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血荒探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0:58 华夏时报 | ||||||||
——专访北京市血液中心办公室主任葛静岚 本报记者丁华艳报道 日前,北京市O型血持续紧缺。通过宣传和血液中心的努力,昨天下午O型血的存量回升到了300多个单位,但本市的血液存量仍然大大低于警戒线——总量5000个单位。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状况?北京临床供血面临着哪些压力?无偿献血的出路在哪里?……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办公室主任葛静岚。 血液保存期特殊 血液对保存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采得的全血(所有成分都有的血)必须在35天之内到临床使用,否则就无效了;而成份血(血液中的某一种成份,可以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的保存时间更短,例如血小板的保存期仅为5天。 血液需求量无法估计 医院的用血量随机性太强,没有计划,也很难估计。如果发生车祸等群死群伤的事件,血液的需求量会突然飚升。血液中心从1957年成立以来,一直想把这个动态平衡维持在一个相对固定且合适的量左右,但没有成功。据我们估计如果所有血型的总量不低于5000个单位,A型、O型、B型、AB型血占比大概为30%、30%、30%和10%,我们的“日子”就比较好过了。 血源受季节等多因素影响 由于无偿献血多为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全市有街头采血点20多家)采得,志愿者献血会受到季节、天气的影响,一般冬夏季献血的人会比较少;赶上长假,尤其是春节,献血的主力军学生和农民工回家,会造成供血紧缺,本次供血紧张就是这个原因。 无偿献血主力军为学生和农民工 对于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我们有一些数据分析。按照年龄分:20-30岁的青年占比64%,30-40岁的人占比20%,也就是说无偿献血的主体人群为青壮年;按照身份分:学生占比40%,工人、军人占比37%;按照户籍分:本市占比17.52%,外埠占比82.48%。综合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多为学生和农民工。 动员市民献血,可缓解供血压力 虽然本市和外埠的无偿献血者比例接近1:4,但这不说明北京人的奉献意识不够。但如果能够说服北京市民多参加无偿献血可以缓解春节供血压力。 无偿献血压力还将加大 由于慕名来北京看病的外地患者很多,所以北京的供血压力要比其他城市大。目前,北京市的临床用血60%是通过无偿献血获得的,单位的计划献血大概占40%,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无偿献血的比例要在3年内提高到80%,因此无偿献血的压力还将加大。 出路何在 让市民了解无偿献血 市民怀疑无偿献血的安全性,觉得血液非常宝贵不能奉献,……甚至有人觉得无偿献血会发胖,都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血液知识,不了解我们的《献血法》。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来自愿献血。 3月5日和8日,我们将举办“时代铸就雷锋 热血共铸生命”、“我献血 我快乐”活动,让一些献血上万毫升的志愿者走上街头,“现身说法”。此外我们还将延长采血时间,动员职工到采血点做宣传和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推出对青壮年有吸引力的礼品。 加强成份血的采集和临床应用 我们现在正在通过采集成份血,或者将采得的全血进行分离,并且在临床推广成份血的运用等等措施来缓解压力。采集成份血对人体的影响小,例如血小板5天就可以恢复,志愿者半个月就可以献一次。临床推广成份血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提高疗效。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单采成份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