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多党合作迈上新高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11:16 新华网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送审稿)》(以下简称《意见》),在进一步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意见后下发。这一文件的制定、颁发,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等方面迈向一个新高度。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政党政治。从国家发展和执政规律的角度看,创建适合本国国情,与本国历史、现状和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基本条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创建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包括不能妥善处理党际关系,是重要原因之一。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一度存在过多党合作的局面。后因种种原因,形成苏共一党独存的政党体制。实践证明苏联的一党制,权力过分集中,不利于发扬民主,集中民智;缺少必要的监督,弱化了纠错防错机制,导致党的执政能力衰退;对于凝聚社会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苏共逐步脱离人民群众,最终丧失执政地位的政党体制方面的一个深层原因。

  盲目照搬他国政党制度,也是东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革命胜利前,这些国家共产党的主要基础在城市工人当中,扩大共产党在农村的影响以及加强工农联盟,往往要借助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农民党、小农党等。执政后,一些东欧国家的共产党,盲目照搬苏联政党制度模式,取消其他政党,实际上削弱了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有些国家虽然还保留其他友好合作的政党,但党际关系不和谐。这些因素在关键时刻导致了政局不稳。

  非洲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多党制,产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不仅政党更迭频繁,而且社会动荡,种族仇杀,经济停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前苏联的一党制。它的形成,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它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实践经验和政治智慧。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多党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一党专政,不是以党治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新世纪、新阶段,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共产党执政,为我们这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克服纯粹两党制和多党制的缺陷,避免力量相互抵消,能在广泛民主基础上实现高度的集中,从而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可大大节省民主政治的成本。各民主党派参政,为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提供组织、秩序和渠道,克服纯粹一党制的弊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有利于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特别是参政党对执政党进行监督,有利于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执政党建设,也有利于加强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中共中央制定的《意见》,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多党合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并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比如,概括了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准则;提出了发展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完善了对我国民主党派性质的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无党派人士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的地位、职能和作用;进一步规范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形式、内容和程序;规范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措施;对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等等。

  《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体现了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也体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共同意志和愿望,必将成为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文件,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甄小英)(责任编辑:熊红祥)

  滚动新闻

  更多..· (2005-02-17 11:19)· (2005-02-17 11:19)· (2005-02-1711:18)·(2005-02-17 11:18)· (2005-02-17 11:18)· (2005-02-1711:17)·(2005-02-17 11:21)· (2005-02-17 11:16)· (2005-02-1711:15)·(2005-02-17 11:15)(来源:半月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