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萧规曹随”闻药香——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快意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6日10:05 宁夏日报

  近些天,隆德县联财镇赵楼村村民赵有和心情格外好,去年他家种的不足8亩地的黄芪和甘草晾干后在春节前卖了2万多元,除掉开支后纯利高达1万多元。如今,小小中草药已成为隆德县农民增收的“参天大树”,年创产值6000多万元。

  赵有和今日品尝增收的喜悦,与隆德县这些年来不懈地努力分不开。在过去的15年里,隆德县委、县政府班子换了好几届,但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这一传统做法并没有因班子和
领导的变动而变动。正是因为这种“不变”,隆德县中药材才一天天快意地长成了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隆德县县长李学明说,一个好的思路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时间保证,要有连续性,隆德县委、县政府几届班子在扶持壮大中药材产业过程中,10多年内没有重砌“炉灶”,一任接着一任干,才使得这个优势产业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地理气候适宜中草药生长,仅羌活、柴胡、秦艽、铁棒锤、黄芪、党参、手掌参等野生中药材资源面积就达50万亩,蕴藏量达4万多吨,占宁夏中药材蕴藏量的十分之一。据统计,仅占自治区国土面积3.8%的隆德县境内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的中药材,共有药用植物资源377种,占全区总数的41%,是西北湿生道地中药材的主产地和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想基地。

  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隆德县农民就开始零星种植黄芪、党参、大黄、柴胡、甘草等中草药。为了壮大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世纪90年代初,隆德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中药材生产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品种逐年增加。2001年,隆德县被自治区确定为“优质中药材基地县”后,按照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GAP规范化要求,隆德县制定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把中药材列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首,进行重点扶持和开发,使中药材产业开发速度有了突破性进展。

  然而,由于药材品种单一、种植方式落后,加之农民的无序竞争等历史遗留问题,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2003年,隆德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药材产业办公室,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了河谷川道区、阴湿和半阴湿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退耕还林等区域主栽品种,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市场化运作,下决心对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如何实现中药材的优生优育?隆德县从源头抓起,严把种苗关,2003年初,县上成立了由审计、物价、工商、技监等7家单位组成的政府采购领导小组,经过严格筛选,从宁夏西北药材有限公司购进3万多亩药材种苗,并以每亩贴息贷款200元的方式将种苗分发给种植户,并多方争取资金建成320亩的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园建设,截止目前,共采集、引进、试验、示范繁殖各种中药材种子、种苗121个品种,其中从山东、吉林两省引进西洋参种子、种苗已安全过冬。据隆德县药材办公室主任厚忠良介绍,六盘山道地种子种苗园的建成不仅每年可为5000多亩大田提供优质种子种苗外,还可为全县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地头学校”是解决技术难题的活教材。2004年,隆德县加大了基地和典型示范村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建立了六盘山野生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区,围栏封育面积达10万亩,并委托自治区药监局对30多个常用药材品种进行药理分析,迈出了打造品牌的关键一步;利用麦药套种、林药间作等模式,培育了温堡乡前刘村、凤岭乡上梁村、联财镇赵楼村、城关镇星火村、山河乡菜子川村、沙塘镇董沟村6个规范化药材种植示范村,发展示范户586户,共示范种植中药材1342亩;建立联财镇赵楼村、沙塘镇街道村、好水乡团结村、观庄乡田滩村、陈靳乡民联村4个林药间作示范村,示范面积达1万亩;13个乡镇纷纷建立药材基地,涌现出了李显等10多个种植大户。有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当“引擎”和后盾,全县3.7万农户中有3万农户在农田中种上了中药材,面积达6.13万亩。

  面积大幅度增长,卖难没有接踵而至。但隆德县委、政府未雨绸缪,积极解决药农信息不灵、销售不畅问题。在积极扶持培育农民经纪人和中介营销机构的同时,还出台了对外来投资者实行零地价、贩运不收农业税、开放中药材市场等优惠政策招徕“女婿”。冯志杰是隆德县远近闻名的“药大王”,多年的药材经营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在政府的号召下,他投资50万元成立了集种植、培训、示范、收购、加工、信息服务为一体的“西北中药材有限公司”,常年收购加工中药材,并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建立了业务关系,仅去年他就向内蒙古、陕西、安徽等地销售中药材700多吨,纯收入达90多万元。中药材的蓬勃发展,也引来了福建、山东、广州及区内科研院所、企业和公司加入中药材产业的开发与经营。如今,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体系。

  初春时节,漫步隆德县城,不时有满载中药材的手扶拖拉机从身边驶过,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中药材收购站”招牌,清洌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驱车前往隆德县最早种植中药材的联财镇赵楼村,远远看到路旁矗立着一栋两层小楼,煞是惹眼,一打听,才知道是隆德县另一名“药大王”赵效杰前两年新建的。靠种植和贩卖中药材发家的赵效杰颇为自信地说:“别看赵楼村小,才100多农户,但户户都靠种药种出名堂,在这里,万元户不算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户不在少数,你信不信?”看着村子里拔地而起的幢幢新房,闻着家家院落中飘溢的醇厚药香,记者相信,赵楼村以及隆德县的药香一天会比一天浓,农民们的日子一天会比一天好。(本报记者张晓芳杨民武)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