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除了真实 没有什么能感动中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0:29 南方都市报 | ||||||||
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说,感动,要用一整年去播种,春天才有得收获。这样的修辞,当然不过是针对昨日该台主办的“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而言。时下的中国,各类媒体盘点评选“年度人物”已成固定节目,央视以“感动中国”为号召,辅之其独特的身份地位,声势不同凡响倒在其次,关键的是,作为某种主流代表,何人何事以何种面目进入其关注视野,才是让人更感兴趣的内容。
获奖者,多是此前已被媒体的镜头与笔墨所屡屡青睐的人物:任长霞、牛玉儒、孙必干,典型的党的好干部形象;刘翔、女排、袁隆平,典型的拼搏加贡献的人物形象;稽毒的明正彬,试飞的梁万俊,典型的九死一生的英雄形象;此外还有支教的徐本禹,为艾滋病问题陈言的桂希恩,为母捐肾的田世国,他们受到称许的侠义、爱心与孝道,自古便是美德所系。 所以,对于中国,或者是中国人来说,这些人物所象征的符号,要远远超出了他们自身可能留下的印象——毕竟,我们这个民族经历的历史,早已经习惯于脸谱化的形象认知。时代当然大大地跃进了许多,但论及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甚至舍己为人,不管是远是近,我们民族的记忆留存里,显然保有着更为高大全的楷模。以至于一对号入座,这些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虽然有了电视影像的帮助,但聚光灯下,尽是种种高风亮节突兀而立,让人顿生只可远观的尊崇,所以只怕反倒要令其面目模糊起来,遥远起来。一位网友留言说,类似的活动,显然首先并非要去探究是什么感动了中国,而是在表达要拿什么来感动中国。这种教化解读,虽不中,亦不远。 其实任长霞、刘翔、桂希恩等人的动人之处是足以感动中国的,但这种感动得以有效传递给更多人的关键,是应该将他们还原到他们真实而全面生活中去。起步于启蒙,告别了蒙昧,中国人也已经明白了信息只有全面才可信,美德基于人情才值得感动。“年度人物”的评选,西方由来已久,而以美国《时代周刊》最富盛名。9·11之后,该刊将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评选为年度封面人物,理由是“在恐惧面前,他以极大的勇气带领市民走出了黑暗并重建家园”。而具体的文章,却同时将一个暴躁、刚愎自用、婚姻不幸、治理城市屡遭挫折的朱利安尼呈现于读者面前。在一个也有脆弱,也有失败,甚至也有阴暗的英雄面前,大家觉得亲近,因为那往往也就是自己,所以“他做到了,我也能做到”,这才叫真正的感动——感而动之。 感动中国的,原本也应该就是如此血肉丰满的凡人,他那奋力一跃迸射出耀眼火光的一瞬,不是汲日月之精华而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大圣,所以都应当有一个根植于五谷杂粮与七情六欲的生活背景与逻辑,后者才是接通民众来感同身受的关键。如果这个背景与逻辑不存在,或者不成立,有判断力的人便会拒绝感动而保留质疑。 感动的力量只能来自真实,而对真实的漠视,或对还原真实的忽视,显然则会反过来妨碍对于感动的真发现与真对待。2004年,365天,那些不惜登高赴死讨薪的打工仔、打工妹,有没有让你心头一沉?那些受祸于空壳奶粉而遭无妄之灾的大头婴儿,有没有让你鼻头一酸?那些在嘉禾拆迁风暴中敢于突破内心恐惧而要讨个公道的老百姓,是不是更富时代价值的英雄?那些在印度洋海啸之后踊跃捐款捐物的国人,是不是更能代表一个与世界融合、与时俱进的民族的新貌? 没有凌空虚蹈,没有宏大叙事,没有道德完美,没有境界顶峰……我们能够被感动,首先是因为我们能够理解,而后我们亦能够达至。21世纪,除了真实,没有什么能感动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