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草原上的“脐带妈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5:16 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新疆福海县妇幼保健站站长江尔·热哈提

  新疆哈萨克族农牧民中有这样一个传统:孩子一出生就有两位妈妈,一位是赋予自己生命的母亲,另一位则是为自己接生的“脐带妈妈”。对待“脐带妈妈”,孩子要像尊敬生
母一样,终身敬重她。阿勒泰草原福海县的数万农牧民,尊敬着同一位哈萨克族“脐带妈妈”——今年52岁的福海县妇幼保健站站长江尔·热哈提。

  亲手迎接6000生命

  江尔·热哈提从医34个年头。谈起她给孕产妇接生的故事,当地农牧民说“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1980年5月的一天,一个难产的哈萨克族孕妇大小便失禁,刚生下来的孩子,嘴里和身上沾满污物,眼看就要窒息。负责接生的江尔·热哈提顾不得多想,立即口对口把孩子嘴里的污物吸了出来,接着又做人工呼吸。1分钟、2分钟……7分钟,经过7分钟的抢救,小家伙“哇”地哭出了声,孩子得救了!

  江尔·热哈提在福海县人民医院助产室工作的最初两年,助产室只有她一人能够接生,那两年她总共安全接生1000多名婴儿。

  刻苦自学成为护理专家

  江尔·热哈提刚参加工作时,曾因不懂汉语和医护知识而影响工作。

  于是江尔·热哈提业余自学汉语和护理知识。夏天的夜晚,公安农场的蚊子又大又毒,见着灯光就直扑过来,叮得江尔·热哈提经常红肿着脸去上班。为了尽快熟悉人体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直至血管被扎得淤血。冬天工作忙时,为了不让疲劳影响学习,江尔·热哈提在脚前摆放一盆冷水,困了就把脚伸进去冰一下,刺激清醒后再学……一年后,她能用汉语交流了。后来江尔·热哈提在原奎屯州医院、新疆医学院学习护理知识,不断提高汉语水平和业务能力,还用汉语发表了《母婴同室预防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急性胃穿孔缝合术的护理体会》等多篇论文,获得专家的好评。

  “妇幼工作无小事”

  1998年她担任福海县妇幼保健站站长后,常对同事们说:“孕产妇和幼儿是最美好和最脆弱的生命,作为医务人员要格外慎重对待,妇幼工作无小事。”

  2001年至2004年,福海县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患病率连续4年为“零”。2004年福海县妇幼保健站获得卫生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江尔·热哈提也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在荣誉面前,江尔·热哈提的生活和工作一如既往:大年初一照常值班,出差依旧坐最便宜的公共汽车。她说:“我只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党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一定加倍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据新华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