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论坛:听宝钗评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7:56 新桂网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写了一场诗歌创作大辩论:大观园里的诗坛新秀薛宝琴作了10首怀古诗,“众人看了,都称奇妙”。设若当时举行诗歌大奖赛,看来颇有获奖希望。但因后两首取材于《西厢记》和《牡丹亭》,便招来了诗坛高手薛宝钗的发难。宝钗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太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不问诗写得如何,只因“无考”,便被“枪毙”了,连另一位诗坛高手林黛玉也为作者打抱不平。黛玉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
传,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最后是海棠诗社社长李纨作了总结:“如今这两首诗虽无考,但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都有……这也无妨,只管留着。”宝钗听说,方罢了。

  怀古诗到底如何界定,这是文学理论家的事,我们不便多嘴。但起码宝钗说的“我们也不大懂得”云云,却不是实话。其实,对《西厢记》之类,她比谁都要看得多、看得早。所以,她持否定态度,是言不由衷的。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或者还夹杂点“嫉妒”之类,这就是宝钗评诗的心态。当然,这种心态如果单就诗歌创作而论,也许无妨。但倘若推而广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也采取这种思维方式,那就糟了。

  比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鉴”上是没有的,如果非得到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现代的模式,当然是“无考”了。那怎么办呢?现实中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在正确的理论、路线的指导下,从本身的实际出发,敢闯敢干,大胆探索,因而走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事业。另一种是,面对伟大的变革无动于衷。或则淡漠事业,贪图安逸;或则消极等待别人创造经验,坐享其成;或则等因奉此,照葫芦画瓢。如此等等,都是缺乏创造性的表现,与我们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再如我们广西,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的机遇,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令世人刮目相看。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尽快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我们的前景,正未可限量。

  薛宝琴小姐根据自身的感受,把她对《西厢记》、《牡丹亭》的理解用怀古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应该受到赞扬。因为,从改革者看来,创造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最本质意义上的革命精神。当然,还要贴切自然。即如王熙凤,虽然她没有加入海棠诗社,也没有什么诗作问世,但她的那句“一夜北风紧”,由于真实地反映了生活,还是颇为脍炙人口的。

  作者:覃国毅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