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悄然升温的农业投资——早春农村观察之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9:32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周芳通讯员李强编者按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春天,注定会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之一。去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指引下,荆楚大地喜获丰收,农村发展突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农业显著增效,农民大幅增收。今年,中央惠农政策不变,我省又宣布取消农业税,荆楚农业一步跨入“无税时代”。目前,我省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农历新年前后,本报记者踏田间,访农舍,看农村市场,问农经专家,采写了一组
“早春农村观察”系列报道,以飨读者,敬请关注。岁末年初,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给农村社会带来一片红火。买农资,看农机,学农技……悄然升温的农户生产性投资让人们感受着惠农政策的力量,感受着蕴藏在土地里的深沉热力。

  农户王永松:买化肥舍得花钱了

  添置一台三轮车曾是石首市东升镇农民王永松的心愿。“城里人可能会觉得好笑,一台三轮车不就五六百元吗?可对农民来说不是小开支。”王永松认真地说,他家种了4亩蔬菜地,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每分钱都得精打细算。往年,夫妻俩就靠一辆破板车把菜拉到20公里外的城里去卖。怎么说也是50岁的人了,他们逐渐感觉到了劳累。2001年,王永松开始琢磨着买辆三轮车。但当时左邻右舍都在想方设法减少往土地的投入,加上孩子不菲的学费,王永松有些犹豫。去年,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王永松一算账,一亩地比往年少交70多元,今年农业税全免,种田更有盼头。“买!”去年3月,他终于下决心买回了三轮车。不仅如此,他还花800多元买了以往舍不得买的好肥料,把田整得更肥沃;投资500多元购买花卉种子和树苗,边种蔬菜边养花。“蔬菜种了3季,卖菜纯收入1万元,还卖了1000多盆花,额外赚了两三千元。”轻快的言语里,记者感觉出王永松对去年收入的满意。“花两三百元建地膜,让蔬菜提早上市。”王永松已经计划好了今年春季的第一笔投资。7日下午,记者离开王永松家时,天空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瑞雪兆丰年啊!”记者祝王永松新年有更好的收成。

  农户刘松海:买耕整机、学技术,争取承包100亩地

  踏雪敲开东升镇农民刘松海的家门,腊肉腊鱼的香味扑鼻而来。“年货好丰盛啊!”记者赞叹。“去年收成还不错。”刘松海腼腆地笑笑。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4年耕种30亩棉花,销售收入近3万元,除去土地租金、雇工、肥料等投入,纯收入1万多元。去年,刘松海一口气花9000元购买了化肥、种子等农资,花500元买了一台电动喷雾器,花1000元添置了一头小牛。“以往哪敢一次投这么多钱。”刘松海说出了心里话,其实早在两年前,他就看中了一台4500元的耕整机。每次路过农机店,总惦记着去瞧一瞧,摸一摸,只是当时对种田没信心,没敢买。他告诉记者,尽管银行存款利率年年下降,但这丝毫不影响农户的存款热情,因为农民在投资上普遍保守,他们不敢随意扩大种庄稼的投资,更不敢任意消费。即使是村里先富起来的大户,往年也很少投钱到农业上,反而拿钱去开店、建房了。对刘松海而言,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颗“定心丸”。新年伊始,他和村里签订了3年的土地承包合同。“把牛卖了,买台耕整机,争取把承包面积扩大到100亩,有机会还要参加新的种植技术培训。”刘松海盘算着今年的投入。“不仅是农户投资农田的热情增加,全镇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资金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同行的东升镇镇政府党办主任龚松林介绍,去年该镇投资400万元加固长江干堤,投资90多万元办起了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投资267万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116万元改造了400亩低产田。

  农经专家:农业比较效益在提高

  王永松、刘松海的故事是我省农业投资升温的缩影。省统计局农调队住户处处长舒振斌告诉记者,对我省3300户农户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农民人均投入农业费用706元,比上年增加161元,增幅29.5%。悄然升温的农业生产性投入引起了农业经济专家的关注。“这说明农业比较效益在提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学院副院长陈池波教授分析。他说,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农业投资渠道通常分为国家投资、农村集体投资、农户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及农村信贷,无论是哪种渠道,投资要讲回报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自然也在思考着投资农业的回报问题。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分析,农业本身是一个投资周期长、利润低的产业。往年,种田不赚钱甚至亏本,农民没有投入的能力和动力。加上农民大多“靠天吃饭”,抗自然风险能力弱,又增加了投资风险,人们不愿为了低回报而冒险。在这一阶段,农业不仅没有吸引投入,反而大量“失血”。陈池波教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邮政储蓄是“抽水机”,农村大学生是“提款机”,仅此两项就让农村资金大量流进城市。去年,一系列惠农政策让我省农业走出了多年的“徘徊”态势,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农民收入增加肯定会带来资金分配的变化。”陈池波说,在收入很少的情况下,生存和孩子上学的问题被放在首位,眼下收入有所增加,种田成本不断降低,自然出现了生产性投入回升这一喜人的变化。在他看来,调动农民资金投资农业是解决农业投资不足的重要渠道,但目前农民收入增长只是恢复性增长,只有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农户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和长期性。他建议,国家除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外,还应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良种子和技术,让农民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完善农业保险,完善农村防灾救助系统,实行最低收购价,帮助农民提高承担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的能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