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牛博士杨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3日11:38 宁夏日报

  “能掏牛屁股的专家”

  “见过的专家好几茬,但是记下名字的还真没几个,唯独杨奇让人感动!”春节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固原市草原站站长先晨钟这番话,记者决定寻访这位“牛博士”。固原市农牧局畜牧站畜牧师张国坪对记者说:“要说杨奇,就是3天也说不完。”

  见到杨奇,并非是记者想象中戴着金边眼镜、温文尔雅的学者,而是一个有着西北乡土气息、谈吐中透着学识的厚实汉子。他告诉记者:“我是奔着固原的肉牛产业来的。”

  杨奇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祖籍宁夏同心县。亲戚们经常走动,他是听着宁夏的乡音长大的。

  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展肉牛产业已成为固原市从市委、市政府到村民普遍认同的发展方向,然而肉牛的品质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人们。

  2004年3月,杨奇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固原市,担起了全市黄牛冷配改良科技示范的重担。他到固原的第一句话便是:“不要让我闲着,闲着我会觉得心烦。”接下来的十多天,他马不停蹄地走遍了固原市各县区,发现技术人员的水平比他想象的还要差。

  杨奇很快拟定了培训计划,在固原市畜牧站的大力协助下,他一改以往关起门来搞培训的老一套,把教室搬进了牛棚,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现场操作。

  2004年3月22日至31日的10天时间里,他和固原市畜牧站的工作人员风雨无阻,奔波在固原市四县一区及海原县的各个培训点,培训学员179名。为了让每一位学员都掌握,杨奇又进行二次培训,甚至三次培训。

  黄牛冷配,直肠检查非常重要,要用手伸进牛的肛门检查卵泡的发育程度,从而掌握最佳配种时间。隆德县畜牧总站副站长刘燕动情地回忆说:“塑料手套很容易破,杨博士经常是亲手示范,尤其是五六月份,牛吃青草时,稀牛粪经常糊他一腿。”杨奇指着在场的张国坪和其他技术人员,憨笑着说:“他们身上也没少糊。”

  记者在彭阳县草庙乡新洼村黄牛冷配点见到女技术员虎彩虹,她告诉记者:“一开始丈夫很反对我从事冷配工作,总认为一个女人趴在牛屁股后面不雅观。”“跟别的专家不一样,面对那么脏,那么累的活儿,杨博士不仅耐心讲解还亲自动手教我,我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丈夫被她说服了,还为她买了辆摩托车,现在她的冷配服务覆盖了周边7个村子。

  彭阳县古城镇海口村40多岁的老技术员海生成,习惯于开膣器输精,让他掌握具有更多优点的直把式输精技术,困难很大。为了让他完全掌握,杨奇专门从屠宰场买来牛的离体子宫,让海生成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学到哪里……

  在调查中,杨奇和固原市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地域性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一些适龄母牛患了不孕症,母牛空怀周期平均在4个月以上。按照饲养一头牛每天3元的成本计算,村民们为此要蒙受360元的损失。从5月20日开始,杨奇等人对四县一区的每一头空怀母牛和不孕母牛进行了直肠检查,并采取措施实施诱导发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5队,村民摆清俊竖起大拇指说:“杨博士来我这儿3次了,通过改良,现在一头良种牛长到半年,要比土黄牛多卖500多元呢。”

  据统计,经冷配改良后的良种牛,育肥1岁后,市场价格高出同龄土种牛1000元。按2004年冷配改良母牛3.64万头,繁殖成活率76%计算,固原市繁殖成活犊牛2.76万头。仅此一项就可实现农民饲养良种牛净收入2360万元。

  不识路,不记人,只认牛

  杨奇不记路,每到一处,他常会说:“这里我们来过。”但具体地名却不记得。他也不记人,这么长时间,没记下几个名字。但是说起这家的牛棚怎么样,有几头牛、长什么样他一清二楚。

  采访中,每到一处,杨奇总是往村民牛棚里钻。很多人杨奇不记得名字,但大家都认识他。所到之处,村民们都热情地称呼他“杨博士”。在彭阳县椿树岔村,王生贵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县长、乡长不认识,但是杨博士我认识。”

  在彭阳县草庙乡新洼村,杨奇来到村民赵志文的牛棚里,看到棚中一头良种小牛犊,他激动不已。几个月前打死也不相信杨奇技术的村民赵志文,现在羞红着脸站在房后的坡屲上硬是不下来,记者喊了半天,他才走下来对杨奇说:“你简直神了!我算是服了!”。原来,去年6月份,杨奇在检查赵志文家的牛后告诉他,这头牛虽然表现出发情的征兆,但是却已经怀孕几个月了。脾气一向很犟的赵志文打死也不相信,可是两个月后,他家的母牛真得生下一头牛犊。赵志文这次见到杨奇,是既佩服又羞愧。杨奇开玩笑说:“你真是不看广告、看疗效”。

  “我有一个梦想”

  汽车沿着山路前进,杨奇不止一次地望着窗外说:“要是有一天,这些山上全部长满了树木和青草,固原再次出现‘羊群塞道,牛马衔尾’的胜景。当我老了的时候,一定要在这山顶上盖栋别墅,好好享受一下田园生活。”

  在彭阳县草庙乡新洼村公路边,杨奇坐在一个树桩上说:“退耕还林需要后续产业的支持,种草养畜是最好的选择,饲养肉牛则是现代避灾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最好的选择。只有村民们收入高了,不再为口粮而挖掉山上的树和草,才能恢复青山绿水。我现在是用世界上最好的肉牛品种来改良这里的役用牛。我们要通过改良,培育出固原的地方品牌。让人们一说起优质肉牛,就会想到固原”。

  杨奇与爱人和儿子分居两地已经4年了,这4年儿子从一岁长到了5岁。他说:“对于妻子和儿子,我很愧疚。”

  杨奇给记者讲述他永远难以忘怀的一幕:那是2002年的夏天,他正在执行自治区万枚胚胎富民工程,由于实在太忙,他有两个月没有见到儿子了。一天,他事先没有通知家里,便直接来到儿子上学的幼儿园。儿子一看到人群中的他,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水,手舞足蹈地朝老师喊:“老师,我爸爸接我来了!”,刹那间,杨奇心中的愧疚、自责纷涌而来……

  记者采访杨奇的那几天,远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妻子带着儿子来看他。1月9日,妻子要赶回学校上课,匆忙中,她告诉记者:“我尊重杨奇的选择,也许实验室不适合他。”(本报记者王建宏)短评:实验室就在广阔天地间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能称为“博士”的知识分子,一般不是坐在实验室里搞科研,就是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而像杨奇这样放弃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地来到基层,一头扎进“苦瘠甲天下”的宁南山区的博士,实在少见。

  其实细一想,“牛博士”的实验室就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就在黄土高原。身处改革大潮,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当代知识分子不得不面临的抉择。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知识分子的出路就在于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今天,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只有积极投身实践、扎根基层,才能在给百姓带来实惠、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杨奇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方式。他有对贫困山区和人民深切的爱,有用所学知识为百姓做实事的决心,有不计个人享受的牺牲奉献精神和不怕吃苦受累的坚强毅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广阔天地的大舞台上,不断创造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不凡业绩。(贺姗姗)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美女财神
怦然心动柔美情怀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