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老字号还能走多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6日17:16 金羊网-羊城晚报
  太平馆一场“生死劫”再次引起人们的关心和担心

  文/本报记者 孙璇 实习生 李映杏 图/本报记者 叶健强 实习生 谢沁沁

  这几天,“太平馆”,这个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曾经让广州市民尤其是“老广州”自豪的广州最老的西餐馆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先是传出“再度关门”的消息,继而又获悉可望生机重现。百年“老字号”太平馆的坎坷,揪起了人们关注所有“老字号”的心。

  不少老字号无奈远离视线

  悄然而逝

  在全国,1600多家老字号企业有2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有70%勉强维持现状,至今仍处于盈利状态的只有160家———只有10%。

  “广州大多数老字号同样生存堪忧!”一位业内人士一说起这一话题,就面露惋惜。“太平馆”能够起死回生是幸运的,但就在这些年,一些老字号悄然而逝也是不争的事实:1994年,建于清朝光绪元年、曾经位于中山五路的惠如楼,因地铁施工迁至广花二路,苦撑两年后,不得不关门停业,100多年的历史从此画上句号;2002年4月9日,在一场拍卖会上,广州开业最早、时间长达200余年的成珠茶楼(酒家)在无人竞投的情况下被“接”走,从此销声匿迹,广州市民再也吃不到“成珠小凤饼”……

  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广州“三多轩”,曾经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并称中国三大文房名庄,然而,1996年以后,随着北京路一带的侨房租金大增,“三多轩”的经营效益急剧下降。记者昨天来到重建于康王路的“三多轩”,经营者透露的消息让人大吃一惊:“国营‘三多轩’早在2000年就倒闭了,我们至今保留着刻有‘三多轩’的匾牌,是因为心里实在难舍那种‘老字号’情结!”
广州老字号还能走多远(组图)
左图:老字号泮溪酒家门前成了书摊

  当年兴盛为何现在不行了

  四大症结

  如果没有曾经的兴盛,没有众多的拥趸,当年的“小字号”显然成不了百年老店,可如今大多数“老字号”又为何落得举步维艰?广州一位长期研究“老字号”发展历史的专家指出,“老字号”至少面临四重困境:

  首先是体制障碍。“老字号”原来大多数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普遍背负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包袱,无法轻装上阵。记者采访“老字号”爱群大厦时了解到,爱群大厦现有在职员工300余人,但是离退休的员工就有200多人,靠在职的300多人去承担这200多人的开支,十分艰难。

  其次,“老字号”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也低(制药等个别行业除外)。

  第三是产权问题不断。许多“老字号”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放不开手脚,广州有不少“老字号”连商标都没注册。康王路“三多轩”的经营者对记者说:“我们在‘三多轩’工作了几十年,但现在却不敢加大投入继续打造品牌———如果品牌打出来了,有关部门却一举收回,我们就成了‘杨白劳’。”还有一些“老字号”由“新中国前的私营”到“公私合营”到“国营”一步步走来,房子都是租的私人的,一旦要落实私人产权尤其是侨房政策时,“老字号”那点仅有的“硬件”(铺面)就被人家依法拿走。

  另一重困境就是城市建设与改造加快,常常让“老字号”挪位。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中山路一带的拓宽工程就曾令多家“老字号”易址(后有部分回迁),不少“老字号”一失去原有店面和经营氛围及人文环境,就日渐萧条。广州“老字号”艳芳照相馆经理张国庆说,艳芳照相馆原址在中山五路,后来中山五路规划改建他们搬到光塔路,结果连续5年亏损,2000年3月搬到朝天路至今,日子仍过得十分艰难。

  货真价实深受“老广州”爱戴

  难舍老店

  “老字号”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它本分、公平、货真价实的品格深受市民爱戴。

  “舍不得啊!”家住西堤码头附近的张女士回忆起去年的9月1日,那天听说南方大厦即将撤场的消息后,即打的来到这里疯狂购物,“不是因为它在清货减价,而是因为它从来就货真价实,过去20年家里的大小日用品几乎全部来自这里!”

  “‘老字号’好似一位敦厚的长者,可亲、可信!”家住越秀区的陈姨说,这几年,市场上的月饼越卖越离谱,有的开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天价,还有的质量很差却大卖包装,可广州的“老字号”从来不这样做。

  昨天下午,爱群大酒店总经办彭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酒店努力打拼,年营业额已从1998年的1500万元上升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但仍面临着包袱沉重、资金短缺等困难,为此,酒店打算多方引入资金并加强文化建设(于右任、李宗仁等历史名人均在此留有墨宝)。从事公关营销工作的梁女士说:“酒店的不少老员工都想在临走之前留下点东西,以便重振爱群。为了装修,他们宁愿自己少发点钱,将奖金用于改善爱群的硬件!”

  “如何保护”尚无详细规定

  亟待立法

  “老字号”的命运变迁,不仅牵动着市民的感情,也牵动着一个城市的未来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一位文化界的权威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老字号”比作民族文化之“根”。他说:“从现在台湾省的事实来看,正是由于一代年轻人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等淡漠了,才使极少数试图分裂中国的人有了可乘之机。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安全’问题。”我国对“文化安全”问题已经高度重视。

  广州在保护“老字号”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记者了解到,早在1999年,广州便实施《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提出保护“老字号”;2001年又公布首批“老字号”并举行授匾仪式,让广州酒家、皇上皇、大学鞋帽商店等27家传统“老字号”拥有了现代“身份证”。

  据《广州市越秀区商业发展规划》最近透露,越秀区拟把长堤打造成“老字号一条街”,将已停业、外迁的大三元、大公等“老字号”恢复,“以老字号”一条街为经营特色进行定位,并建议对复业的“老字号”或新建的“老字号”分店给予一定年限的税收、融资等优惠。

  “为了重整旗鼓,广州不少‘老字号’自身也在努力,比如更新管理观念、产品推陈出新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解决一系列掣肘!”有关专家表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对“如何保护”尚无详细规定,应予以补充;此外,应当制定政策法规,鼓励民间有识之士和资金扶持文化事业、积极投身“老字号”保护,如税收优惠等等。“这是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

  还有专家表示,保护“老字号”既要保护无形的品牌,也要保护有形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如果像太平馆那样,部分或全部建筑物属于私人产权,就应通过立法加以妥善解决;至于生产经营那一块,只要能让“老字号”在现代市场立足,采取各种方式都可以。

  上图:一盅两件,市民喜欢在泮溪酒家喝早茶
广州老字号还能走多远(组图)
上图:广州西关老字号陶陶居风采依然

  上图:致美斋暂时搬迁,仍引来不少老广州买酱料
广州老字号还能走多远(组图)
上图:位于广州闹市的太平馆餐厅“逐渐老去”

  (日京/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