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情系于农技术增粮——记全区十佳农业专家、玉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蒋伟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10:09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本报记者 宁军林 实习生 关伟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在这个岗位上就要踏踏实实地为农民服务,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尝到科技带来的甜头。”这是玉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蒋伟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正是对农民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情,她先后引进推广和研制使用四项水稻先进技术,不但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而且使粮食产值能够稳步增加,因此,获得过诸多殊荣。2004年,蒋伟梅
被授予全区十佳农业专家光荣称号。

  1977年7月,蒋伟梅从广西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曾任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站长,2003年7月,调任玉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她认为,获得如今的这些累累硕果,离不开领导和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和水稻塑盘育秧抛栽技术是“九五”期间国家农业重点项目之一。旱育稀植,可以有效提高秧苗素质,防止烂秧,提高水稻抗御春、秋旱和倒春寒、寒露风等自然灾害能力;抛秧技术,则改变了千百年来稻农弯腰弓背的强体力栽稻方式,工效提高了5倍。1995年,蒋伟梅参加了全国旱育稀植培训班,到了1996年,她就为我市的农民引进了这两项先进技术,并且通过反复的试验、示范等过程,把引进的技术转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才面向农民推广。因此,先进技术使得玉林市早晚稻实现了四个五播插季节规范化,改善了以前晚稻产量比早稻少的局面,水稻抛秧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0%以上。我市成为广西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地级吨粮市。

  蒋伟梅对引进推广这两项先进技术没有感到满足,为了巩固和发挥其增产潜力,简化育秧作业程序,提高技术到位率和秧苗素质,她还不断从中探索寻找一条新路子。随着符合当地水稻习性的壮秧剂问世,她成为广西研制开发水稻壮秧剂的第一人。经专家鉴定,该产品填补了广西的空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据她介绍,以前的秧地要占整个田地20%的面积,秧苗还要分四个阶段施肥。现在有了壮秧剂,用一斤的剂量就可以育一亩的秧苗,一亩地只需要10平方米的实播面积,大大减少了农民的工作量,可以为农民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搞第二、第三产业。农民还把壮秧剂称为“肥料精”。目前,玉林市的水稻已经普及使用壮秧剂。

  2001年蒋伟梅又组织引进和开发水稻的免耕抛秧技术,经过两年多的攻关试验和示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技术使得农民不必要再对田地犁耕,不但可以为农民省工节本,而且确保粮食产量在不减产的基础上稳步增产。因此,这个技术引起了农业部、区党委、政府和玉林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该技术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亮点来抓。2003年,全市推广应用面积达97.8万亩,到2004年,迅速发展到173万亩,平均每亩增收节支大35元以上。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年轻的农民可以到外边去创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因此,我市创造了全国农业的“五个之最”,即发展速度最快、种植面积最大、农民认可程度最高、技术创新最多、综合效益最好。她的水稻旱育秧、抛秧及综合配套增产技术获199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003年10月,她的南方壮秧剂育秧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然而,对着喜人成就和丰盈荣誉,蒋伟梅都是微笑坦然处之。心中装着农民的她,探索的脚步依然。目前,她正在研究马铃薯免耕技术,而且一边示范一边试验。据她介绍,计划充分利用冬闲田,一亩田地和两亩的稻草,可以种植一亩免耕马铃薯苗,亩产约1500公斤马铃薯。这种方法不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而且也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当技术成熟的时候,农民一年就可以种三次,两稻种免耕水稻,一稻种免耕马铃薯。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宋建洲(来源:玉林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