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原百姓春节故事”系列之三 留守保姆的幸福春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9日04:1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有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在春节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多数人都把回家跟亲人团聚看得很重。也正因此,长年在城市拼搏的打工者绝大多数都赶在年前返回家乡过年。但也有打工者出于种种原因,选择留在城市过年,继续工作在餐饮、旅游、娱乐、家政等行业,成为打工者中的留守一族。春节期间,本报记者走近留守一族中的一个特定群体——留守保姆,探访她们的春节生活。张银子酿出浓郁年味本报记者谷武民

  2月15日,记者来到鹤壁市红旗街老市委家属院。敲开门后,记者看到45岁的张银子站在病床边一脸的惶恐和不安。听说要采访她,张银子粗糙的手一直在衣襟上揉捏:“俺没啥先进的事儿,没啥可说的。”说着,她径自去给“大娘”倒水去了。

  “大娘”是她对女主人李华如老太太的亲昵称呼。李华如老太太已经74岁了,儿子常年在国外工作。因为患有脑血栓病,李老太太到儿子身边生活不方便,自己在家过得很寂寞。3年前李老太太的儿子回来探望老人时,决定找个保姆来照料母亲,于是,来自洛阳山区的张银子走进了这个家庭。

  “这孩子好得很哩,像俺的亲闺女一样。”李老太太躺在床上,说起话来有些吃力,她说她平时称张银子为“闺女”。洗衣、买菜、做饭、看病,张银子把老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老人家里没有暖气,在“闺女”建议下,她们安了个取暖炉,室内暖融融的。家里的陈设虽然简单,但在“闺女”的收拾下,窗明几净,平添几分清爽和温馨。

  鸡年春节到了,张银子照例和前两年一样,没有回去和亲人团聚。买肉买菜,添置衣服,到医院给老人备药,“闺女”把年味酿得很浓郁,老人沉浸在节日的喜悦里,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天天一直乐呵呵的。不料,昨日记者在老人家里采访时,老人在电视里看到有家人团聚的镜头,忽然脸色一变,唠叨着开始埋怨起“闺女”来,说她不该为陪伴自己一个老婆子而放弃回家与亲人团聚。

  听着老人的埋怨,一直说话不多的张银子忽然打开了话匣子:“大娘,俺不是在腊月二十三小年时回去过了?你忘了吧?家里的孩子们都很好啊!你要是身边没个伴儿,病一发作弄出来个三长两短的,俺良心上可过不去呢。要是再说这档子事儿,俺就急了啊。”几句话下来,老人的脸色又“阴转晴”了,开始夸闺女的手艺好,饺子包得好吃。

  在老人床头,记者看到一本厚厚的生活流水账,张银子把每天花的钱都记在这里。尽管账本上的字迹有些歪斜,但是一角一分毫不含糊。张银子有板有眼地对记者说:“一个人不能啥事儿都计较,可在做人上不敢马虎的。”杜美玉有空时上网去冲浪本报首席记者 张志立 实习生 靳颖姝/文图

  大年三十傍晚,记者走进安阳市退休老干部王老先生的家。进屋第一眼记者便看到,围着花围裙的保姆杜美玉正和王老先生的儿子、儿媳一起包着饺子(如上图)。

  杜美玉今年19岁,家住安阳县伦掌乡,到王老先生家做保姆是她第一次外出打工。杜美玉说,自己初中毕业后在家没事干,便想出来锻炼一下。通过一家家政公司的介绍,她来到了王老先生家。到现在为止,她已在王老先生家待了4个多月,和王家人相处得很融洽。杜美玉的日常工作是照顾老人、做饭、收拾房间,一般在晚上10点睡觉。杜美玉指着身上的红毛衣,开心地告诉记者:“看,这是王爷爷今年春节给我买的新衣服!”

  当着记者的面,杜美玉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过年我就不回去了,我在这里挺好的!王爷爷一家待我就像自家人一样!”

  杜美玉还偷偷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她现在喜欢上了电脑。刚到王老先生家时,杜美玉对电脑一窍不通,但现在她已经可以熟练地打字、上网了。她指了指摆在墙角的一台电脑说,春节期间如果有空她就上网冲浪,学一些东西,“将来攒够钱了,我也要给家里买台电脑。就像这台一样,能上宽带网的”。

  王老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忙,儿女们在春节期间也无法天天陪父母,而他和老伴儿的腿脚都不是很灵便,如果没有保姆帮忙,生活上肯定很不方便。杜美玉懂事又勤快,这个家现在已经有点离不开她了。张改样带着女儿在雇主家过年本报记者 刘新萍

  44岁的辉县妇女张改样到新乡一户市民家做保姆已5个多月了。今年春节她没有回家过年,原因是雇主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孩儿。“俩孩儿都太小,才1岁半,没人照应不行。”张改样向记者解释道。

  张改样服务的这家人住在新乡市一个高档社区。记者走进张改样的雇主徐大姐家近300平方米的两层复式住宅时,张改样正坐在沙发上喂孩子吃饭。

  张改样说,她是通过亲戚介绍来徐大姐家的,在徐家干了几个月,她同这家人有了很深的感情,尤其是她照看的双胞胎姐妹天天围着她转,看见她要出门就哭。春节前她捎信回家说不回去过年了,家里人也很支持她。上初中的小女儿放寒假进城来找她,在徐家住了十几天,和她一块在徐家过的新年。

  张改样说,春节虽然没回家,但是心里却感到很温暖,徐家人带着她的女儿上街买了新衣服,还带她去吃西餐。春节前,徐大姐给她买了毛衣、鸭绒外套、裤子,还有新皮鞋。“俺还是头一回穿皮鞋!”张改样越说越高兴,“初二晚上,徐大姐还带俺到公园里去玩,这城里黑夜也是那么亮,到处都是彩灯,花红柳绿可好看了。初五晚上,俺这小区大门口放了好多焰火,几座楼里的住家户都跑出去看,俺是头一回看放焰火,真是开眼界了!”

