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贡”成风 教育“软收费”难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18:09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粤籍政协委员建议约束教师行为的随意性,杜绝“利用学生向家长施压” 本报特派记者 周敏 张演钦 李宜航 蒋铮余颖本报今天消息时下,家长为学校“做贡献”司空见惯,从复印试卷、冲洗照片,到郊游派车、节日聚餐……五花八门。全国政协委员、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陈伟明直斥:这类行为就是“软收费”!今早,陈伟明带着一份措辞锐利的提案《健全制度、加强监督、规范中小学教育行为》,踏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问题:教育“软收费”高达万元? “目前某些教育工作者利用家长望子成龙和学生要求进步的心态,做出种种伤害学生心身的行为。”陈伟明在提案中指出了一系列不文明、不道德的教育行为,其中最普遍的现象是“软收费”,“美其名曰‘为班级做贡献’”。提案指出,在全国实行“一费制”后,学校的收费渠道大受限制,某些学校为了节支开源,就打起了家长的主意。最普遍的做法是变相向家长索取财物。有调查发现:为学校做过“贡献”的家长不在少数,帮助复印试卷、洗印照片、出车、给班级买装饰品和日常用品等。牵涉的金额小到一块几毛的香皂,大到上万元的活动经费。其实,70%以上的家长对“做贡献”表示反感,但是为了孩子得到重视,他们不得不这么做。家长为班级做贡献,教师回报给孩子的是小红花。某小学班级活动中,家长出一次车,孩子可得五朵小红花,而学生考试成绩好,只会获得一朵小红花!陈伟明指出,目前,公务员有公务员的管理办法,律师有律师执业规范,中小学教师也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这毕竟没有什么刚性约束力。提案建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教师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定教学行为标准,引导教师规范从教,依法从教。通过教学行为标准,约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行为的随意性。 调查:学校竟设“家长贡献奖” “为班级做贡献?!”记者在东山区一小学门口就此进行采访,家长们不约而同地首先报以一笑,有的会心,有的无奈。记者在东山两家小学和天河一家中学随机调查发现,接受采访的家长中90%“为班级做过贡献”。其中,最小的贡献是给班级买过洗手液,价值5元,最大的贡献是在教师节安排全班聚餐,价值6000元。这个学期的开学之初,市民刘先生(孩子读三年级)与其他四位家长,每人30元,凑钱给班上买了一台饮水机。叶女士任职旅行社,孩子读初三,“这些年,班里出去玩用车,都是我们家包了。”另据媒体透露,福建泉州一所幼儿园,曾给家长们发出“倡议信”,准备增设一个多媒体电化活动室,作为送给孩子们的“六一”礼物,希望家长们“做贡献”。保定一家中学承办学术会议时,要求家长们贡献小轿车,还要桑塔纳以上级别的。市民李女士曾在“贡献”问题上吃过亏。“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班上已发展两批少先队员了,还没轮到他。一问,人家家长都给班级做过贡献,就我们傻乎乎的。后来,班上要测验,我主动要求帮忙复印试卷。结果,孩子很快就入队了。”据说,时下有的学校还设立“家长特殊贡献奖”,张榜公布。 家长:“自愿贡献”怎成“变相收费” 对于“为学校作贡献”,一些家长挺赞成,认为可以培养孩子热爱集体的品质。“我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我特意带着她去市场买了拖把、扫帚,送到班级。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她,孩子回来高兴极了。”市民左女士说。更多的家长表示忧虑,比贡献,一方面助长孩子攀比之风;另一方面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市民蒋先生说:“孩子回到家告诉我们,某某的爸爸给班上买了钟表,某某的妈妈也买了什么,羡慕得不得了。我们的力量达不到,让孩子很失落。”“贡献”的背后是经济付出,一些家长也不堪重负。罗女士夫妇只有一人工作,家里经济挺困难。可是,“老师一说做贡献,孩子就抢着举手!”超过六成家长认为,所谓“贡献”就是变相收费。“学校鼓励学生做贡献,实际是在利用学生向家长施压。”做律师的高先生认为,捐助应该遵循自愿原则,这是生活常识。这种“做贡献”貌似自愿,实际上是变相转嫁。 教师:不应以“家长贡献”评价学生 海珠区某中学的钟老师说,现在的家长都挺积极的,这是对学校的自愿帮助,无可厚非。另一位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小学校长认为,鼓励家长为班级做贡献,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东山区某小学宋老师则认为,家长出于自愿帮助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无可厚非。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学校鼓励的“做贡献”已经变了味。小学是孩子道德认识发展时期,学校不应该以家长的贡献作为评价学生的尺码。(晓航/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