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多情山水“游”出滚滚财源——泾源县生态旅游经济秀姿初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7日15:12 宁夏日报

  坐看“金山”起,卧听“银河”流。如今,在泾源县,从青山绿水中“淘金掘银”的农民已过万余。谈及泾源山水,县委书记王珍豪情满怀:2004年,泾源县的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达12%以上,历史性地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县(市)行列。

  泾源县755平方公里的土地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森林覆盖率高达45.1%,创全自治区
之最。因六盘山抬升作用,泾源县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有黄土高原“湿岛”之称,温度最高的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7.3摄氏度,是古往今来的避暑胜地。据史书记载,西夏宝义二年(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兵进攻西夏时曾在这里避暑。多情山水是大自然赐予泾源县最为珍贵的礼物,然而这些人间仙境般的景物却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魅力,旅游资源丰富的泾源县头戴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守着青山绿水过着穷日子。

  出路源于思路。1997年幡然觉醒的泾源县意识到长期熟视无睹的青山绿水是自身最具优势的资源。然而,资源不会自己变成高楼大厦和白花花的银子,立足优势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才是实现强县富民梦想的最佳切入点。从此,泾源县将关注的目光转向生态旅游。1998年6月,自治区政府决定由六盘山林区和泾源县共同开发泾源县的景区,受体制制约,旅游开发步伐缓慢。2001年泾源县决定自主开发胭脂峡,景区当年开发,当年见效,这年大漠黄河旅游节·六盘山分会场锁定胭脂峡,胭脂峡一炮打响。2001年底,在固原市的协调下,老龙潭划归泾源县开发管理。2002年财政困难的泾源县挤出部分资金修建了景区的道路、水坝,5月1日景区全面开放。经过几年的开发,胭脂峡、老龙潭有了一定名气,但由于投资太少,两个景区的旅游文章始终无法做大。

  泾源县的希望在旅游,泾源县的未来也在旅游。旅游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受财力所限,泾源县这些年在旅游上的总投入仅1000多万元,旅游文章始终没有做大。为书写旅游大文章,2004年初,泾源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开发,社会参与”的原则,推行县属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借助外力,提升旅游品位,拓展旅游项目。3月21日,泾源县和宁夏启厦房地产公司就胭脂峡、老龙潭两个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签订协议,当年争取投资1500万元。泾源旅游招商引资敲响了宁夏景区拍卖第一槌。“在对胭脂峡、老龙潭旅游景区经营权拍卖中,县决策层不谋求直接利益而谋求间接利益,不谋求眼前利益而谋求长远利益,不谋求微观利益而谋求宏观利益,充分让利于投资商,我们看中的是景区发展起来后的吃、住、行、游、购、娱,我们是用‘小失’换‘大得’。”县长马崇林信心十足。

  徜徉在胭脂峡和老龙潭的山水之间,导游员在引领游客游览秀丽风光的同时,还向游客们娓娓讲述源自泾源山水的一个个美丽古老的神话或历史传说。

  县委、县政府对山水进行文化包装是泾源县发展旅游的一个新决策。

  泾源山水有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小九寨”之说,几乎每座山、每条沟、每眼泉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但长期以来,人们多迷恋这里秀丽的自然景观,而对其历史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泾源县委、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认识到,泾源山水自然条件优越,但缺乏人文包装,努力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可使泾源山水更为灵秀,更能进一步提高其旅游附加值。2004年初,泾源县决定对山水中蕴含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进行大规模的努力挖掘和整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北民族学院、自治区文化厅与群艺馆专家的指导下,汇集柳毅传书、魏征梦斩老龙、泾河卧龙、胭脂仙女、济公转世等泾源神话故事集编辑出版;泾源地处古丝绸之路,文化部门据此对秦始皇“过回中”、汉武帝“登鸡头”、汉光帝瓦亭平隗嚣、成吉思汗避暑殒落凉殿峡、忽必烈屯军养锐泾河脑、乾隆皇帝令大臣勘察“泾水清源”老龙潭等等历史事迹进行整理。经保护挖掘,去年4月,泾源回族“踏脚舞”被国家立项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7月,国家邮政管理局把《民间传说──柳毅传书》特种邮票首发式选定在泾源,一系列的“文旅互动”让泾源山水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旅游带动下,泾源县城一天天长大了。围绕建设“旅游县城”目标,泾源县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的承载功能得到提高,不断扩张的城市建设已突破了2000版规划确定的基本框架。2004年泾源县再次委托银川市规划设计院对城市总体规划重新修订,将原规划面积18.7平方公里调整为20平方公里,现规划建设区由4.2平方公里调整到7平方公里,城市控制区由5平方公里调整到9.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由3万人调整到6万人。随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一个具有回族风情的生态型旅游县城宛如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六盘山麓。

  旅游的“冲击”带动商贸、餐饮、住宿、娱乐、运输等第三产业发生了直接的变化:过去泾源县城只有政府招待所一家,如今已建起了旅游宾馆等10多个宾馆,其中达接待标准的星级宾馆有6家;过去泾源县城只有2家餐厅,如今上档次的旅游定点餐厅有16家;过去只知道“土里刨食”的农民也向游客兜售起了松籽、药材等土特产,纷纷投入旅游服务行列。以出租车为例,2000年前全县只有80辆出租车,如今有600辆出租车,经营者大部分为农民,他们80%以上的收入来自旅游业。据初步统计,2004年,来泾源旅游的人次达13.7万,实现旅游收入323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66万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792万元,增长10.4%。

  泾源,在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的过程中越来越被外界关注,跨越发展正当时。(本报记者张晓芳苏峰)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