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刘翔们“减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9:04 解放日报

  2月19日,在2005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上海站)男子60米栏决赛中,刘翔因第二次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有媒体说,这种意外在刘翔的比赛经历中还是首次出现。尽管人们对于这一意外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恐怕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就是“压力过大”。像刘翔这样的优秀运动员,对奥运会如此紧张激烈的场面都能“心静如水”、“毫不惧怕”,但在家门口、在家乡人面前却反而因压力过大而表现失常了,这是何故?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意外,决不能仅仅对刘翔“安慰几句”。通过刘翔这次的失利,我们能否对怎样为刘翔
们“减压”进行反思?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对于刘翔和其他在雅典奥运会获得奖牌的选手,以及众多中国优秀运动员来说,是一件极为自豪和光荣的事。于是,他们先是想以优异的成绩来争取“参赛资格”,然后就是力争在“家门口”夺金牌。无疑,能在家乡父老面前取得好成绩,确实意义非凡。但是,事实上任何竞技比赛的结果都有不确定因素,而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举办体育大赛归根到底是一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在世界体育大赛中得金牌多少,与该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和形象好坏之关系并不是绝对“成正比例”。当然,并不是说运动员不必去为争金夺银拼搏,而是需要对金牌概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难道奥运会在家门口举办,奖牌就“非我莫属”?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减压”的首要之策。人非圣贤,刘翔们也不可能始终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注训练上”。对于像刘翔这样的体育杰出人才,他们成为舆论焦点,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是顺理成章的,这给运动员带来了压力也是正常的,问题在于这种舆论压力应当适度。时下有媒体一味把体育明星作为追踪炒作对象,不管三七二十一,不仅“有闻必报”,而且“小题大做”,甚至枉加猜测“无中生有”;不仅有“体育新闻”,还有“个人秘闻”。一些媒体,借体育明星之名,行哗众取宠之实,结果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心事重重的运动员上了比赛场,有多少不“表现失常”的?

  国民广泛参与是为运动员“减压”的基本条件。人们注意到,在各类体育竞技项目中,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的心理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小,不言而喻,乒乓球运动项目在我国已经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可谓人才辈出,源源不断。而让国人“担心”的、给运动员压力大的项目,多是群众参与较少的,或者难以参与甚至根本就不熟悉的。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而在我国不仅比赛场地很少,一些项目比赛时观众也很少。可见,要想全面提高我国的竞技运动水平,要想在2008年在自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上创造新的辉煌,在一些项目上有所突破,就不能仅仅是出现一个刘翔,而是要有众多从事“弱势项目”的运动人口。具备了广泛的群众性,体育项目的发展才有后劲,这虽说不能一蹴而就,但难道说不是为刘翔们“减压”的必有之策?

  陈向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