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众声音:“二手烟”,要死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18:24 金羊网-羊城晚报

  郑红旗

  我国有望年内批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也就是说,香烟的最后疯狂业已倒数,以后的日子,越发不好过。烟民数以亿计,讨厌吸烟的人数以亿计,然而前者和后者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像一个餐厅那样划分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于是有了“一手烟”和“二手烟”,有了前者的喷云吐雾和后者的被动吸入,专家们说,后者被香烟的毒害,事实上比前者还多。如
果以性别大致划分,后者大多为女性,前者大多为男性,于是后者对前者说:二手烟,讨厌啦!遗憾的是前者在中国,对这句愤怒没有什么反应,你说你的,我抽我的,你可以四处躲避,问题是我无处不在。

  没有细细研究过烟控公约,但是看到过一些烟控的现实,比如欧洲,空气流通良好的街头巷尾和空旷地带允许吸烟,因为天高地远,人群分散,“二手烟”不容易形成,也不容易形成毒害,在一些公众聚集场所,如餐厅、车站、机场,设置有专门的吸烟区,此外的非吸烟区如果有人吸烟,人人声讨,众怒难顶,管理人员马上过来制止,弄不好还要罚钱,博物馆和音乐厅这类全面禁烟的地方更别说吸烟,是连烟头都不能容忍。其实欧洲吸烟的人也不少,但是能够做到控制“二手烟”对人群的毒害,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而公众场所设置吸烟区,也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尊重这东西就是这样,你尊重我,我就尊重你,你不尊重我我就不尊重你,在欧洲,如果烟民置“二手烟”的毒害于不顾我行我素,想抽“一手烟”门也没有。

  烟控能做到全国范围不生产不销售不吸食吗?恐怕很难,能够做到烟民总量整体逐年下降不反弹,烟民按照社会管理指引和吸烟道德规范,坚决防止“二手烟”在人群中扩散,已经居功甚伟。

  而这个目标,是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吸烟道德的,它应该纳入公民道德公约的范畴,形成社会人群的共识,它还需要政府的公民道义养成和社会习惯培育。比如培养一个很简单明确易记的标志物意识———烟灰缸意识,只要让烟民记住没有烟灰缸提供的封闭场所都不准吸烟,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管理和维护。被动吸烟的人针对“二手烟”的愤怒也要加码,如果把“讨厌啦”变成“要死啊?!”阻止力度会好得多,人是很容易原谅自己的,态度不坚决,主动吸烟的人就得吸且吸,当然也可以在烟控公约基础上再搞一个“二手烟”控制框架公约,通过治理“二手烟”,把“一手烟”顺便也收拾了。

  (晓航/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