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骗子声称能用废塑料炼油 诈骗钱财达165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5:24 北京晚报

  4年前,刘卫江亲眼看到油管里汩汩地流出了汽油时,他相信自己找到了致富之路,他甚至都盘算好了到哪里收集废塑料、把厂址建在哪里这些细节问题。然而,等他交齐了设备款后,等来的却是北京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查封的消息,他才知道“废塑料炼油”不过是这家公司给他设的圈套。

  事实上,这家公司不止骗了刘卫江一个人,他们用这个圈套骗了全国76人共165万余元
。直到今年1月14日,逃亡达3年之久的骗子李健终于在落网后,被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在这起荒诞的诈骗案中,骗子的手法总让人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电视广告打头阵

  在电影《大腕》中,经营假冒伪劣矿泉水的老板找到葛优,非要在葬礼上的广告中挤上一条。葛优不解地问道:“既然您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干吗还非得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呀?”对方理直气壮地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只要广告这么一吹,这假的比真的还真。”

  骗子们深谙此道。刘卫江之所以上当,和看了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不无关系。据检察官了解,被骗的76人多数是通过电视广告知道所谓废塑料能炼出油的。登广告的是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崇国是公司经理,负责全面工作;李安平负责基地建设和设备技术;李健负责技术培训;黄长江负责办公室接待及组织工作人员谈业务。该公司在某中央级电视台和数家省级电视台同时播出了废塑料炼油的广告。

  2001年1月17日,刘卫江来到北京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交了800元的咨询费、试炼费后,一个自称李工的人把他带到了炼油基地,这个李工就是李健。今年36岁的李健是湖北省安陆市人,于2000年到北京行骗。李健往锅炉里放进了一些废塑料,过了一会儿,出油管就流出了汽油。李健拿出一包配料,对刘卫江说是炼油用的秘密配方,并说这个项目是国家专利,而且是环保产品,一吨废塑料能炼87%的成品油,每月收入可观,现在很多人到公司来订设备,让他快去交款。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刘卫江,先交了18200元的加盟费、设备款,又交了1年的生产管理费800元,最后又交了1000元的设备托运费。拿到钱后,李健还装模作样地向刘卫江交待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骗子自揭炼油“诀窍”

  刘宝瑞先生有个著名的单口相声叫《风雨归舟》,说的是一个叫“智多星”的骗子,诈称自己有幅家传的宝画,画的是牧童归家的场景,晴天看时牧童的腋下夹着一把伞,雨天再看时伞就打开了。上当的人花高价买回去后才发现上当受骗,原来“智多星”先后出示的是两幅画作。

  废塑料真能炼出汽油?身为“工程师”的李健落入法网后,低着头说了两个字:“不能。”李健说:“我带客户观看的整个炼油过程都是虚假的,所谓炼出来的油是我们事前准备好的成品油通过暗室流出来的,根本不是用废旧塑料炼出来的,观看的客户肯定不知道里面的虚假,以为流出来的油是用废旧塑料使用我们的设备炼出来的成品油,这么欺瞒客户是为了卖我们的设备。”

  李健介绍说,行骗前公司订做了两台“炼油设备”,分为一号炼油基地和二号炼油基地。等那些安装这两台炼油锅炉的工人走后,李安平和黄长江就按事先测量好的距离安装了一条管道,其中有3条管道通往炼油基地厂房墙角处的一间小屋内。连接好所有的管道后,骗子们用水泥把管道掩埋起来,同时还在旁边引进一根自来水管,也埋在地下,立在炼油设备的旁边。

  在带着客户参观炼油过程时,公司一名员工事先藏到小屋中,小屋里已放好了从加油站买回来的汽油和柴油。两名工人在外边当着客户的面儿把称好的5公斤废旧塑料装入锅炉中,并加入一小包所谓的催化剂,然后燃炉加热,用鼓风机吹。当烧到80℃左右时,鼓风机第一次拉响;当烧到100℃左右时,鼓风机第二次拉响。小屋中的同伙听见鼓风机响第一次时开始准备,鼓风机响第二次时,他就赶紧打开阀门,把汽油或柴油倒进铁槽,油就顺着管道从炼油设备的出油口流了出来。

  据了解,骗子们每次试炼油时都用5公斤的废旧塑料做炼油的材料,对客户说出油率为80%左右,汽油占50%左右,柴油占30%左右。

  权威部门沦为诈骗工具

  如果仅仅靠虚假的炼油过程,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可能骗不了这么多人,但是,当一些权威部门被骗子们拿来当诈骗工具时,善良的人们就会被骗子的外衣所蒙蔽。为了行骗成功,该公司找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国家石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对其所谓的设备和炼出的汽油做了鉴定,有了一份份权威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其行骗的成功率可想而知。

  其实,这些权威部门也是被骗子们利用了。黄长江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要求对炼油设备进行检测,实际上该所只是对炼油设备排放的气体进行了测试,测试人员不懂炼油技术,并不清楚那些设备是否能炼出油。国家石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检验的样品不是实地提取的,而是北京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带的汽、柴油样品,无法确认是用废塑料裂解出来的。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工程师介绍说,北京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2000年11月给该所送检汽、柴油,该所仅对送检样品的防火、防爆数据进行科学鉴定,没有义务和责任调查对方送检样品的生产过程。

  骗子纷纷落法网

  在被害人中,新疆的姜先生最为倒霉。他在2000年12月2日就到所谓的炼油基地参观,当时有3位工人给他做实验,他看到设备真的炼出了油,就决定买了。回新疆后,他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建厂、安装设备,还买了几百吨废塑料。但开工后多次实验都没能炼出油来,他打电话多次咨询,李健等人还装模作样地在电话中进行所谓的指导。

  接到被害人投诉后,宣武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宣武分局报案,并对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销售的废旧塑料炼油设备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该设备根本不具备以废旧塑料炼制汽、柴油的性能,整个炼油过程纯属假象。随后,黄长江、金光斌等7名嫌疑人先后于2001年2月落网,并于2002年分别被市一中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到十五年不等。

  两案犯被上网通缉

  同伙们落网后,杨崇国、李安平、李健潜逃,市公安局宣武分局遂对涉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上网抓逃。2004年5月25日,宣武分局接到深圳市公安局在深圳市南头检查站将犯罪嫌疑人李健查获的通知,于同年6月5日将李健押解回京。

  市检一分院审查后认为,李健伙同黄长江、包耀红、张加田、金光斌、金必琳、梅明斌、蒋明申(均已判决)、杨崇国、李安平(均另案处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销售虚假的废旧塑料炼油设备,通过播放虚假广告,欺骗当事人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北京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新时代再生能源连锁生产基地”参观现场演示。在现场演示过程中,向当事人作虚假介绍并暗地向假冒的废旧塑料炼油设备中加注成品汽、柴油,制造该设备能够提炼成品油的假象,共计骗取人民币165.75万元。李健在诈骗行为中参与了前期筹建基地的厂房和设备安装,后又带当事人观看和介绍炼油过程,进行炼油技术培训,并向当事人推销炼油设备等。一分院认为,李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事实,骗取公民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本报记者 杨昌平 通讯员 孟粉 成晋)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