  记者问张改样:“在城里过年,有哪些地方不如乡下老家?”张改样低头想了半天说:“就是一样,这城里人都图省事儿,馍、饺子都是买现成的。买回来的馍没自己蒸的好吃,那速冻饺子虽然各种馅儿的都有,可是吃起来都没有俺自己做的猪肉萝卜馅儿的好吃!”记者和坐在一旁的徐大姐都笑了。李凤兰比在老家过得还热闹本报首席记者 刘广超

  由于担心打扰张老先生一家,记者对李凤兰大妈的采访是在她的职介单位——阳光家政公司进行的。

  虽然从舞阳县农村到漯河市做保姆还不到一年时间,但54岁的李大妈无论衣着打扮还是举手投足已经没有丝毫农村气息。

  “张大爷一家待我可好了。腊月二十八那天,张大爷非让我回家一趟,他给我买了鸡、鱼、肉,让我掂着这些东西回老家看看。春节期间张大爷还给我多加了钱,说是让我给小孙子发压岁钱。”李大妈说,“两好凑一好嘛,人家对你恁好,将心比心我也得真心对他们好,所以我到家只住了一夜,第二天就回来了。”

  李大妈告诉记者,如果她愿意回家过年,张老先生肯定不会阻拦,但想到他们老两口年事已高,她实在不忍心让他们独自过年,所以就留下来了。

  李大妈服务的张家老两口都是年过七旬的退休教师,由于老两口的身体还不错,张大妈的劳动强度并不大。张大妈说:“我自己住一个单间,天气好时陪他们逛逛街,天气不好时就在家聊聊天。”

  尽管今年春节期间漯河市雨雪不断,但李大妈还是陪着张家老两口到市内的几家大型商场逛了几圈,“比在舞阳老家过年热闹多了,可以看、可以买的东西多”。

  李大妈说,她现在每月能挣300元,在经济上能给家里帮点忙,因此心里很舒坦,“我打算至少干到60多岁,只要身体允许”。春节期间保姆抢手本报记者 张志立 杜文育 刘广超

  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大量打工人员返乡,使全国许多城市一些行业的用工尤其是家政服务业的用工出现严重缺口。本报记者在采写这组报道时,也切身感受到了春节期间家政服务业用工形势的严峻:一些没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找不到人照顾、少年儿童找不到人照看。

  据安阳市某家政公司的负责人史某介绍,春节前后是家政服务需求的高峰,许多家庭都要在这个时候打扫卫生或准备年货;另外,不少年轻人在过年期间外出旅游,家中老人需人照看。因此在春节期间,城市家庭对保姆的需求量比平时有增无减。但由于不少保姆春节期间回家过年,“留守保姆”就特别抢手,供不应求。记者随后走访了安阳市另外几家家政公司,了解到的情况大致相同。

  许昌市劳务市场一位负责人说,许昌市区平时大约有2000多名保姆,而春节期间不回家的“留守保姆”可能连1%都不到。

  记者在漯河市阳光、好帮手、巾帼等家政公司了解到,目前在漯河市做保姆工作的农村打工者90%以上是妇女,主要从事买菜做饭、接送孩子、打扫卫生等活计;男性保姆大约占10%,主要从事照看高危病人等工作。保姆已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劳动阶层。黄小鸽陪小陶陶做功课本报记者杜文育/文图

  “黄小鸽撑起了我们半个家呀,干家务、接送陶陶上学不说,还辅导陶陶做作业。现在陶陶对她有很深的感情,她已经成为陶陶的一个好姐姐了。”2月15日上午,许昌市区的赵女士得知记者采访她家保姆的来意后如是说。

  18岁的黄小鸽是叶县人,3年前初中毕业后,她就来到赵女士家当保姆。赵女士的丈夫在外地工作,今年春节没有回来,于是赵女士就跟黄小鸽商量能否春节不回家,在许昌过年。春节前,黄小鸽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没想到爸妈都同意女儿在许昌过年。

  客厅内,赵女士和她7岁的小女儿陶陶以及保姆黄小鸽正在吃饭,空气中散发着饭的香味。记者问她们:吃的是什么饭?“胡辣汤,黄小鸽做的。”赵女士放下饭碗夸奖说,“黄小鸽的手可巧了,做的饭菜很好吃。”黄小鸽听后嫣然一笑,有点害羞地说:“刚来时我不会做饭,后来慢慢才学会。”

  吃过饭,黄小鸽利索地收拾完餐具,然后坐下来辅导陶陶写寒假作业(如上图)。

  “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呀?”“是蓝色的。”“对,应该涂上蓝色。”

  “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呀?”“草地是绿色。”“对,涂上绿色。”黄小鸽一边和陶陶对话,一边教陶陶在作业上填图。

  看到陶陶在汽车下面也涂抹上了绿色,黄小鸽便指正说:“汽车不能停在草地上,所以汽车下面不应该涂上绿色。”

  在辅导陶陶的过程中,黄小鸽一直用的都是普通话。赵女士对此感动不已:“陶陶会说普通话都是黄小鸽的功劳。”

  赵女士说,黄小鸽是一个很用心的农村姑娘,刚来时她说不好普通话,但为了教陶陶说普通话,她每天坚持练习。黄小鸽介绍说,她平时每天6点多起床做饭,然后乘公交车送陶陶上学,下午放学时再去把陶陶接回来。几年来,她和陶陶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陶陶亲切地叫她“姐姐”。春节前她回家了一天,小陶陶就打电话催她快回来。黄小鸽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在许昌过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舍不得小陶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