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民党党主席之争态势明朗 王马胜出关键在连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3日09:31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2月13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下任国民党主席竞争态势趋明朗。台北市长马英九、“立法院长”王金平都朝向参选之路迈进,马英九争取党务系统支持,王金平则锁定“立委”系统的动员能量。据指出,不论王金平是否参选到底,马英九都将会表态参选。

  由于党中央拥有制定竞选规则的优势,主办选务工作的现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不论
是否参选,也都对这场选举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国民党正在各地进行党籍总检查,准备在五月间改选十七全党代表和党主席。支持王金平的“立委”认为,王金平可以获得多数本省籍党员的支持,而且,透过“立委”系统可以有效动员基层为其助选。

  但不具名的党务人士则分析,以马英九的魅力和既有的党员结构分析,王马的党员选票约为三比七。不过,由于党中央迄未定出党员投票资格,新党员能不能投票,可能扭转王马的党内实力。党籍总检结果和未来选举办法,将显示党中央能够左右选局的能量。

  国民党“立委”李全教将于二月十四日起发动党籍“立委”连署,劝进王金平参选国民党主席。李全教评估将可争取到至少三分之二、超过五十位党籍“立委”的支持;已有三十名党籍“立委”前天参加王金平在高雄路竹老家的餐会时,公推李全教代表他们发言劝进王金平参选党主席。

  马英九则在过年期间持续拜会国民党大老如前副总统李元簇等,以及基层党工,听取他们对党务改革的意见,同时着手研拟参选政见。

  幕僚指出,不论是否有其它人参选,马英九参选心意已定。之所以尚未确定对外宣布的时间,是因为马英九希望在宣布参选时提出“为何而战”的政见和承诺,全面性的提出一套有关组织再造、党产、政党路线、两岸关系和“国家定位”的看法。

  幕僚不讳言,这将是马英九首度就“国政大计”提出全方位的看法,问鼎二○○八年大位的企图心不言可喻,“马英九正以竞选的心情准备中。” 在正式表态之前,王马两人都采取“尊连”的策略。马英九大年初一就赶赴连战家中拜年,王金平则是在当晚飞奔机场为离台渡假的连战送行。马英九在答复媒体询问时表示,他还没有听说连战仍要继续参选党主席;王金平前天面对党内同志劝进,也是频频以“如果连先生不选我就会考虑”响应。

  不过,私下探询过王金平意愿的李全教已断言:“他会选啦!”李全教分析,党主席和其它政治职位不同,他认为王金平比马英九更能吸引73%的闽南和浅绿选民,也更能获得亲民党“立委”的支持,促成国亲合作。至于民进党人质疑“国会议长”不应兼任党职,李全教则反问:“总统都可以兼任党主席了,为何立法院长不可以?”

  据指出,对于是否参选党主席,王金平阵营也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王金平未来若要寻求大位,必需兼任党主席才能累积足够的能量。以王金平在党内的实力,他也有和马英九一拼的机会;一派则认为王金平毋需沾惹相争党主席的尘埃,而应在目前的优势上韬光养晦,但因马英九的外省人身份恐对国民党未来发展不利,倘若连战不再连任,王金平最好支持第三者出任党主席,包括吴伯雄、江丙坤、吴敦义都是曾被提及的第三人选。

  但吴敦义强调无意碰触党主席问题,他只坚持以党内民主机制改选党主席。为了避免党内中生代相争造成分裂,吴敦义建议有志问鼎者应展现风范,公开承诺即使选输也会力助赢家。

  针对王马两人,吴敦义更以“有王而无马,国民党的走向会很危险;有马而无王,国民党的发展也会少了一大块”,形容国民党的未来端系王马两人的紧密合作,“绝不能因为竞选党主席而造成国民党板块式的分裂。”吴敦义强调,倘若王马相争,公平的党内民主机制将成为化解冲突、促进团结的唯一途径,“现在就要看连先生的了。”他认为,如果连战不再参选党主席,他就要为国民党办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选举,例如,及早明订那些党员才有投票资格、新进党员能否投票,才能为国民党开创新局。

  不过,马家军“立委”吴育升认为,“这场选举一定会是公平的。”因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工,都不可能容许有心人向任何一方倾斜的操作。不具名的国民党高层党务人士强调,迄今为止连战和林丰正的态度都是中立的。(娟子)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美女财神
怦然心动柔美情怀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