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女博士的尴尬折射社会的病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7:00 新桂网

  明明有博士证,却在学历一栏填“本科”,个人特长偏写“能做得一手好汤圆”。元宵节前,在南京的周小姐到婚介所征婚时如此填写资料。她说,由于只顾学业,有10多年没有过元宵节了,她说:“其实我很热爱生活,我渴望能在元宵节期间找到意中人。”(据《南京晨报》2月22日报道)

  这个值得“玩味”的“征婚内幕”让我们看到了什么?首先是对大龄高知女子的不公
平。在“公众”(更多的是男性)眼中,娶个文化程度比自己高的女子为妻,自己就抬不起头,可能没有家庭地位。不仅从生理上要“男大女小”,还要在文凭上“男高女低”。如果这种思想被公众认可,哪个女子还敢不停地求学,早早有个大众化的文凭,找份工作结个婚算了。真是如此,小家保住了,社会大家却损失了。

  周小姐“畏惧”世俗,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只能戴着面具征婚。她如此畏惧提起自己的文凭,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因为除了女子害怕提起高高的学历之外,还有一些男子也害怕高高的学历。对于一个日益开放的中国及其国民来讲,与社会上的“学历崇拜”并存着婚姻生活中的“学历畏惧”,确实是个滑稽的现象。

  说滑稽也不是完全没来由,除了“疑似清高”之外,高知女子在生活中的表现也不够如意,比如这位女子“只顾学业,有10多年没有过元宵节了”,如果一个只顾求学而不大会生活的人,就算她的灵魂渴望平凡,也难得将这平凡落到现实。由此再想下去,整个教育似乎都在教出“有知识的人”,而不是培养“会生活的人”,这是当前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

  这些说来话长,不如就此打住。

  “学历畏惧”像“学历崇拜”一样是病态的社会现象。高学历大龄未婚女子要应对婚姻尴尬,首先要摆正求学与生活的关系,变求学为学会生活的过程;还要多展示自己“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情趣”,让公众了解自己,改变人们的“学历与爱情相冲突”这一认识。而整个教育也要以培养“生活人”为目标,不过分强调“知识人”角色。

  当然,公共信息也要关注这一群体,提供更多空间,逐步消除“学历畏惧”的社会心理。

  作者:龚明俊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