让她有了聊天对象,不用再孤独地沉浸于对儿子的想念。

  孩子:有事总想自己解决

  母亲说话的时候,兄弟俩静静地坐在身边,特别是讲起父亲带病劳作,弟弟温培钦的脸微微涨红了,手用力地把弄着旁边凳子上的杂物,似乎想把它扭断。

  相比起去年采访的时候,兄弟俩的性格好像完全调了个儿。上次显得含蓄的哥哥温培锐变得大方热情,接人待事的得体连我们都不禁赞叹。他跟我们说,上学期他当上了学校的羽毛球协会的会长,协会有几十号人,他和几个干事要负责到学校旁边的羽毛球馆联系场馆,定时训练。“有比赛,都是我们协会的人代表学校去参加。”这位“领导”侃侃而谈,去年在南海举行一个比赛中,他和弟弟的双打组合就代表学校出战,取得了名次。

  至于寒假的生活,温培锐早就计划好了,通过学校,他找了一家超市的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小时5块钱。他跟我们算了一笔账,除去春节三天假期,一个寒假下来,可以赚1000多块,这对他们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而上次性格开朗的弟弟温培钦在我们面前反而有点寡言少语了,只是隐隐约约跟我们提起助学贷款的事。原来,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亲就一直犯愁,但是他就跟母亲说现在大学都有助学贷款,会渡过难关的。但是大一的时候由于相关证明没有办齐,他没有申请到贷款。现在大二的他期待着学校的贷款通知。

  【内心独白】

  只望儿子毕业后找份工

  郑利玉说,去年春节,母子三人就是在番禺一个亲戚家过的。虽然亲戚很热情,但总感觉不好。听说温培锐春节期间要在广州打工,郑利玉也不打算回老家了,她说:“我过意不去留他一个人在这里。”

  另一方面原因是来回的路费太贵。郑利玉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家三口回去的车费每人200元,回来是250元,算下来就是1300多元,这笔钱够两个孩子两个月的生活费了,她实在舍不得。况且回家后母子三人只有一个房间,一个厨房,还是留在广州算了。

  失去了顶梁柱,母子三人相依为命,步步前行。对于未来,温培锐和温培钦兄弟很乐观,他们希望毕业后能够留在广州或去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发达地区找份工作,好尽快让劳累的母亲从繁重的生活压力下解脱。

  郑利玉则说自己会一直打工供两个儿子念书。如果他们能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还要打工帮他们还贷。“只希望儿子毕业后能够找份工作,能养活他们自己就行,我不需要他们操心。”这位随子漂泊在外,新春佳节都不得返乡的母亲盼望着不久的将来,一家人可以在自己家里,团团圆圆地过个春节。

  【记者手记】

  好心人给他们带去了希望

  这是去年5月24日本报报道,引发多位热心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3年,温培锐和弟弟温培钦双双考上了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哥哥就读环境保护工程专业,弟弟则在模具设计系。巨额学费如山般摆在这个脆弱家庭面前,母亲犹豫了。经兄弟俩一再恳求,母亲才咬着牙同意他们来广州读书。温培锐说,当时想哪怕是申请助学贷款也要去上大学。

  令一家人感到高兴的是,他们的情况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些好心人还为他们捐了款。

  哥哥温培锐从口袋里掏出随身带着的一张小纸条,上面记录着所有给他们捐过款的好心人的姓名、住址和捐款金额。”一位惠州的阿姨给我们寄了1万元,说什么也不肯留下姓名;大埔县妇联3000元;鹤山市刘阿姨2000元;博罗县人民政府300元;东莞一位老师寄来了200元和一本励志的书……”开学在即,这及时到来的1万多元钱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也给这两个求知若渴的孩子带去了希望。温培锐记得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他说是这些好心人的爱心把他们兄弟二人从梅州老家送到了省城广州,送进了大学。

  得知他们的情况后,学校给温培锐发放了300元补助,弟弟温培钦则得到了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整理老师的办公室。

  本报记者 张蜀梅 实习生 杨智昌 陈良军

  图:

  工具模型的焊接工作虽然辛苦,但两个上了大学的孩子成了郑利玉的希望和骄傲。吴粤 摄

  这是去年5月24日本报报道,引发多位热心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