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驻华大使谈两国建交秘密谈判内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11:33 东方早报 | ||||||||
1935年,一个美国男孩在中国南京呱呱坠地,这或许也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会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后来,这个男孩实现了当外交官的梦想,并被派往中国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他就是芮效俭(Stapleton Roy)。 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3周年(1972-2005年)的纪念日,芮效俭再度来到了这份公报诞生的地方,并在下榻的酒店接受了早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尽管素昧谋面,当芮效
参加“秘密谈判” 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确定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中美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1978年,芮效俭被调往美国驻中国联络处担任副主任,参与两国建交“秘密谈判”。芮效俭把这次谈判称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特别的一次谈判”,一是谈判的秘密性,二是谈判的重要性。 中美建交谈判从1978年7月开始,当年12月达成了协议。芮效俭回忆说:“当时在美国驻中国联络处里,只有我和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知道,别的同事都不知道。我们宣布建交的时候,联络处里面很多同事不高兴,这样重要的事情竟然没让他们知道。但当时的情况很困难,我们必须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谈判。”在谈到中美建交问题时,芮效俭还告诉记者他很佩服邓小平的远见,当然也很钦佩卡特总统的勇气。 1991年,芮效俭再次被派往中国,被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半开玩笑地说,他是“临危受命”,因为当时中美关系出现了很多问题。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上世纪70年代在担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时,芮效俭就跟他认识。老布什出任总统的时候,中美关系正处于低潮,他在选择美国驻华大使人选的时候自然想到了芮效俭,因为他是一位熟悉中国、经验丰富的职业外交官。“美国职业外交官一般不容易当上驻华大使,因为这个职位太重要了。但是在中美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美国政府就会选择职业外交官了。”芮效俭开玩笑地说。 曾在上海求学 芮效俭出生在南京,并在成都和上海度过了大部分青少年时光。他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他曾经在上海有过一段求学的经历。1948年,因为南京的美国学校关门了,芮效俭来到上海求学,在上海衡山路上的“上海美国学校”高中部(高一)读过8个月的书。解放军解放上海时芮效俭就在上海,到1950年才回国。 回到美国后,芮效俭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开始学的是工程学,但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改学了历史,因为他决心成为一名外交官。正是这个重要的转变使芮效俭得以以外交官的身份延续了与中国的情缘。 作为美国国务院的中国专家,芮效俭经常来中国,不仅见证了3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也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谈及对上海的印象时,芮效俭告诉记者:“虽然这次上海之行的行程很短暂,但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1949年的时候我曾经住在上海,当我1991年回到上海的时候,这座城市在表面上与1949年时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次,我刚刚去了上海的一家新饭店‘外滩三号’,当我闭起眼睛问自己身在哪里时,我不会想到自己在上海,我会以为我在巴黎,我在美国的某座城市。” 中美关系发展超出预想 2月28日下午,应上海美国学会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邀请,芮效俭成为此次“鲍大可-奥克森伯格中美关系系列讲座”的主讲人,就中美关系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 芮效俭在演讲中说,中美关系现在的良好发展势头是很多人以前所没有预料到的,甚至比任何预言家预言的结果都要好,但是中美关系未来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芮效俭告诉记者,美国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国际形势,即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拥有近代以来所从来没有拥有过的力量。未来美中关系发展的挑战是,美国将面临出现一个竞争对手的新形势。在新形势下,美国应该如何使用自己的权力?同样,中国拥有力量之后,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是中美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芮效俭认为,中国力量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也许在未来20年之内就会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他表示,美国已经在开始考虑,中国是美国的一个对手还是一个伙伴这个问题,但是还没有下定论。“美国国内有两种意见,一部分认为中国是对手,而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美国可以在将来把中国当成一个伙伴。中美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取决于双方的远见,没有远见的话,我们就将成为对手了。”芮效俭说。 17世纪至19世纪是欧洲崛起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崛起的世纪,而现在正处于亚洲崛起的世纪。芮效俭指出,除了中国以外,印度等一批亚洲国家都在迅速发展,可以说是整个亚洲在崛起,太平洋将取代大西洋成为世界的中心。为此,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外交政策应该进行根本性的变化,把外交政策重点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早报记者 钱奕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