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然原始林人为干扰减弱 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扩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10:3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在雅安市宝兴县境内的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约30只大熊猫。由于保护区加大了巡护监测和反偷猎力度,这些大熊猫安全无忧,乐在其中。

  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全国第一:目前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1206只,占全国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的76%,分布在岷山(591只)、邛崃山(454只)、凉山(115只)、大相岭(14只)、小相岭(32只)五个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全国第一:我省目前有
大熊猫栖息地17743.92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77%,分布在成都、绵阳、德阳、雅安、乐山、眉山、广元、阿坝、凉山、甘孜十个市(州)的33个县(市、区)159个乡(镇),潜在栖息地3396平方公里。

  全国现有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40多个,我省占35个。全国野外大熊猫数量最多的三个县分别是平武230只、汶川187只、宝兴143只,三个县野外大熊猫数量占全国野外大熊猫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我省野外大熊猫目前的生存状况良好,但威胁因素依然不容忽视。一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的经济活动,各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形成孤岛状态,大熊猫种群间相互隔离,遗传物质交流受阻,一些种群数量较少的地区,如大相岭、小相岭、凉山的野外大熊猫面临的生存问题仍然严峻;二是大熊猫栖息地绝大部分位于老、少、边、穷地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一些建设项目处理不好,仍有可能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构成威胁;三是虽然“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已从根本上消除了大熊猫栖息地继续减少的威胁,但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的挖药、采笋、放牧、偷猎等活动,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干扰仍然较大,个别地区情况有所加剧。

  对此,我省及时应对,措施有力:抓紧健全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完善大熊猫监测体系与大熊猫管理信息系统,全方位提高我省的大熊猫综合保护管理能力;立即完善已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新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使我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更加有效地覆盖全省所有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逐步恢复退化的大熊猫栖息地,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的走廊带建设;按照各个大熊猫保护区周边社区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积极创建大熊猫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社区共管机制,并逐步推行到保护区以外的大熊猫栖息地;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充分运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多方争取国际资金援助,加快我省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我省还重点支持野生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学研究、野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大熊猫走廊带建设等可行性研究。

  通过近几年建设,西部天然原始林得到休养生息,人为干扰正在减弱,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种群数量已明显增加。(完)(实习生王曼记者夏先清)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