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家情浓除夕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9日09:52 海南日报
  开栏的话琼州宝岛,历来为族群杂居、文化交融之地。不同类型的族群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既形成某些共同的特性,更积淀了自身独特的民俗风情。节日是民俗文化的大展台,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春节更是如此。为全面反映宝岛各族群春节期间五彩缤纷、魅力十足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和辞岁特色,本报特派记者深入黎家、苗家、回家、疍家、农家、渔家、侨家的普通家庭,共度传统佳节,并以记者们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推出《春节海南民俗七日》系列报道。悠悠琼州,气象万千,盛世景况,喜庆祥和,愿我们精心采编的这组报道,能为读者诸君增添节日的愉快,打开一扇了解琼州大地多姿多彩民俗文化的窗口。
农家情浓除夕夜(图)
  大年三十,在陈义栋家,家人在吃团圆饭前喜气洋洋地燃放鞭炮。本报记者 张杰 摄

  暖暖的阳光轻轻照在门楹,刚贴上的春联被映得分外红艳,家家户户飘出醉人的酒肉香味,村道上不时响起急急的脚步和车轮声。万宁市郊的后涧村,到处飘落着浓浓的年味。

  下午3点整,陈义栋老人带领全家准时祭祖。大屋中间,正梁底下,一张四四方方的八仙桌被擦拭得油光锃亮。桌上已一字排开祭祖的大盘小盏:大公鸡、五花肉、米饭团子、酒盅,还有槟榔、野山葱、筷子、香烛台、煤油灯。老人取出香烛,就着煤油灯点燃,插在香烛台上。随后,老人脱下鞋子,膝盖顶着鞋子跪拜在地,开始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祖仪式。此时,成群儿孙围伫四周,静静守候这虔诚的时刻。

  按当地习俗,年三十的祭祖仪式分两轮,一轮是祭拜远祖,一轮是祭拜逝去的至亲。第一轮仪式结束后,一家人将八仙桌来个九十度大转弯,横面直指大门口,桌上的大盘小盏也打乱重排,紧接着第二轮祭祖仪式。最后一道程序是烧纸钱,看着红红的焰苗在屋里窜动,老人绽开了山菊花一样的笑。

  海南农村的年夜饭,其实从上午就忙开了。一大早,一家人就开始张贴春联、挂红桔、打扫卫生。贴春联是有讲究的,顺着正梁的两面墙壁分别贴着“和睦家庭添富贵,福寿齐来合家欢”,而屋内的侧梁、房顶、墙角也写满了一家人的心愿———“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新春大吉”等。匆匆吃完午饭,一家人顾不上休息,开始杀鸡宰鱼,忙碌着下午的年夜饭。

  下午四点,村子里的年夜饭就开始上桌了。农家的年夜饭别有风味,每道菜都蕴藏着深深的寓意:水芹是祈望全家一年勤勤劳劳,长粉丝暗指日子细水长流,马鲛鱼表示年年有余,野山葱寓意大吉大利……

  今天,陈义栋老人格外高兴,在城里工作的两个侄子都携妻带子赶回来过年,十几口人坐了满满两大桌。杯盏交错间,一家人乐融融地话起家常,一年工作和生活的得意或失意,尽在轻轻话语间。亲情和笑意,担忧与希冀,顷刻洒满了小小的屋落。

  老人今年77岁,祖祖辈辈都住在后涧村。20年前,一家人仅靠几亩薄田和菜地度日。每近年关,老人都得夜里摸黑走上几里地去拾猪粪牛粪,给菜地添肥,好赶在节前摘了卖。从地里到集上要走三四里路,为了换回一点年货,老人不知在这条路上挑了多少担菜。年三十,农家人饭桌上唯一的奢侈品就是一块五花肉。1986年,老人的儿子陈兴吉到万城觅生计,后来做了大米生意,日子渐渐好起来,还在城里盖起了一座小洋楼。每到年关,年货全由儿子一手操办,再不用老人操心。老人逢人就说,“这年是过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了!”

  酒酣耳热间,夜色已渐渐逼近。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要飞奔出去放烟花爆竹,妯娌们约好一起话家常。老人和老伴也在家准备晚上的“分化”,等着乡里乡邻上门“走村”。

  “分化”是万宁年三十12点吃斋饭的俗称,意思是在新旧年的交界点迎接财神爷。12点一到,不管在外面窜门,还是在家守夜,一家人都得回到正屋围着八仙桌,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用坚果、苹果、茄子、粉丝做的斋饭。吃完饭,当大家各自散去后,老人和老伴还没有睡,他们把一个个红包摆放桌上,意为“押红”,等着第二天一早儿孙们起身拿走。

  不知哪家先响起了霹雳叭啦的爆竹声,打破后涧村夜的寂静,紧接着一家又一家。绚烂的烟花也不时蹿上夜空,竞相绽放五颜六色的光亮,也绽放农家人对来年的希望和渴盼。

  (本报万城2月8日晚电)

  海南农村的过年

  每年农历腊月廿四,是供奉灶公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供奉“公祖”的香灰炉也要用酒清洗,除去炉泥换上新香。夜晚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送完“灶公”,人们满怀喜悦开始“发市”,把辛苦一年的积蓄掏出来备购年货,如干菜湿菜、春联、年画、门楣、家具、果糖、新衣裳等。在乡下,许多人家都在忙着浸糯米、磨米浆、做年糕,文昌等地方则忙着做米花糖、花生糖,这些糕点做的量都很大,既要自家吃,还要互送邻里。

  腊月三十,家家户户满怀“做年”的喜悦,开始贴春联和门神了。这一天,家家户户杀鸡杀鸭,张灯结彩,大燃鞭炮,祭拜祖先。入夜,不少人还要“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大年初一降临,家家户户燃起入年喜炮,意为“接福迎春”。接着由晚辈向家长叩首、行礼,祝贺老人“添福添寿”,长辈则要给小辈“压岁钱”。

  大年初一是一年之始,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寄有“清净洁白”之意。吃的东西都必须吉祥寓意,如清炒茄子、水芹、长粉丝、豆腐干、生菜……初一至初四朋友互相拜贺,问候平安。初二则出阁女子带丈夫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从初七到三十,村村都有“行符放灯”的习俗。“行符”就是抬“公祖”(木偶)巡村,挨家挨户沿门贴“符”。“行符放灯”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村庄、街道演戏庆祝。有条件的还组织比武、舞狮、舞龙、踩高跷、放烟花等,热闹非凡。(高虹陈超辑)

  作者:高虹 陈超 陈兴章

  (来源:海南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美女财神
怦然心动柔美情怀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