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吸毒劳教者首次回家过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8日13:41 法制晚报 | ||||||||
今天是大年三十,人们都在匆匆赶着回家团聚。其中,还有本市5名吸毒劳教人员和百名服刑人员,他们被批准回家探亲。心理学专家建议,在他们离开“大墙”前,可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其更好地与社会接触。 本报讯 (记者 赵暖芷)今天上午,5名吸毒劳教人员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出北京新安劳教所大门,成为全市劳教系统首批春节放假回家探亲的劳教人员。
去年6月份以来,新安劳教所设计制定了一套“团体心理咨询”戒毒模式,通过各种心理游戏、心理测试循序渐进地对吸毒人员进行科学矫治。1月初,心理矫治顺利完成。 据新安所的副所长庄许洪介绍,对于这次放假回家的人员,他们不准备跟踪。他们回家后到当地派出所报到、每天下午向劳教所电话汇报情况、三天假期完毕按时返回接受尿检等行为,全凭自己自觉。“看看他们抵制毒品诱惑的能力,也恰好是检验矫治结果的机会”。 据了解,在没有干警看管的情况下,让吸毒型劳教人员回到社会上,完全自由地和家人过节的情况,在本市劳教历史上还是首次,在全国劳教系统也很少出现。 春节可回家过年的劳教人员条件 入所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未受过处分并且得到减短劳教期的奖励; 所犯罪错放假回家后在当地不至于引起公愤; 家属有具保条件,并且能负责按时接送劳教人员出所、返回; 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吸毒型劳教人员必须执行劳教期三分之二以上,才有可能被批准放假回家。 专家建议 回家过年前 心理辅导别落下 今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告诉记者,“大墙”内的人回家过年前可以接受简单的心理教育。 “这些人进入社会,周围的人可能会以防备、敌视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他们很可能无法得到尊重,而导致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许燕教授分析说。 许燕教授建议,让“大墙”内的人在出来前接受一定的心理辅导,告诉他们社会可能产生的态度,并请他们站在市民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鼓励他们不气馁,用自己的行为改变周围人的看法。 文/本报记者 饶沛 相关新闻 两百犯人 春节回家三天 此政策已实施近十年 多数罪犯表现很好 除了吸毒劳教人员,本市今年春节期间还有近200名服刑人员被准予离监探亲。 回家先学发短信 在女子监狱的26岁服刑人员王婷(化名)今天早上被家人接回去过年。7年前,她因违法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王婷告诉记者,她早就开始盘算从初一到初三下午这宝贵的三天时间该怎么过了。 此次回家,除了陪陪父母,“我还想学学发短信。”王婷说,自己入狱时寻呼机还“时髦”呢,而现在手机都换了好几代了,趁这次回家的机会多学点新鲜东西。 春节探亲有条件 王婷的管教队长陈警官说,王婷能得到春节回家的奖励,与她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据介绍,在服刑期间,王婷除了认真遵守监狱的各项监规纪律外,还是女监文艺队的成员。能歌善舞的她也因此得到了许多表扬和奖励。而且,到今年王婷已服刑7年,超过其13年刑期的一半,符合享受春节离监探亲的标准。 除了已执行一半以上有期徒刑这个条件外,认真服法、改造表现一贯好,以及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离开监狱期间不会危害社会等都成为离监探亲的条件。 每天下午 电话汇报情况 记者了解到,根据司法部《罪犯探亲和特许离监规定》,今年,北京市各监狱有近200名服刑人员像王婷一样被准予春节临时离监探亲。他们将分两批先后在年三十和初三晚上回家3天。 对于这些离监人员,除了要每天下午4点打电话回监狱汇报一天的情况外,其他行程全凭个人自觉,监狱没有任何监控手段。 以往回家罪犯 表现多良好 据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自1985年第一批犯人离监回家过年以来,北京市监狱系统已有5000余名罪犯在春节期间回家过年。 据了解,这些罪犯在家过年期间绝大部分表现很好,有的还因拾金不昧而受到人们的赞扬。 记者了解到,与外界社会的近距离接触也刺激这些罪犯能够更加积极地投身改造,争取早日回家,真正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文/本报记者 赵暖芷 摄/本报记者 田宝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