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甘肃车改的现实与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10:20 法制早报

  政协委员改革提议遭到唾骂给领导发上补助司机怎么办

  在2月份召开的甘肃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民建甘肃省委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行公务用车改革的建议》 。随后媒体刊登消息称,该提案的起草者贾光明引来了当地一些司机的责骂。

  我国被财政供养的机构十分庞大,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世界上行政管理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

  回首我国公务用车改革,已有11年历史,但迫于各方质疑之声,各地车改始终低调潜行。从一定意义上看,甘肃公 车改革的现实与困境实际就是全国车改的一个缩影。

  □本报记者李慎波发自甘肃兰州

  并不都是责骂

  春节过后,甘肃省乡镇企业局的司机老杨像往常送领导开会一样,利用领导开会的间隙擦起了车。新建的甘肃省政协 大楼的广场上停放了不下三十台各类公务用车,别克、本田、奥迪,从牌照上就可以看出这是省里有关部门的车辆。这些车的 司机们几乎都在做着与老杨差不多的工作。手里没活的几位司机看起来是老相识了,正在小声的谈论着。

  “先把车收拾干净了,以后车改了还不定能不能再开它了呢”,老杨一边用力将抹布上的水拧干,一边颇为忧虑地与 邻近的省农牧厅的一个老朋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与老杨相同,最近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很多公车司机似乎都或多或少平添了一丝忧虑与担心。一切的忧虑与烦恼似乎 都缘于车改,源于那份由民建甘肃省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行公务用车改革的建议》。这份由甘肃省政协委员、民建甘肃省委 副秘书长、调研部部长贾光明在甘肃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议案,因其所提问题的敏感性,立刻受到了包括上至甘肃省 领导下至普遍市民的广泛关注。然而备受关注并不意味着就一切皆好。议案提出后贾光明却接到了二十多名司机打来的“责骂 ”电话。

  “其实并没有像某些媒体所讲的那么严重,我们的提案提出后,的确有很多司机和市民给我打过电话,但不全是责骂 的。骂娘的、抱怨的电话最多也就有1/3吧。其余三分之二则主要是咨询和建议。至于说到的打我家的玻璃和扎我的车胎都 没有什么凭据,不足为信。而且,即便是有人骂娘也是正常的,任何改革都会有人责骂有人欢迎,这我很理解。也没有什么可 怕的。”贾光明显得很坦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甘肃省某省直机关司机对记者说:“从根本上来讲,公车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们没理由责骂他。 ”

  很多普通市民也纷纷表示对公车改革的支持和对建议的肯定,这让贾光明很满意,“毕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一封建议信

  令贾光明感到欣慰的是除了先后有两家出租车公司老板向他咨询公车改革的相关情况外,更为可喜的是他甚至收到了 几封建议信。

  在一封署名五个普通百姓的建议信里,建议人认为“最近由民建甘肃省委提交政协会上《公车改革》的提案,深得民 心”,并进而提出了几条补充建议:

  省级在职正副职,工作需要仍须配公车,可以暂不改革,实行加强管理,自我约束机制。

  担任县、地级实职,现在配有专车的,实行货币包干,每月补助的金额不能太高。如果补助是一般干部基本工资的几 倍,就显得不公平,不合理,会引起新的矛盾和意见。

  制定公车补贴的标准,应从实际出发,不宜太高,亦不应太低。

  实行货币包干后,单位不再保留小车,防止少数领导以工作需要为借口经常使用,造成钱照领,公车照坐的腐败现象 。

  司机的理由

  治理公车使用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这是一个老话题。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结合正在党内倡导的坚持艰 苦奋斗的作风,通过提案等形式呼吁,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 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财政不堪其重的大包袱。社会轿车每 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 公车的13.5%。

  如果按照贾光明的提案内容进行车改的话,甘肃省每年将节省下6亿元的养公车费。一下子节约出6亿元经费,对于 地处西部的甘肃省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应该说,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提案,也理应受到群众的欢迎。但司机也有自己 的看法。

  “公车改革咱不反对,但是我还是要骂人。”甘肃省政协人口委的一位司机感觉到对司机的有些说法令他无法接受: “说我们司机拿了人家多少回扣,从公车利用中得了多少实惠,什么领导用三分之一,司机用三分之一。这放在别的部门我没 法说,但在我们这里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这位司机坦承亲朋婚丧嫁娶时偶尔用一下公家的车这是人之常情,但绝对不可 能占到三分之一。“我们单位2000年就开始进行了一些改革大部分车都停了,只留下2台车。一台车一个月只给100公 升油。已经相当节约了。而且,现在我们修车、加油等都要到后勤或领导指定的地点去。哪怕是换一条车胎都要审请,领导签 字后到指定的地点修了之后,最后由领导统一结账,一年一台车到底花多少钱,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何谈回扣”。这位自称有 着三十年工龄的司机感受自己很冤枉。

