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执着于民族的未来 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的追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8:13 汉网
  西方一位著名学者曾说,世界是“傻瓜”建成的,而不是“聪明人”建成的。所谓“傻瓜”,就是有着执着社会理想的人,也叫“理念人”。

  杨叔子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对人文教育有着执着信念的科学家。
执着于民族的未来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的追求(图)
杨叔子院士。(高宝燕 摄)

  记者瞿凌云

  一位清瘦的老头,戴着1600度的近视眼镜,提着自制的灰布袋,在浓荫蔽日的华中科大校园里,疾步如飞……华中科大的在校生或毕业生都能清晰地记住杨叔子的这一幕。

  杨叔子很忙,简直是个工作狂,每天晚上到11时都不愿休息,常常要夫人强迫才就寝。

  在熟悉他的人眼中,杨叔子一年365天几乎都在工作,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且工作效率极高,也许一边与你谈话,一边他就写完了一封信。

  为节约时间,从195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结婚,到有女儿,30年如一日一家吃食堂,直到女儿1986年结婚为止。

  有人说,以一般人的工作时间来计算,杨叔子或许已活了一两百岁。

  在机械工程领域,杨叔子取得不小成绩。1980年,47岁的杨叔子被破格提拔为教授,成为当时湖北最年轻的两位教授之一。1991年他成为原华中理工大学第一位院士。

  但这位成就卓著的机械工程学家,却将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上。

  在他任校长期间,规定全校学生每年都要考一次语文,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学位证,直到现在,仍旧如此。从1998年起,他规定他所招收的博士研究生都要背《老子》,否则不给答辩资格,1999年又增加了背诵《论语》前六或七篇的要求。

  杨叔子的这些做法,一时引起了教育界、学术界的不少争论,甚至有人批评他“不务正业”。对于这些不同意见或者批评,杨叔子说表示理解与感谢。

  但他还是坚持,人文教育涉及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关乎未来的事业。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文化、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

  从1994年2月原华工开办第一期人文讲座以来,讲座已举办了千余场,大多数场次教室都被学生挤得水泄不通,而荟萃中国著名大学经典人文讲座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的出版,更被众多学者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力作”。人文教育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杨叔子说,投身于人文教育,是他无悔的选择。

  人物简介

  杨叔子,著名机械工程专家,1933年生,江西湖口人,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在先进制造等前沿学科多有建树,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奖20多项,专利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种。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图书重要奖励13项。指导的研究生已有百余人获得博士学位。他倡导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应邀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百余所单位举办人文讲座200余场,吸引了近20万人次的听众。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