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将除夕定为假日以增添年味(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18:09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粤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不约而同提出相似意见,建议除夕定为全国假日以利增添“年味” 本报特派记者 周敏 张演钦 李宜航 余颖 蒋铮 本报今天消息 “我有一个关系千家万户的小提案”,今天上午,飞往北京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歌舞剧院演员李素华兴奋地说:“我建议把除夕设为法定假期”。记者一了解,这个提案竟然“撞了车”———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副院长陈学希也将把相同内容的建议带到北京。“大年三十放不放假”成了牵动着代表委员的“热点”话题。 李素华委员向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的提案中说,春节作为最普遍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将这些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有利于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其中,除夕夜的团聚和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标志,只要是中国人,都非常看重辞旧迎新、全家团圆、共享天伦。可是,现行的春节黄金周放假安排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除夕并没有定为法定假期。 李素华认为,春节假期应从大年三十开始,而不是现在的大年初一。事实上,在除夕这天,即使国家没有把它作为法定的节日对待,许多单位也已经自行放假了。所谓的上班大多名存实亡。 陈学希代表也建议,根据群众意愿,将除夕定为法定假期。具体做法可以有两种:一、对现行的春节黄金周休假安排作微调,从除夕到正月初六;二、在目前春节法定假日的基础上再增加除夕一天。 个案篇:除夕不放假麻烦还不少 “除夕放假”虽然只是多了一天(或调了一天)假期,可是对中国人来说,意义可大不相同。提起除夕“不放假”难处,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串故事——— 下班“抢”菜,差点没了年夜饭 “想起今年大年三十那顿年夜饭,我现在还觉得心慌”,陆英娣是广州一家银行的台营业员,除夕那天一到傍晚下班,陆英娣就直奔菜场。今年春节,山西的表妹来穗度蜜月,怎么也要做顿像样的年夜饭。可一进菜场,陆英娣傻眼了:肉档、鱼档都是空荡荡;菜摊、豆腐摊都在卷包袱。这可怎么办?刚跑到常去的一个超市,人家售货员正在关闸。陆英娣从半闭的卷闸门下钻进去,好说歹说,“抢了些菜”,真玄。不过,肉呀、鱼呀、蔬菜呀都没什么挑选的余地了,“价钱贵不说,这些冷冰冰的‘冻鶼’也展示不出老广的手艺呀。” 下班“赶”车,夜半到家不团圆 “那年春节,我终于还是没能回家过年”,说起除夕,廖军也有不少遗憾。廖军在深圳一家电子公司打工,连着两三年没回家过年。父母嘴上不说,心里却十分挂念。2004年春节,廖军决定要回趟家。 除夕不放假,公司业务多,也不能请假。廖军只好在大年三十傍晚下班后,才赶到长途车站,坐上车已经是傍晚7时了。路上,车又出了点故障,折腾到潮州家里,时针已经指向初一凌晨一时半了。满满一桌饭菜已经冰凉,老人一直等着。“家里老人们都特别讲究除夕,总觉得年三十没到家,就是没团圆。”廖军说,除夕放假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的人就开心了。 争论篇:春节假期不应和民俗闹别扭?因为功利改变假期伤害文化? 除夕放假?广州市民有赞有弹。支持者和反对者各说各有理,针锋相对,立场分明。 弘扬民族文化VS不能虚假复兴 正方:官方干预增强民族凝聚力 李春(中山大学学生):现在的法定假日,除了春节三天以外,都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日渐衰落。青年人知道这些节日和节日来历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从西方传入的节日反倒大行其事。除夕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时刻,应该定为法定假日,以官方干预来复兴传统节日,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反方:与其放假不如赋予新内涵 沈荣声(公司职员):传统节日指定为法定假日就能复兴吗?节日也要依靠厚实的内涵才能形成长久吸引力。如果节日不得不需要政府干预,不放假就让人觉得无所谓,那么也就是真正衰落了。与其放假,不如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有价值的内涵,而不仅仅是狂欢与滥吃。 法规顺应民俗VS节日不是人为 正方:合民情合实情会普遍支持 叶春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大年三十是中国人极其重要的团圆日子。除夕放假,那是大好事!多放一天,或者把春节假期提前一天,都是可以的。法律、法令符合了人民意愿、符合了实际需要,能够为大家带来福祉,就会得到普遍支持。 尹力(传媒从业者):除夕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既然如此,就应该顺应。春节假期早就应该从大年三十开始,不能老是和民俗“找别扭”。 反方:除夕过得好不仅是多放假 单世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把除夕定为法定假日是不理性的。节日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形成的,每个节日背后都凝聚着丰富多彩且深厚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因素,节日和自然规律、农业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节日都不是人为规定的。 用法律手段来巩固传统节日,恰恰说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和文化意义的淡忘。管理机构如果简单根据功利原则进行法律上的协调,造成的文化伤害是难以避免的。除夕过得好仅仅是多放一天假的事情吗?不是。假如是这样的话,春节前放十天不是更好吗?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真正恢复和继续延续,要通过寻找内在根据,而不是单凭一纸令下。 放假早该正名VS假日泛滥成灾 正方:与其低效工作不如早放假 房月(中学语文老师):除夕虽然不是法定假日,也成了事实假日。除夕不是假日却放假,这样的怪现状已经持续很久了。即使除夕上班,也根本没有心情工作。反之,过了大年初六之后,人们基本上也没有过节的兴致了。与其低效率工作,不如明春请早。 反方:假日太多总不能天天过节 林家荣(图书管理员):现在假日已够多了。实行“大周末”,加上“五一”、“十一”、“春节”,假日已不算少了,再设就有点泛滥成灾了,总不至于天天过节吧。八月十五月圆,难道元宵节的月亮就是扁的?端午节吃粽子,那冬至是不是都该回家包饺子? 缓解客运压力VS没有明显峰谷 正方:提前放假错开客流时间差 梁谨(公务员):除夕放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春运客流起到分流作用。机关单位中的人员可以提前回家、提前上班,与学生客流、民工客流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时间差。 反方:除夕放假对旅游影响负面 孙家驹(旅行社经理):现在春运期间的客流量已经没有明显峰谷,改变春节放假安排对缓解客运压力作用不大。往年大年三十坐车的已很少,现在大年廿八廿九一样是客运高峰,以前人们初五初六才动身出行,现在初二就有正常客流,初三已达到高峰客流。 除夕放假对旅游业甚至可能会有负面影响。人们的传统习俗是除夕和初一留在家里过,从初二开始才外出旅游度假。促进旅游的关键是游客要有较长可自由支配时间。如果调整为除夕到初六放假,客观上造成游客可支配时间减少,影响线路选择。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