  “现在全国都在改,甘肃不改也不行。但你必须讲清楚怎么改,给我们心里一个谱。你不能说,要实行改革了,给领 导发上补助,买断我们的工龄,把我们推出去,让我们下岗。现在我们的工资是1000多块,改革之后,会不会还是这个数 ?不能说改革就要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吧。”省政协下属部门的一位司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省农牧厅的一位年约五十的司机 对记者说:“听说要成立什么公车租赁公司。如果真的那样的话,我估计吃饭都是个大问题。”

  商务厅先行

  商务厅的车辆改革还是被看作是具有示范和探索意义的。

  从2004年1月1日起商务厅便取消甘肃省领导固定用车。然而一直以来该省商务厅对车改之事保持低调,记者从 该厅负责此项事务的后勤中心一位姓陈的主任那里得知,商务厅车改主要实行车改补助和用代金券的办法,具体标准是:厅长 每月1800元(含600元车辆使用代金券),副厅长、纪检组长每月1500元(含500元车辆使用代金券),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1000元(含300元车辆使用代金券)。“这一标准与重庆经济开发区车改部门正职2300元的标准相比 明显偏低。”

  省长助理兼省商务厅厅长陈有安表示,厅里实行代金券的用车方式,避免了有人利用发票管理的漏洞虚报冒领。

  甘肃省商务厅虽然在甘肃还算个例,但公车改革在甘肃“注定是绕不过的弯。”此前,甘肃省委书记苏荣在公开场合 的表态:公车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是改,迟改也要改,迟改不如早改。

  公车改革究竟该怎么改

  据了解,甘肃省监察厅、财政厅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参与了此次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此本报记者专门致电甘肃省监 察厅询问有关事宜。该部门新闻发言人韩豫平告诉记者:“目前,监察部门并没有介入车改的前期工作”。并非常谨慎的表示 :“并没有得到省里的明确表示,估计在短期内不会有明确的方案出台。”

  随后,记者又先后与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审计厅、省人大以及省发改委等部门取得联系,均得到了类似的回答。

  记者最后获知甘肃省财政厅正在进行车改的前期调研工作,该厅行政政法处处长祁碧邦向记者表示:“我们厅里的确 负责此次车改的牵头工作,但目前还处于调研阶段,过上二十天左右可能才会有一个结果。”

  祁碧邦认为,当前改革的最大问题还是钱的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讲公车消费的确成了财政开支的一个大头,但就财政 的给公车的补贴而言,每个车每年度财政的核定数额是一定的,即每车每年12800元。现在要搞公车改革就必须核算一下 ,如果实行车贴,那么就必须对补贴的数额有一个精细的核算。我们想在省上找十几个单位,先试点再推广。各级干部的补贴 数额与公车拍卖或以及养护之间的支出都必须有一个比较,不然就可能不但起不到节约开支的作用,反而会加重财政负担。至 于驾管人员的安置问题同样必须引起重视,不然改革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改革必须在让普通群众受益与节省财政开支之间找 平衡点,不然就会造成社会问题。”

  除了以上问题外,公车改革还要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标准问题。公车改革过程车中涉及到车辆的拍卖与车补的发 放标准问题。从各方面的实践和反映来看,在车辆拍卖过程以及车补发放时,都存在着领导与普通员工的标准问题。 二是 操作规范问题。如何从程度上、操作规范上防止改革成为变相的增加领导的利益,而避免使改革流于形式。

  全国车改的难点

  甘肃当前的实践实际是全国车改的一个缩影。行政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分析,公车改革不能更顺利推进 的原因之一,是车的差别太大。与手机相比,汽车还没有成为必需品,在技术问题上也不好解决。因为随着官员级别不同,公 车的消费差距也较大,且私人消费和职务消费很难区分。

  毛寿龙认为,国内有些地方进行改革后,有的公务员每月三四千元公车补贴费,远高于其工资,普通百姓难以接受。 而如果进行公车拍卖,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人为瓜分,并且安全性也无法保障。曾有些地方政府鼓励官员自己开车,但开车 出问题又易造成过错,影响提拔,后来逐渐废除。而且各地交通状况不一,车贴也不好统一出台。

  相关链接

  市长公车私用被判刑

  意大利锡耶纳市现任市长布赞卡于1995年8月在担任锡耶纳省省长时,曾用自己的公务专车接送旅游的妻子。

  意消费者协会联合会就此将布告上法庭,指控他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

  最后,意大利最高法院裁定布赞卡的妻子搭乘其公务专车违法,维护地方法院对他的判决。

  外国政府公务用车简况

  1.专车配备级别较高。如德国联邦政府只为联邦级的领导人和部长、国务秘书配备公务专车。有的即使配备专车也 只许用于公务,设有用车登记卡,出车时间,用石油、公里数等定期上报主管部门。

  2.公务用车公私分明。一般官员办理公务时,可用公车,上下班单位给予适当补贴,公务用车限制外出范围,外地 出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