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养老空账户”做实推向全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18:17 法制早报

  □实习记者夏春春发自北京

  由于实行“现收现支制”导致的个人养老保险金一直处于“空账户”状态有望结束。

  在继2004年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全国首次实现当年无拖欠之后,种种迹
象表明,2005年还是社 会保险改革非常关键的一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去年9月份一次会议中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将在总结东北地区 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逐步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

  社保改革扩面

  将受考验

  尽管城市居民逐月交纳养老保险,但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现象却延续至今。

  而从2000年开始,中央就以辽宁省为试点着手开始空账做实的工作,随后又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继续进行了试点 。几天前,郑斯林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试点就是把个人账户做实,真正把钱存起来,这样等他老的时候就有了一块儿 钱作为保障。那么这个办法我们将逐步地在全国推开。”

  “养老保险个人空账户‘做实’当然是件好事,而且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不然长期空帐运行在多年以后肯定会产生危 机,”劳动保障部劳科所研究员莫荣在接受《法制早报》采访时表示。“东北三省在个人空账户做实的试点工作上毫无疑问是 很成功,但是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在考验中。”

  养老保险制度有三种模式: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完全积累制。现在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正转向“部分积累制 ”模式。目前,中国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是28%。“部分积累制”模式就是养老保险包括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两部分,与此对 应,养老保险基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基金,一部分是统筹基金;28%保险基金中的8个百分点由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 20个百分点进入统筹基金。“完全积累制”则是28%的缴费都进入个人账户,也就是把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加在一起,全额 进入个人账户,完全积累起来。

  基于中国实行的“部分积累制”模式,国家把统筹基金部分从工作的“这一代人”收来后,没有积累起来,而是作为 养老保险支付给“上一代人”,即28%的缴费中的统筹部分是“现收现付”的。

  但是,除了统筹基金部分实行现收现付,“现在个人账户基金这部分也是空的——都被拿到统筹基金中去了”。

  对此,郑斯林表示,做实个人账户后,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将分别管理,社会统筹基金不再占用个人账户基 金。新增的当期支付缺口,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基金增收部分共同弥补。而对积累的个人账户资金,则要探索保值增值的 途径。

  “空”账做实矛盾多

  辽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是2000年成立的,成立之初就是作为社保改革的试点工作的执行机构。该局有关负责人 表示,中央关于辽宁省的社保的一些试点工作在2003年基本都已圆满结束,当时,东北三省作为全国首批社保改革试点省 份就是因为社会保障方面的矛盾在全国最为突出,如果东北三省改革成功,那么全国其他省份应该不是问题。

  该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试点工作是否是成功的”时略微犹豫,旋即回答“应该是成功的”。

  据了解,对于个人账户的缺口部分,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进行补贴;中央补帖部分不再交给地方管理,而 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统一管理。有报道称,辽宁省试点前,个人账户的规模是本人缴费工资的11%,其中个人出5%,单 位出6%。试点后,个人账户规模从原来的11%调整到8%,完全由个人缴纳,单位不再为个人缴费。此外,企业原来缴纳 工资总额22%的缴费比例不变,但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是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这被称为“做小”。

  此外,从试点开始直到个人退休,个人账户中资金储存额的多少,将完全取决于个人每月8%的缴费额和个人账户基 金收益,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定期公布。其中,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社会统筹基金更不能占用个人 账户基金。这就是所谓“做实”。

  “做实个人账户将对各级财政、尤其是地方财政产生压力。”一位参加今年全国劳动保障会议的中西部省份劳动和社 会保障厅厅长说。

  根据东北试点的做法,本来由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共同构成的个人账户,只做实了个人缴费部分,而且还采取了“做 小”的方式。对此,专家们普遍认为,这种少量的积累,并不能解决长期问题。“如果个人账户做得很小的话,只代表个人存 了一笔钱,实际上对将来的养老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